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血及脑脊液中SOD活力和LP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 32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血液及脑脊液中SOD活力和LPO含量。结果 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血液及脑脊液中SOD活力显著降低 ,术后则明显升高 ;而LPO含量术前显著升高 ,术后 3周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临床监测脑胶质瘤患者血及脑脊液中SOD活力和LPO含量对其治疗、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二维经颅彩色多普勒显像仪(CDFI),早期监测头伤者有无脑血管痉挛(CVS)。方法:371例颅脑损伤者分5组:①轻型无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组;②中型无SAH组;③轻型有SAH组;④中型有SAH组;⑤重型组。伤后当天、3d、7d和2周检测脑血管各血流指数。结果:两个有SAH及重型组比两个无SAH组发生CVS显著增高。结论:两个有SAH组及重型组患者易发生CVS,且伤后当天即可发生,高峰期为伤后3~7d,持续期因伤情轻重而异,伤情重者持续时间长,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取手术切除人脑胶质瘤标本45例,手术内减压正常脑组织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FGF在正常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脑组织无bFGF表达,随胶质瘤级别增加bFGF表达率明显增高,正常脑组织、Ⅰ、Ⅱ、Ⅲ、Ⅳ级胶质瘤两两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FGF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其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正相关,可成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指标,并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正> 例1,男,19岁,20d 前被刀刺伤右颞部及右眼。查体:右眼球突出,右颞部可见4cm长头皮裂伤,左侧上下肢肌力零级,痛觉消失,左巴氏征(+)。CT 示:右内囊部血肿并破入脑室,量约40ml。局麻后经皮穿刺注射尿激酶10000u,次日抽吸约35ml,术后3d,左侧上下肢肌力Ⅲ级,痛觉稍迟钝。2周后能下床活动,复查CT:右内囊部血肿较前明显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的一系列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均提示了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ICVD)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有关他汀类药物对ICVD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也进一步明确了降低LDL-C水平与减少ICVD发病之间的关系.因此,有效地管理血脂是脑卒中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观察了臭氧大自血疗法(03-ATH)联合辛伐他汀对ICVD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神经外科脑部疾病如颅脑损伤、颅内占位病变、炎症、脑血管病、脑寄生虫病、脑先天性疾病等几乎所有疾病都伴随继发性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脑疝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对颅内疾病的过程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临床治疗脑水肿仍然局限于渗透性利尿、高渗脱水以及外科减压,缺乏针对脑水肿发生与消退机制的治疗手段.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自发现以来,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确立了其在跨细胞膜水转运功能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7.
PKT-I型医用输液瓶口贴的应用能达到消除医疗隐患、保证医疗安全的目的.现将PKT-I型医用输液瓶口贴与消毒棉球覆盖法对照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指标,探讨高龄患者的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为327例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高龄组(年龄≥75岁)、老年组(50≤年龄<75)、中青年组(年龄<50),对比分析3组患者合并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待手术日、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前白蛋白、术后第1天白蛋白及手术对患者白蛋白的影响。结果:在合并症方面,高龄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对患者白蛋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住院时间、待手术日、术后恢复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白蛋白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组与老年组的术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组与老年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组患者合并症较多,营养状况较差,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高龄患者行LC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数字胃肠造影与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胃癌诊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CT检查者28例,行造影检查者30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病理诊断证实,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检查结果中25诊断例为胃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9.29%(25/28);胃肠造影检查结果中28例诊断为胃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3.33%(28/30);CT检查与胃肠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造影诊断影像学特征中15例表现为不规则龛影,16例表现为充盈缺损;其中黏膜节样隆起、胃肠狭窄、胃小区受损、蠕动异常以及幽门不全梗阻分别为5例、6例、3例、12例以及23例。CT检查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胃壁不规则、黏膜表面不平、胃腔内外存在不规则肿块、胰头周围与胃周淋巴结与远处内脏出现转移以及胃腔狭窄分别为13例、5例、15例、18例及4例。结论数字胃肠造影与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各具优势,可相互补充,两者联合应用可使胃癌诊断范围扩大,为临床胃癌术前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对山东省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及公平性进行评价, 以便了解儿童保健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于989名儿童进行调查, 运用集中曲线、集中指数等方法进行公平性评价。结果 儿童保健服务多项指标的利用率偏低, 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现象, 其中不同收入组新生儿访视、儿童健康管理、儿童系统管理三项儿童保健指标的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014 29、0.019 97和0.038 27。结论 加强对公平性差的儿童保健服务项目的 关注, 提高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