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价采用骨小梁金属假体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45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30例;平均年龄(64.9±10.6)岁(45~85岁);损伤侧别:左侧14例,右侧3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0.2±4.8) d。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脱位4例,四部分骨折2例,四部分骨折脱位22例,四部分外展嵌插4例,头劈裂10例。45例患者均使用骨小梁金属假体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其中肱骨头置换39例,全肩关节置换6例。结果:4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7±8.1)个月(12~4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平均为130.4°±36.5°,外旋平均为37.6°±16.6°,内旋平均为第3腰椎椎体水平(±3个椎体);VAS疼痛评分平均为(0.5±1.2)分(0~4分),ASES评分平均为(81.4±13.9)分(43~100分),Constant Murley评分平均为(81.6±13.6)分(52~100分),UCLA评分平均为(28.5±5.1)分(16~35分)。患者满意度为95.6%。患者术后拍摄手外旋肩关节正位、侧位和腋位X线片复查,42例患者大结节获得解剖愈合,3例出现大结节不愈合,2例出现肱骨头上移,无感染、假体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骨小梁金属假体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术后大结节骨块愈合率为93.3%。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五维赖氨酸联合甲氯芬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5年10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小儿遗尿症的患儿88例,年龄5~10岁,随机分为2组,甲组44例,给予甲氯芬酯口服(0.15 g/次,日3次),连续3周;乙组在甲氯芬酯(0.15 g/次,日3次)的基础上加用五维赖氨酸口服(10 mL/次...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对60例小儿癫痫患者药物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小儿癫痫患者经治疗,其中完全控制19例(31.6%),显效11例(18.4%),有效19例(31.6%),总有效率为81.6%,无效11例。结论尽量早期治疗,先由一种药物开始,无效时再加用或换用另一种药物。努力控制发作,尽量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正确评估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肩盂骨缺损的影像学研究,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规范化肩盂标准正面观影像.方法 对35例(70侧)成人志愿者的肩盂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之后在三维工作站上通过重建肩盂的三维图像(去除肱骨头影像),在三个多平面重建和一个三维容积再现重建图像上,通过调整不同平面上的彩色参考线,按标准化确定肩盂标准正面观.为验证该方法的可重复性,三位放射科医师根据上述方法在三维工作站上分别取得肩盂的标准三维正面观影像及标尺,并以二维图像的格式导出,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测量三位医师在三维工作站上所制作的肩盂正面观的图像,肩盂下部前缘最突点、后缘最突点之间的距离为[(28.1±3.3)mm,下同],肩盂上缘最突点、下缘最突点之间的距离为(38.7±3.7)mm.三位医师所取得正面观影像的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我们提出的方法,在三维工作站上取得肩盂标准正面观影像是简便、可行的,其可重复性较高,对临床工作中规范化肩盂标准正面观以精确评估肩盂骨缺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96.
联合腱外侧半肌腱反转移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介绍应用联合腱反转移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并通过临床病例随访分析其疗效.方法对 2001~ 2003年间经联合腱反转移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的 26例 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随访.最终随访时应用放射学评估肩锁对应情况,并采用 ASES评分( American Shoulder & Elbow Surgeons score)、 SST问卷( Simple Shoulder Test Form)和 Constant- Murley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平均随访 22.6个月.所有患者术中锁骨远端的高度均达到解剖复位.最终随访时, 26例中 21例维持锁骨远端复位.术后平均 ASES评分为 94.2,疼痛的主观 VAS(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平均为 1.2,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 150°,外旋 35°.平均 Constant- Murley评分为 92.8.SST问卷的肯定答案平均为 11个.总体优良率为 88.5% (23/26).当被问及如果健侧肩关节出现相同脱位情况时是否仍愿意接受相同手术治疗时,均得到肯定回答.结论应用联合腱外侧半反转移位重建喙锁韧带并辅助缝合锚固定手术方式,是治疗移位较大的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腱外侧半作为移植物的来源有足够的长度,同时也避免了牺牲喙肩韧带,从而保存了完整的喙肩弓.对于同时合并或以前存在肩袖损伤的患者、以及那些体型较小因而喙肩韧带比较菲薄的患者,以及翻修手术时需要较长移植韧带的情况下,联合腱外侧半可作为一种很好的自体移植韧带来源.  相似文献   
97.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和疗效。方法随访28例应用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进行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16.6个月;年龄15~50岁,平均27岁。28例均为单方向性不稳定,术前平均脱位次数为15.5次(2~60次),其中22例发生于主力侧。手术中采用金属缝合锚(Mini-Revo)进行Bankart重建。随访时采用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28例患者手术前及终末随访时平均ASES评分为80.5±4.1对95.1±2.1(P<0.001),其中VAS不稳定评分平均为6.8±1.2对1.1±0.7(P<0.001),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为161.8°±9.0°对171.4°±5.9°(P<0.001),平均外展90°外旋为59.6°±14.3°对87.1°±7.2°(P<0.001);术前及终末随访时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为79.3±4.0对95.0±2.2(P<0.001)。终末随访时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术后再脱位,术后残存恐惧试验阳性4例(14.3%),术后外展90°外旋较健侧平均受限7.9°±5.7°(0°~20°)。所有患者均恢复术前工作,20例(71.4%)恢复到第一次脱位前的运动水平。所有患者均表示如果健侧肩关节出现相同脱位情况时仍愿意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结论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8.
本文综合了2002年度美国骨科运动医学医师协会、北美关节镜协会、美国骨科医师协会及美国肩肘外科各次学术活动中有关肩肘关节外科领域的基础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1 肩关节1.1 肩袖损伤 为了探讨在肩袖损伤的修复及愈合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Coleman等应用绵羊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修复越晚,肌力的减退越明显,而最终的肌力恢复情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定术后系统肩关节功能训练的方法,并通过临床病例随访分析其疗效。方法: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缝合锚固钉术后患者68例。在康复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详细评测了肩关节ROM的变化,并采用GEPI方法对评测结果进行肩关节定量评定。康复治疗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训练内容和侧重点根据病情的改善而不同。结果:术后12周时,患侧主动ROM接近正常,患侧GEPI平均为5.7%±2.06%;与患侧术后7周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随访31个月,68例患者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均恢复以前的日常生活活动和运动水平,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应用缝合锚固定术后个性化、系统的肩关节功能训练方法是一种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估经皮关节内肌腱固定技术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重建患者中,治疗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3月,对30例肩袖损伤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患者,采用经皮关节内肌腱固定技术进行肌腱固定治疗.按照肩关节ASK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YAS疼痛评分,并对肱二头肌肌力、外观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23个月(12~37个月).30例肩关节ASKS评分术前平均为43.8分,术后平均为94.7分;Constant-Murley评分术前平均为52.8分,术后平均为94.1分;VA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为5.5分,术后平均为0.6分;三种评分术前和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均未出现Popeye畸形和二头肌痉挛症状,屈肘肌力测量患侧与健侧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例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经皮关节内肌腱固定技术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有效方法,术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改善明显,可以较好地维持肱二头肌的肌力并且避免肱二头肌出现肌腹膨隆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