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与全身其他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不同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的远期结果不仅取决于手术操作是否成功 ,而且更强调科学而严格的术后处理 ,尤其是那些应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现就人工肩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功能评估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1.术后康复 :对于应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来讲 ,术后的康复治疗与手术同等重要。一个设计完善、实施成功的术后康复计划是肩关节达到良好功能恢复的必备条件。手术医师应自始至终积极地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 ,只有手术医师能够并且必须指导术后的康复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肩关节骨折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2005年12月-2008年1月手术治疗有完整资料的10例肩关节骨折后脱位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2.5~23.0个月),依据Neer分型,其中两部分骨折脱位2例,三部分骨折脱位5例,四部分骨折脱位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胸大肌、三角肌手术入路,以螺钉、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端,以不可吸收缝合线或钢丝、钢缆加强固定大、小结节骨折,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10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3周,VAS疼痛评分平均1.5分,肩关节平均活动度为前屈上举123.5°,外旋66.5°,内旋T12水平;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82.5分,未出现肱骨头坏死的征象.结论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关节骨折后脱位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肱骨近端骨折是成人上肢骨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其中大部分为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骨折 ,通过保守治疗即可达到愈合。存在移位的较简单的肱骨近端骨折 (2部分骨折 ) ,可通过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 (3部分、4部分骨折 )和 (或 )合并脱位、肱骨头劈裂压缩 )的治疗 ,骨科医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那些粉碎、移位严重而无法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 ,人工肩关节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时机与技巧、结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一、适应证选择复…  相似文献   
24.
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远端骨折并发应力骨折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时应力骨折的发生原因及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3年5月-2005年9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CraigⅡ、Ⅴ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12例,手术遵循操作手册进行,对于喙锁韧带断裂者不予修补;骨折愈合后将钢板取出并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12例患者平均随访1年,其中10例顺利愈合,平均于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肩关节功能按照UCLA评分平均为33分,按照Constant评分平均为89分。另有2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位于钢板内侧部位的应力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之一,但有时肩关节活动时会造成锁骨内侧应力集中,导致应力骨折,故应谨慎使用并严格指导和监督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对于并发应力骨折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比采用肩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与改良Weaver-Dunn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连续收治并获得随访的63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0.3±10.6)岁,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为(10.3±5.3) d。根据Rockwood分型,其中Rockwood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5例,RockwoodⅢ型并高运动水平需求患者1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关节镜手术组(32例)和切开手术组(31例)。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状况;同时拍摄双肩关节正位X线片,评估是否有肩锁关节复位丢失。结果:6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9.6±6.0)个月(24~43个月)。关节镜手术组和切开手术组患者年龄[(41.0±10.5)岁vs.(38.0±10.8)岁)]、性别(男/女,24/8 vs.25/6)、损伤类型(Ⅴ/Ⅲ,22/10 vs.23/8)、受伤至手术时间[(10.6±4.9) d vs.(10.1±5.7) d]、主力侧累及情况(19/32 vs.17/31)、平均随访时间[(29.8±6.4)月vs.(29.5±5.5)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164.4°±17.2°) vs.(162.6°±12.9°)]、体侧外旋[(60.9°±17.0°) vs.(57.3°±15.8°)]及内旋[(第12胸椎体水平±3个椎体) vs.(第12胸椎体水平±3个椎体)]、平均ASES评分(96.0±5.1 vs.94.5±3.8)及UCLA评分(34.2±1.5 vs.33.7±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手术组复位丢失率(1/32)低于切开手术组(7/31,P=0.026)。结论:采用肩关节镜下喙锁韧带重建术或改良Weaver-Dunn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并且肩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镜手术组术后复位丢失率低于切开手术组。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22~81岁,平均49.3岁;左侧16例,右侧10例.手术距受伤时间22~510 d,平均88 d.骨折类型:两部分外科颈骨折12例,两部分小结节骨折1例,两部分大结节骨折7例,三部分大结节骨折3例,四部分骨折2例(均非外展嵌插型骨折),头劈裂型骨折1例.其中6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应用ASES评分、Constant评分、UCLA评分以及SST问卷进行功能评分,并记录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按不同性别、年龄、伤侧、手术次数、是否存在其他损伤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对手术时间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是否出现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6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平均16.9个月.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前屈上举137.3°±35.1°,外旋28.9°±24.1°,内旋达T_(10)水平.VAS评分为(0.7±1.2)分;Constant评分为(83.1±17.9)分;UCLA评分为(28.9±6.0)分;SST为8.7个.不同性别组仅在内旋活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龄、伤侧、手术次数、手术时间、固定方式、骨折类型、是否出现并发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在规范治疗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家兔肩关节囊打褶缝合的实验动物模型,探讨此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初步的关节囊组织学研究. 方法选取18只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对其进行切开下肩关节后关节囊打褶缝合术.分别于术后1 d、3 d、1周、2周、4周、6周各处死3只白兔,观察术后伤口感染、打褶失败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对术后肩关节囊标本进行切片及HE染色,观察家兔正常肩关节囊的组织结构及打褶术后早期关节囊的组织病理变化;对比家兔与人的肩关节囊组织结构. 结果家兔肩关节囊打褶缝合的手术入路相关解剖位置比较恒定,手术操作过程可重复性高.术后无伤口感染发生,有1只(术后3 d)打褶失败,发生率为5.6%.无非预计性死亡发生.家兔肩关节囊的组织结构与人相似,可分为滑膜层、滑膜下层及纤维层.家兔关节囊打褶术后最早于术后第1天即可见到炎症细胞浸润、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等病理变化. 结论论证了应用家兔制备肩关节囊打褶缝合模型的研究可行性,家兔具有与人相似的肩关节囊组织结构,打褶术后最早于术后第1天即可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8.
锁定型髓内针和锁定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比肱骨近端锁定型髓内针或肱骨近端锁定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并探究两种内固定物各自的特点. 方法 54例新鲜肱骨近端二部分外科颈骨折患者,分为髓内针同定组(26例)和锁定犁钢板同定组(28例),两组在平均年龄比例、性别比例、优势侧受累比例方面差异尤统计学意义.最终随访时进行洋细肩关节体检,拍摄肩关节X线片以评价愈合的情况,并应用疼痛的视觉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简单肩关节功能问卷(SST)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对比两组的结果. 结果 所有骨折均在术后8周内初步愈合.随访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感染、肱骨头坏死.钢板组患者并发症率较髓内针组高.两组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比较令人满意.两组间在术后患肢平均主动前屈上举、主动体侧外旋、主动内旋体侧内旋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SST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钢板组在最终患者的肩关节ASES评分、VAS评分和平均冈上肌肌力等方而优于髓内针组. 结论 两种内固定物均可较满意地治疗肱骨近端二部分外科颈骨折.锁定型髓内针创伤较小,而锁定型钢板在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9.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系统肩关节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 自2002年3月~200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收治86例行"关节镜下应用缝合锚进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普通组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使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Elbow Scale, ASES)和 1990年美国医学会修订的<永久病损评定指南(GEPI)>进行肩关节定量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ASES和GEP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ASES和GEPI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改变( P<0.05).而且术后1年时强化组ASES评分高于普通组,GEP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普通组( P<0.05).术后7周、12周和1年时肩关节的主动前屈上举和外旋活动范围(ROM),强化组均高于普通组( P<0.05).结论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系统的、个性化的肩关节康复训练方法是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强化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0.
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能碰到的一类问题。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均有了极大的进展。基础研究方面,从明确盂肱韧带在肩关节不稳定发病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到目前认为肩关节的稳定是由肩关节周围的主动、被动稳定结构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诊断方面,在传统的病史、查体及X线片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MRI、麻醉下查体以及关节镜检查等新的方法。关于该病的治疗,一方面切开手术治疗尤其是Bankart修补术已日益成熟并成为治疗的金标准;另一方面,关节镜下修补术由于其突出的优势在近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步取得了与切开手术近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