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抗癌药物对乳腺癌细胞Bcl-2、p53、Ki-67表达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取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体外分离细胞作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多柔比星(ADM)、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长春新碱(VCR)5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图像定量法分析乳腺癌细胞Bcl-2、p53、Ki-67的表达改变。结果乳腺癌细胞在0.1XPPC药物浓度体外处理24h后出现形态改变,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依次为VCR>5-FU>ADM>MMC>DDP,各用药组乳腺癌细胞Bcl-2、p53、Ki-67表达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与未用药组比较P<0.001,等级相关分析P<0.01和P<0.05。结论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等作用,而选择性地抑制和调控过度激活表达的癌基因。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在胃癌细胞、血管内皮及淋巴管内皮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取50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一块,对半切开后于相邻面切片,一块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R-3和VEGF-C表达,另一块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染色淋巴管和血管作对比,观察VEGFR-3在胃癌细胞、血管内皮以及淋巴管内皮的表达,分别以MVD和LVD代表微血管密度和淋巴管密度。结果淋巴管内皮、血管内皮及部分(38%)胃癌细胞均可表达VEGFR-3蛋白。胃癌细胞VEGFR-3表达与VEGF-C表达、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静脉浸润有关(P<0.05)。VEGFR-3在血管内皮的表达(MVD)与静脉浸润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在淋巴管内皮的表达(LVD)则与VEGF-C表达、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VEGFR-3不同定位的表达在胃癌血道转移和淋巴道转移过程中发挥了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食管黏膜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表达,探讨其在N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并经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调查、PPI试验、胃镜检查及食管24h pH检测诊断为GERD患者51例,其中RE组21例,NERD酸反流阳性组(NERD+组)12例,NERD酸反流阴性组(NERD-组)1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NERD、RE患者食管黏膜内SP、CGRP的表达,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计算SP、CGRP免疫反应的阳性指数(PI),并与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结果 NERD-组食管黏膜内SP、CGRP的Pl值为96.77±31.74和24.76±29.15,明显高于NERD+组(73.64±31.38、9.78±10.30)、RE组(67.56±34.62、9.61±6.20)及正常对照组(59.82±46.15、8.64±12.12)(P均<0.05).结论 SP、CGRP在NERD-的患者食管黏膜内有明显表达,可能在食管内脏感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天疱疮皮损广泛,易在皮肤或黏模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有感染的可能及潜在的并发症,可因感染而危及生命。我院老年病房自2004年2月-2005年8月以来,对2例脑器质疾病伴有天疱疮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对皮损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建筑工人职业性下背痛的患病现状和影响因素,旨在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建筑工人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性下背痛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9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0%。195名建筑工人中,近1 a职业性下背痛患病率为72.31%,近1周患病率为36.92%。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龄、过度用力、抬举重物、弯腰、工作疲劳感、工作环境均是建筑工人下背痛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建筑工人具有较高的职业性下背痛发生风险,主要与年龄、工龄、职业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加强个体保护、充分休息、纠正作业姿势、加强组织管理等对建筑工人职业性下腰痛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6.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观察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l(ICAM-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大鼠随机分正常组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ICAM-l的表达,经图象分析定量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肾缺血lh,再灌注24、48、72和96h)ICAM-1的表达水平。正常组肾组织未见ICAM-l表达,模型组大鼠肾缺血1h未再灌注时亦未见ICAM-1的表达,再灌注24h出现明显的ICAM-1表达,48~72h达高峰,并持续至96h。提示ICAM-1介导并参与了肾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苯海索片中杂质哌啶苯丙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迪马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 H值至4.0)-乙腈(70∶3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为1.0 m L·min-1。结果哌啶苯丙酮在0~5.023μg·m L-1(r=0.999 9)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4%(RSD=1.44%)。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盐酸苯海索片中杂质哌啶苯丙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HER-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55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中的HER-2、ERα、ERβ的表达.比较在不同临床参数下(绝经、肿块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 HER-2的表达差异,并对HER-2、ERα、ERβ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55例标本中HER-2、ERα、ER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89/155)、68.4%(106/155)、42.6%(66/155). HER-2在肿块≤2 cm、TNM分期Ⅰ期乳腺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肿块>2 cm、Ⅱ Ⅲ Ⅳ期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P<0.001、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ER-2与ERα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P<0.001),而HER-2与ERβ以及ERα与ERβ的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ER-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且同ERα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胃癌中CD44v6基因变异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①手术切除胃癌标本80例,有淋巴结转移60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正常对照胃标本10例.10%中性Formalin固定,石蜡包理,常规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诊断,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提出的分型法分型.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切片厚4μm,高温修复抗原,用鼠抗人CD44v6单克隆抗体(MAB-0038),链霉素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irmmunostain streptavidin-peroxidase, SPkit)(迈新公司提供)处理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③免疫组化结果判定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着色棕黄至棕褐色,反应强度分为弱阳性、阳性、强阳性.结果CD44v6阳性物质位于细胞膜上,呈棕黄色至棕褐色,正常粘膜不表达,间质不着色.20例无淋巴结转移标本中10例阴性(50.0%),8例弱阳性(40.0%),2例阳性(10.0%);60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9例阴性(15.0%),51例阳性(85.0%),其中8例弱阳性(13.3%),10例阳性(16.7%),强阳性33例(55.0%).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两组间的表达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CD44v6基因变异体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CD44v6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间和肿瘤不同浸润深度间的表达与否,表达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可靠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40.
探讨胃癌中CD_(44)v6基因变异体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75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的CD_(44)v6基因变异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75例胃癌标本中,56例CD_(44)v6基因变异体呈阳性表达,占74.7%;而5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46例呈阳性表达(83.6%),2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10例呈阳性表达(50%),差异有显著性(P<0.001);正常胃粘膜不表达CD_(44)v6基因变异体。这一结果提示,CD_(44)v6基因变异体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结论:含v6外显子的CD_(44)变异表达产物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潜能较可靠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