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并发膀胱充盈缺损(bladder filling defect,BFD)的CT征象以及两者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2例急性肾绞痛患者伴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的CT图像,包括结石是否伴BFD,结石的大小和梗阻情况与BFD的关系。结果52例中,32例可见BFD,其中28例为形态规则的充盈缺损,4例为形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在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伴有BFD阳性者中,69.5%出现明显的输尿管梗阻征象。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伴有BFD阳性者结石平均直径为4.01mm,阴性者平均直径为4.55mm,结石大小与BFD征象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急性肾绞痛患者中,膀胱充盈缺损征阳性强烈提示膀胱输尿管口的钙化为结石。 相似文献
22.
多层CT脑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CT灌注成像对诊断颈动脉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价值.方法 对2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病人行常规CT,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评价CT灌注成像的峰值时间(TTP)、血流量(CBF)、血容量(CBV)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结果 15例TIA病人在TTP图上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TTP较对侧延迟.CT灌注显示异常灌注病灶的数目及范围多于平扫.患侧TTP延长及对侧的TTP分别为(13.0±3.8) s和(8.3±1.7) s,P<0.01,而CBF无显著性差异.20例病人40支颈动脉CTA观察到4支血管闭塞,31支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程度同TT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脑灌注成像结合CTA,可同时观察颈内动脉的血管形态变化及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中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瘤周一过性异常血运灌注(THPE)的诊断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其中46例肝血管瘤和32例肝细胞癌的肿块最大直径为5cm,分别发现71个肝血管瘤和47个肝癌结节。THPE表现为在动脉期肿瘤周围的肝实质出现楔形或不规则均匀强化,在门静脉期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结果:肿块在3cm以下的肝血管瘤的THP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肝细胞癌(P<0.05);肿块在3~5cm的肝血管瘤的THPE的发生率与肝细胞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血管瘤中THPE的发生率为23.94%,肝血管瘤的大小与THPE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THPE常出现在快速强化的小血管瘤(58.82%)。结论:尽管缺少特异性,在<3cm快速强化的肿块中,血管瘤THPE的发生率要大于肝细胞癌,正确认识THPE能够对肿瘤的大小准确的评估并且为不典型肝小血管瘤和早期肝癌的鉴别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25.
在分析CT检查登记预约服务流程现状的基础上,从缩短预约时间、减少检查用时和合理安排病人扫描顺序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改善登记预约流程,使CT检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临床诊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6.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率虽然远不及胃肠癌等,但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和检出设备的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术前对其进行精准的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影像技术可为GIST的鉴别诊断、危险度及基因突变的评估、监测随访等提供多种有意义的征象。影像功能成像(DWI、IVIM、PET及双能CT等)能对肿瘤内部成分定量评估,在GIST恶性潜能和疗效预测方面有更高价值。近年来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给GIST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它们的预测能力优于传统指标和影像医生主观判断,向实现GIST精准医疗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就影像学在GIST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讨不同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06、07级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中分别选择网络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法、比较影像学诊断法、循证影像学诊断法、多媒体计算机图像后处理技术及综合影像诊断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学法。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教学总量增加,学习成绩均有显著差异。教学效果问卷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新教学法达到了教学目标,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网络与多媒体结合的小组讨论法在临床医学影像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网络与多媒体结合的小组讨论教学法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及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的教学总量增加,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新教学法达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学习效率。结论:新的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临床综合思维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多媒体教学法。 相似文献
29.
文章旨在评估PACS病例库及网络多媒体开发建设在医学影像规范化培训与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将放射科60名规培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ACS病例库联合网络多媒体的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开设讲座和培训,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以不记名调查问卷等形式评估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