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髋臼骨折的类型及分型较复杂,在实际临床中,以往用普通X线平片及常规CT片诊断髋臼骨折基本适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明确骨折块的大小,位置及移位的整体情况,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对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的选择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自2000年5月-2002年5月,本科收治的16例髋臼骨折手术的病例,均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的技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本研究采用肛舒贴对70位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并将其效果和采用柳氮磺吡啶的50位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且由此得出结论:采用肛舒贴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而且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4.
多胺与脑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在缺血的脑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 (ODC)活性和多胺的含量均增加 ,ODC的活性的增加将导致继发性脑损害的加重、血脑屏障的受损、脑水肿的扩展及神经元的死亡。多胺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包括破坏细胞内钙离子的稳态 ,破坏了血脑屏障 ,过分增加细胞内对NMDA受体介导信号的反应  相似文献   
55.
西沙比利、清胰利胆颗粒联合胃乐新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患者200例,与促胃肠蠕动药联合质子泵抑制药作对照,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西沙比利、清胰利胆颗粒联合胃乐新颗粒价格较便宜.  相似文献   
56.
<正>细针穿刺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病理诊断方法,是诊断细胞学的一个分支,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采用持续负压细针穿刺技术采集的标本[1],经常会有出血或含有微小组织块,当血液进入针管后马上凝固,给直接涂片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采用冷冻切片技术对细针穿刺标本进行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57.
100例患者的HBsAg和HBV-DNA均为阳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药加能量合剂治疗,共50例,治疗组用肝素、苦参素联合治疗,共50例,两组差异相对较显著。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在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进行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 在发病后24 h内完成,DSA 在发病后72 h内完成.对CTA、DSA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SA发现并经手术证实32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继发于脑血管病变,检出率为47.06%(32/68),包括动脉瘤22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烟雾病1例.CTA发现31例出血继发于脑血管病变,检出率为45.59%(31/68),包括动脉瘤21例,脑动静脉畸形9例,烟雾病1例.CTA漏诊的1例,在行DSA复查时显示为大脑前动脉末梢段动脉瘤.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和阴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A在自发性脑室出血病因诊断中的灵敏度高,与DSA比较具有无创和良好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结合2008年欧洲心脏病协会颁布的新急性肺栓塞(PE)诊治指南,回顾性分析PE的危险分层。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临床诊断的38例急性PE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分析,根据危险分层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8例中高危组13例(34.21%),中危组21例(55.26%),低危组4例(10.53%)。13例高危患者中11例进行溶栓或血栓清除术治疗,2例仅抗凝治疗;低危组4例中,1例进行溶栓治疗。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进行PE的危险分层,并根据危险分层指导PE的治疗。  相似文献   
60.
席海鹏  姜冰 《现代医学》2012,40(3):360-365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患者的体温、血压、血糖、水电解质及内分泌等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其变化过程对临床诊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此,作者阅读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