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姚震  Michel Angioi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12(2):104-104,114,1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有血栓形成,可引起急性血液供应中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见致病因素。早期进行除栓或溶栓使血管再通,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冠状动脉内吸栓术是近来兴起的机械性有效治疗手段,但容易造成小栓子脱落而导致远端小血管栓塞[2],而用常用的溶栓药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注射液治疗组(林格组)、林格注射液加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参附组),分别检测各组可溶性TM(sTM)、可溶性EPCR(sEPCR)水平及TM、EPC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休克组比较,休克组和林格组sTM、sEPCR及TM、EPCR mRNA含量均增高(P〈0.05),TM和EPCR蛋白含量均降低(P〈0.05)。与林格组比较,参附组sTM、sEPCR含量和TM、EPCR mRNA含量均下降(P〈0.05),TM和EPCR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从基因、蛋白水平影响人血清和HUVEC中TM和EPCR的表达,从而阻止失血性休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3.
我科1982~1992年共施行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62例、体外循环1200余例。其中5例气管远端完全阻塞急症病例者,在麻醉诱导期应用心肺转流技术,保证了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讨论股-股转流的方式、特性、注意点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五聚蛋白-3(PTX-3)的表达及其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者132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7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43例(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SAP组);另选同期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TX-3及血清MMP-9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PTX-3、血清MMP-9水平及hs-CRP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AP组和AMI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TX-3和血清MMP-9、hs-CRP水平均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中3种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UA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3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单核细胞PTX-3与血清MMP-9、hs-CRP及血清MMP-9与hs-CRP之间呈正相关[r=0.427(P<0.01),0.244(P<0.05),0.197(P<0.05)]。结论 CHD受试者和健康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均可检测出PTX-3的存在,并且随着病情凶险程度的增加PTX-3和MMP-9、hs-CRP的水平逐渐升高;3种炎症因子之间呈正相关性,3种炎症因子水平可以作为预测CHD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5.
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预后随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预后及其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评估COPD的病情和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固定队列研究方法,于1993年5月对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医院管理的居民区内191例老年中度COPD患者进行基线调查,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及6分钟行走试验(6MWT)等检查,对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进行长达12年的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存活率的单因素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方法;对所选的基线因素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 12年因原址迁移失访10例,26例死于非COPD疾病、52例死于COPD疾病。5年存活率为81.7%(156/191),12年存活率为56.9%(103/181)。COX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与老年中度COPD患者预后有关因素有体重指数[BMI,相对危险度(RR)=0.916,95%可信区间(95%CI)为0.841—0.996]、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RR=0.999,95%CI为0.998—1.000)、动脉血氧分压(PaO2,RR=0.929,95%CI为0.892-0.967)、6MWT(RR=0.997,95%CI为0.995—1.000)、肺性P波(RR=4.081,95%CI为1.567—10.624)。结论 基线BMI、FEV1、PaO2、6MWT、肺性P波是预测老年中度COPD患者生存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Allo-BM-MSC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获得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同时采集RA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将来源于健康供者的bMSCs分别与来源于RA患者的单个核细胞和健康供者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共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bMSCs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液中细胞因子IL-1、TNF-α和TGF-β1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bMSCs与RA淋巴细胞共培养7d后,培养液中IL-1浓度(6.2±1.0) ng/L和TNF-α浓度(4.6± 1.2) ng/L低于单独RA组浓度(38.4±0.5)和(29.4±1.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单独正常淋巴细胞和bMSCs与正常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培养液中IL-1浓度(4.4±l.3)和(4.4±1.1) ng/L及TNF-α浓度(5.3±1.7)和(5.0±1.7) ng/L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bMSCs与RA淋巴细胞共培养7d后,培养液中TGF-β1浓度(22.5±2.2) ng/L高于单独RA组(2.6± 1.0)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正常淋巴细胞和bMSCs与正常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培养液中TGF-β1浓度(4.8±1.4)和(10.5±1.2) 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与TNF-α呈正相关(r=0.896,P=0.000),TGF-β1 与TNF-α呈负相关(r=-0.356,P=0.019),TGF-β1与IL-1呈负相关(r=-0.380,P=0.000)。结论 AlloBM-MSCs在体外可以特异性调节RA患者细胞因子的分泌。bMSCs可能在RA发病和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有希望用于RA治疗。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α纤维蛋白原基因TaqI多态性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249C/T、-148C/T、 1689T/G、448G/A、BsmAI、BclIG/A、HinfIA/C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法确定基因型,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EH 程序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单体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单体型频率的差异。结果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分别为0.343、0.351和0.326,在对照组分别为0.254、0.254和0.242,冠心病组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携带者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比非携带者分别大1.53倍、1.59倍和1.51倍;其他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249C、-148C、 1689T、448G、BclIG、HinfIA和a纤维蛋白基因TaqI T2位点构成的单体型H1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比对照组低(P<0.05)。以启动子区3个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由-455G、-249C和-148C构成的单体型h1在病例组中的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由-455A、-249C、-148C构成的单体型h5和由-455A、-249C、-148T构成的单体型h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148C/T和448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可能是与冠心病相关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评价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3年对 2 0 2例重症COPD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血气、肺功能、心电图、肺阻抗容积波图和 6min行走距离等检查 ,并进行 7年 (1993~2 0 0 0年 )随访 ,记录生存状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资料发现 :(1)随访 198例 ,随访率98 0 % ,总病死率 2 8 8% ;(2 )回顾性比较 :生存组与死亡组基线年龄、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容积波图等级、心电图差异有显著性 ;(3)前瞻性单因素分析 :肺型P波、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4)Cox生存时间分析 :控制基线年龄、性别、干预与否后 ,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容积波图等级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对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结论 肺功能、血气分析、6min行走距离、肺阻抗等级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对COPD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及血液内科收治的120例HP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转归将120例HPS患儿分为存活组(90例)和死亡组(30例),测定两组SF、纤维蛋白原(FIB)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存活组和死亡组SF、FIB均无明显差异[SF(μg/L):5 115.88±15.42、5 120.90±15.50,FIB(g/L):1.60±0.35、1.58±0.32,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存活组治疗后SF明显降低(μg/L:909.87±20.32比5 115.88±15.42),FIB则明显升高(g/L:2.45±0.30比1.60±0.35);而死亡组变化则相反[SF(μg/L):8 410.88±20.20比5 120.90±15.50,FIB(g/L):0.88±0.27比1.58±0.32];治疗后,存活组SF明显低于死亡组(μg/L:909.87±20.32比8 410.88±20.20),FIB则明显高于死亡组(g/L:2.45±0.30比0.88±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F可准确揭示HPS活动度,对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在今后诊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0.
暂时性或永久性胃造口的目的是胃减压,胃饲营养或终身胃肠改道。而作为治疗食管狭窄所需要多功能且时间较长但又非永久性的胃造口,若按照常规术式进行,往往遭致失败,诸如胃管脱出无法复入,胃内容溢漏引起腹膜炎或腹壁皮肤糜烂等。作者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