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目的:比较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效果。方法: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35例,既往均无心肺疾患,行超声和肺通气/灌注扫描后随机分为2组,15例溶栓(尿激酶)治疗,20例抗凝(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抗凝与溶栓前后的症状、血气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的变化。结果:症状、血气指标、超声心动图、肺通气/灌注扫描,溶栓组比抗凝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溶栓比抗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抗凝与溶栓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其中15例行溶栓治疗(溶栓组),33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抗凝组),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溶栓组治疗前后肺泡气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a)O2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栓塞及溶栓后再通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白介素-4对实验性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症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颈静脉穿刺后注射生理盐水2 ml,模型组制备肺栓塞模型后经耳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 ml,干预组制备肺栓塞模型后经耳缘静脉注入白介素-4(1μg/kg)。观察栓塞前及栓塞后4h各组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动脉血气指标(pH、PO_2、PCO_2)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栓塞后TNF-α、IL-1β及pH水平升高,PO_2、PCO_2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TNF-α、IL-1β及pH水平下降,PO_2、PCO_2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白介素-4通过下调APTE炎性因子水平,对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针对脑梗塞的病理特点,通过对临床67例脑梗塞患者的跟踪治疗效果分析,提出采用药物-饮食-心理综合治疗方法,疗效甚好。并且,针对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心理治疗三种不同方法,分别提出了具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5.
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血清TNF-α, IL-1β和IL-4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监测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模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1β)IL-4,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因子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自体血栓法建立兔APTE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LISA法检测血清各指标,术毕行病理分析.结果:栓塞后IL-4在发病早期未见升高,发病后6h明显升高,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2.8±1.35),(16.9±1.59) ng·mL-1 (P< 0.05),栓塞后4 hTNF-α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52±0.42),(1.29±0.36)9g·mL-1(P <0.05),栓塞后2 h IL-1β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66±0.12),(0.34±0.15) ng·mL-1(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形态学观察结果可见,栓塞后肺动脉内血栓形成,肺组织萎缩、出血、炎性反应明显.结论:APTE模型血清炎症因子发生的不同变化,在引起急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急性肺栓塞(A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文献报道促炎性因子如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广泛地参与了肺栓塞后肺组织损伤等病理过程。要想保护损伤的肺组织,机理在于有效地调控促炎症因子。瘦素的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研究逐渐深入,发现它在组织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病与年龄、性别的关联性以及高危因子和临床表现,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急性肺栓塞(APE)患者116例,在年龄、性别、高危因子、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护理措施上运用分析研究的成果,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根据病情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出院时开展健康指导,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及防止复发,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16例患者中血栓性静脉炎占61%为主要高危因子;在60岁以上的年龄段中,APE发病率37.5%(其中男性占12.0%,女性占25.5%);其突出临床表现以突然呼吸喘促为主,原因尚未查明。结论 APE高危因子以血栓静脉炎多见;APE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临床表现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为主,护理上要注意积极观察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做到及时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根据老年综合评估(CGA)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3月~2013年3月心内科住院老年CHD患者96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8例,心内科专科护理)及CGA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根据CGA的特色护理)。于入院及出院6个月后应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进行评分及比较。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 CGA组干预后体力[(7.35±4.12)分比(10.86±5.06)分]、病情[(4.57±0.85)分比(8.75±4.54)分]、医疗状况[(4.72±0.82)分比(5.90±0.40)分]、一般生活[(3.85±1.45)分比(5.22±1.95)分]、社会心理状况[(3.67±1.52)分比(8.41±3.22)分]、工作状况[(0.70±0.64)分比(0.97±0.66)分]评分及CQQC总评分[(24.86±4.43)分比(40.11±9.05)分]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根据老年综合评估的特定护理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应用利可君配合乳腺癌化疗,以观察其在治疗和缓解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院352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恶肿瘤患者,其中化疗后服用利可君者165例为治疗组,对照组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者187例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白细胞上升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相当,患者感染发生率下降.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时配合服用利血生能有效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且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0.
中青年急性肺栓塞 ,病死率高 ,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了我院自 1996年 3月— 1999年 3月确诊的中青年急性肺栓塞 2 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 1例中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 18~ 42岁。既往史 :血栓性静脉炎 5例 ,股骨折 2例 ,口服避孕药 2例 ,肥胖 1例 ,心脏瓣膜病 2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有手术史 4例 ,癌症 1例 ,慢性肺心病 1例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 1例。1.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 17例 ,胸痛 14例 ,咯血 6例 ,颈静脉怒张、发绀、肝大 5例 ,发热、咳嗽 10例 ,晕厥 4例 ,休克 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