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异源双链分析(Heteraduplexanalysis,HA)是将等量的病毒变异株和野生株的PCR扩增产物混合物“解链一退火”处理,其混合物中除含有来源于同一林病毒完全配对的双螺旋DNA链外,不家一些不同来源病毒株的扩增产物间部分配对的“异源双螺旋”DNA链,它们结构稳定,但在不配对的局部可形成“单键泡状”结构,影响了双螺旋DNA链的构象.因而电泳迁移率慢于同源双链DNA,而呈现电泳图谱的差异。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建立了检测人微小病毒B19(HumanparvpvrpsB19,PVB19)基因变异的异源双键分析技术,用于筛选临床标本PVblg变异株。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二期膀胱黏膜半管状重建尿道术治疗后型尿道下裂的临床研究。方法81例后型尿道下裂病例采用二期手术:一期手术将阴茎海绵体完全伸直,阴茎包皮内板和背侧皮肤预置于阴茎腹侧;二期手术采用半管状阴茎阴囊皮肤+半管状膀胱黏膜成形尿道术。结果81例后型尿道下裂患者矫形后形态几乎接近正常。手术成功率为86.4%(70/81),尿瘘发生率为13.6%(11/81),8例(9.9%,8/81)发生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疗后痊愈。结论二期膀胱黏膜半管状重建尿道术治疗后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3.
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在校最后和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本文通过对带教老师认识自己的教师身份、了解自己的学生、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安排好自己的教学日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积极评价教学效果方面,就带教老师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医师教学质量为目标,从理念、实践等若干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影响自体输血推广的因素,为血液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关于自体输血的问卷调查》和《关于自体输血宣传资料》,对在沪部分居民进行调查及宣传、教育,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对自体输血的认识和认同情况上,被调查者性别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职业、学历以及是否有献血史和输血史的调查对象对自体输血的认识和认同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社会各个部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向市民宣传自体输血,政府部门也应采取适当措施鼓励自体输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在左旋聚乳酸/聚己内酯(Poly-Llactide/Polycaprolactone,PLLA/PCL)复合支架材料中的生长情况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hADSCs,制备PLLA/PCL复合支架。取PLLA/PCL浸提液培养hADSCs,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评价支架的细胞毒性。hADSCs传代扩增后,接种到PLLA/PCL支架材料上。体外培养1周,裸鼠皮下分别培养1周、2周,HE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裸鼠体内复合支架材料内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表达情况。结果hADSCs在PLLA/PCL浸提液中可保持较高的增殖率,表明PLLA/PCL浸提液无细胞毒性。hADSCs接种于PLLA/PCL支架上,经体外、体内培养后,均能长入PLLA/PCL支架的孔隙内,且体内培养比体外培养有更多的细胞长入支架内部。经体内培养后,复合细胞的支架比单纯支架有更多的细胞渗入支架内部。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内培养2周后,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支架材料内部分细胞SMA表达阳性。结论 PLLA/PCL复合支架材料,安全无毒,与hADSCs生物相容性好,可作为种子细胞的载体用于组织工程膀胱缺损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颅脑创伤早期动态监测血糖对判断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动态监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3 d内血糖变化,评估高血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伤后6 h入院、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无严重的合并伤为入选标准选取2007至2008年间颅脑创伤患者62例,监测入院后四个时间点(入院即刻、24 h,48 h,72 h)的静脉血糖值.按GCS(GlasgowComa Scale)分为轻、中、重型颅脑创伤三组,按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以入院血糖11.1 mmol/L为界分为严重高血糖组与轻度高血糖组,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评估高血糖与患者伤情、预后的关系.结果 轻、中、重型颅脑伤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糖,平均血糖随着伤情的加重依次升高;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且以入院即刻差异最大[(8.51±2.01)mmol/Lvs.(11.54±2.45)rmnol/L,P=0.0001,t=4.988];严重高血糖组死亡率为64.71%,显著高于轻度高血糖组的13.95%(P=0.0002,χ2=15.46),两组的ICU平均住院天数(ICULOS)分别为22.6 d和10.2 d,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21,t=3.216),而总住院天数(HL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 颅脑创伤后早期出现的应激件高血糖可反映伤情的严重程度,入院血糖>11.1mmol/L时将预示着患者的高死亡率,可作为早期预测预后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TBI)患者用血状况,为临床合理输血和及时救治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组织华东六省一市77家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对经治的14 948例颅脑创伤患者严格填写<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2004年颅脑创伤住院患者输血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因素的信息,获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 948例患者中经输血治疗2 072例,其中男性1 663例(80.26%),女性409例(19.74%),平均年龄(41.56±17.36)岁,15~44岁的占56.00%.平均每人输血1 114.03ml,54%的患者输血量在400~800 ml.术中输血(70.08%)和失血性休克(23.75%)为输血主要原因.合并伤越重、颅内受损越重、颅脑手术越复杂者输血概率越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输血量越多(Χ2=103.44,P<0.005);输血越多,引起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越大(Χ2=1 593.98,P<0.001),预后越差(Χ2=62.42,P<0.005).结论 对颅脑患者早期应积极控制出血性休克,预防各种感染、休克等并发症,术中严格控制出血,术后及时纠正贫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登革4型病毒(DV4)广东株的基因序列,比较其同源性,追查DV4的地理来源。方法RT—PCR扩增DV4 NS2a—NS2b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 T载体,分析其序列。结果1990年分离的4个毒株在所分析的区段具有相同的序列,与DV4H241、814669株、1978年广东株(GD785682)和1993年广东株(GZB5)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7%(98%)、94%(96%)、93%(98%)和99%(98%)。GD785682株与DV4H241、814669株和1993年广东株(GZB5)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3%(98%)、96%(97%)和98%(93%)。结论1990年引起广东省登革热流行的毒株很可能只有1个,1990年的毒株与1978年的毒株可能来自不同的疫源地。  相似文献   
19.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分析了DV45个地方株和8份登革热病人血清标本,发现DV4地方株NS1基因下游413bp核酸片段的SSCP图谱与标准株H-241均不同78-42株的SSCP图谱、LY株与A6株的SSCP图谱也存在差异,这地点分离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定植情况。方法 2014年5—8月,于每周一对某院ICU医务人员进行MRSA的主动筛查,监测MRSA的定植情况,对MRSA检出阳性医务人员使用莫匹罗星进行治疗并继续采样;并调查同期ICU住院患者临床标本MRSA阳性情况。结果共调查160名医务人员,共采样317份,其中MRSA检出阳性人员7名,定植率为4.38%。主要检出于ICU护士(4名)、外科医生(2名)及ICU医生(1名);经莫匹罗星治疗后仅有1名ICU护士仍为阳性。而同期ICU住院患者临床标本MRSA检出阳性率为4.54%(2/44)。结论应加强对ICU医务人员MRSA定植情况的主动筛查,主动筛查是减少MRSA医源性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