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索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的最适条件.方法:采用TEAP技术,对433例成人患者的食管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最佳起搏电压及最佳起搏脉冲进行分析.结果:最适刺激部位与双极或四极食管导联心电图心房波(正负双向)的最大振幅部位基本一致,电极导管从外鼻孔插入食管内的长度相当于卧位时患者胸骨上缘到脐的长度.这时电极导管在食管内的部位为最适刺激部位.最适起搏电压为15 V至20 V.最适起搏脉宽为10 ms.结论:应用上述条件进行TEAP检查,既安全、副作用少,又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癌症患者到了晚期阶段都被疼痛折磨着,严重影响着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质量。那么,癌症晚期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疼痛,又该如何止痛呢?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1967年首次由Kawasaki医生报道,其特征为持续发热、黏膜增生、四肢及躯干皮疹、甲周脱皮及颈淋巴结肿大等,且80%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发病罕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作者尚未见报道.最近,我院收治1例成人KD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对严重创伤中性粒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41例严重创伤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CT)组(n=21)和IIT组(n=20).CT组:除了创伤常规治疗(包括抗休克、复苏、止血、手术、机械通气等)外,还应用静脉注射常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10.0~11.1 mmol/L.IIT组:除了创伤常规治疗外,应用IIT将血糖严格控制在4.4~6.1 mmol/L.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 h、72 h和1周血浆TNF-α、IL-1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细胞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MN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 IIT组血浆TNF-α、IL-10及SIRS评分分别较CT组低,IIT组外周PMN凋亡率较CT组高.结论 IIT可通过促进严重创伤时PMN凋亡,降低血浆TNF-α、IL-10水平,降低过度炎症反应,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 IL-33)及其受体可溶性抑癌蛋白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sST2)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两者与患者的创伤严重度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将67例患者分为轻度创伤组(ISS<20分)和重度创伤组(ISS≥20分),并选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创伤后4 h、24 h、72 h、7 d等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33和sST2水平,分别比较3组间各时间点的血清IL-33和sST2水平,并比较28 d内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比较存活者与死亡者各时间点血清IL-33和sST2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选取最佳临界值,评估创伤后血清IL-33和sST2水平预测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重度创伤患者创伤后4 h、24 h血清IL-33和sST2水平均高于轻度创伤患者[IL-33,(38.75±28.43) pg/mL比(19.62±9.98) pg/mL,(42.31±37.37) pg/mL比(23.47±13.42) pg/mL,(P<0.05);sST2,(6.50±3.74) ng/mL比(4.89±2.40) ng/mL,(8.35±2.69) ng/mL比(6.78±3.22) ng/mL,(P<0.05)];死亡患者创伤后24 h至7 d的血清IL-33和sST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创伤后24 h血清IL-33和sST2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P=0.003)和0.751(P=0.012),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27 pg/mL和10.99 ng/mL,其预测死亡的灵敏度分别为100%和70%,特异度分别为64%和83%。结论:创伤患者的血清IL-33、sST2水平升高与创伤的程度重及近期预后不良相关,创伤后24 h血清IL-33 和sST2水平可能作为预测创伤患者近期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综合性ICU治疗的78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平均创伤部位2.5个,平均ISS评分为28.32分。死亡18例,死亡率23.07%,主要死因为创伤性休克、重度颅脑损伤及脑疝等。结论加强监察,减少漏诊,积极处理创伤失血性休克,稳定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加强与各专科合作,对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