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8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176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97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704篇
内科学   547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71篇
综合类   1551篇
预防医学   592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533篇
  6篇
中国医学   536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年龄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导管消融的1283例心房颤动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820例,持续心房颤动463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55岁组449例;55~岁组428例;65~岁组340例;≥75岁组66例。术后第1、3、6、12个月及以后每6个月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访结束比较4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手术相关安全性指标。结果5年随访结束时〈55岁组、55~岁组、65~岁组、≥75岁组患者单次手术成功率分别为52.8%(237/499)、50.5%(216/428)、42.9%(146/340)及34.8%(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复发的患者中,进行二次消融患者分别为24.9%(112/499)、23.6%(101/428)、24。1%(82/340)及25.8%(17/66)(P=0.876);最后1次消融后维持窦律分别为322例(71.7%)、301例(70.3%)、217(63.8%)及37(56.1%)的患者(P=0.267)。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心房颤动类型及左心房直径是单次手术心房颤动复发的危险因素。矫正了上述心房颤动复发关系较为密切的已知因素后,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仍旧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长期随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为1.011,95%CI:1.001~1.019,P=0.013)。4组间再次消融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各种并发症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是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长期随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再次消融术后,各年龄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疾病发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运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分系统进行痴呆程度评定,并对所有患者血液hs—CRP水平进行测定。阿尔茨海默病(AD)、VaD两组按照痴呆指南推荐进行治疗,观察时间6个月,观察期间每个月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均对患者进行痴呆程度和hs—CRP测定。结果VaD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过程中随着痴呆程度的好转,hs—CRP水平均逐步降低。中重度VaD患者hs-CRP水平与轻度VaD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VaD患者相关性比AD更高。VaD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可以参考患者治疗疗程结束后血液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调查北京市某校连续三起诺如病毒疫情,为减少同类事件提供经验.方法 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三起疫情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北京市某小学2013级新生中连续发生三起诺如病毒疫情,罹患率分别为13.5%、10.56%及9.0%.随疫情起数增加,患儿就诊率下降(趋势x2=34.112,P<0.001),且就诊患儿均未被诊断为法定报告传染病.造成三起疫情的诺如病毒基因型分别为GII.7型、GII.6型和GII.17型.结论 诺如病毒极易在集体单位内传播,扎实做好日常消毒和疫情报送工作,是预防及处置诺如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对2013-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分析疫情流行病学特征;采集病例及环境标本进行诺如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掌握疫情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3-2015年共报告20起聚集性疫情,每起疫情发病人数在8-78例之间,罹患率在6.3-61.5%之间.三年报告起数呈逐年递增趋势,34月和10-12月报告17起,占总起数的85.0%.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幼儿园、集体单位和医院病房.采集患者便标本、密接便标本和环境涂抹标本260份,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阳性122份,阳性率为46.9%.对14起疫情的阳性标本基因序列分析结果:GⅡ.17型6起,GⅡ.6型3起,GⅡ.4Sydney-2012型2起,GⅡ.2、GⅡ.3、GⅡ.7型各1起.结论 2013-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春季和秋冬季高发,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的监测,加强集体单位食堂员工以及医院护理人员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995.
996.
白细胞介素-2在鼻咽癌常规治疗中协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放、化疗是鼻咽癌(NPC)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化疗抑制骨髓造血系引起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放疗不仅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易造成脑组织等重要结构的不可逆损伤,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了寻找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我们在NPC放化疗前通过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小剂量运用IL—2进行免疫治疗,了解他们在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病例源于我科1997年9月~1999年3月收治的部分NPC患者,共90例。全部患者由我院病理科确诊为NPC,其中低分化鳞癌89例,…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收集我院 6年来恙虫病并发多器官损害 39例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2 2例 ,女17例 ;年龄 3~ 73岁 ,平均 32岁 ;发病前1~ 3周均有野外活动史或居住环境较差。本组病例均有发热 ,体温 38~41℃ ,焦痂或溃疡 37例 ,皮疹 2 4例 ,颜面潮红、眼结合膜充血 2 5例 ,淋巴结肿大 34例 ,肺部呼吸音增粗 18例 ,湿性罗音 8例 ,呼吸音减弱 3例 ,心律不齐 3例 ,肝肿大 8例 ,脾肿大 17例 ,皮肤、巩膜黄染 3例 ,双下肢浮肿 8例 ,中毒性休克 1例。1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4 0×10 9/L 6例 ,WBC >10 0…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次声作用后脑皮层组织血栓素A2 (TXA2 )、前列环素 (PGI2 )代谢改变及及代谢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CPG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次声作用 1次、7次、14次及代谢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CPG治疗 5组。采用第四军医大学研制的次声压力仓。用 8Hz、12 0d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 ,每次作用 2h。采用蛋白定量和放免法行脑TXA2 、PGI2 稳定代谢产物血栓素B2 (TXB2 )及 6 酮 PGF1α( 6 酮 )含量测定。结果  7次与 14次组 ,TXB2 含量有显著意义升高 (P <0 .0 1) ,6 酮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TXA2 /PGI2 值呈递增趋势 ;治疗组 ,TXB2 及 6 酮含量与TXA2 /PGI2 值恢复致正常水平。结论 次声可以通过引起脑TXA2 、PGI2 代谢改变造成脑损害 ,是次声导致脑损害的关键因素之一。MCPG可能通过影响脑TXA2 、PGI2 代谢改变而起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患者女性 ,39岁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房缺 )修补术后 10年 ,发作性心悸 2年入院。患者于 15岁时体检发现“房缺” ,当时无特殊不适。 1989年在外院行心脏直视下房缺修补术 ,手术过程不详。术后 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 ,发现房间隔修补处撕裂 ,房缺修补术后再通 ,未做进一步处理。 1997年 3月起 ,无明确诱因反复出现心悸、胸闷 ,多次心电图检查示心房扑动 ,呈 1∶1或 2∶1传导 ,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此次因拟行房缺经导管封堵术而入院。查体 :体温 36 4℃ ,脉搏72次 /min ,血压 10 5 / 70mmHg (1mmHg=0 133kPa)。神志清楚 ,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