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胎儿肝脏长度及面积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价值。方法 应用B型超声对160例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肝脏长度和肝脏面积进行测量,并分析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肝脏面积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性最好(r=0.832),诊断巨大儿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3.8%。结论 应用B型超声测量胎儿肝脏面积预测胎儿出生体重,方法简单、准确,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中医肝病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恩替卡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血清学转换及乙肝病毒基因的改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如腹胀、乏力、胁痛、纳差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治疗优势(P<0.05),尤其是在24周前效果更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治疗12周、24周、48周后血清学转换及乙肝病毒基因均转阴(P>0.0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以喹诺酮类药物作为质粒消除剂,进行抗生素耐药质粒定位实验。通过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的实验,确定其中3株菌具有氯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质粒。并比较了喹诺酮类与SDS的消除作用,发现在不同浓度的消除剂及不同菌株中其消除作用不相同。  相似文献   
54.
姚勤 《中医教育》2016,(4):83-85
<正>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医药教育的重点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教材建设是中医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1中医药教材建设的发展历程为了弘扬中医药事业,培养中医药人才,自1956年至今我国中医药教育已有60年,随着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教材从无到有,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经历了初始阶段、文革十年、改革开放、21世纪时期4个阶段,先后出版了9版中医药教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教材体系,基本上满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25)、模型组(n=40)及中药组(n=40)。除正常组外,其他2组在1~12周饮用含80 mg/L DEN的水[8 mg/(kg.d)]以诱癌,共12周。中药组给予含生药1.75 g/ml的健脾解毒方剂(10 ml/kg)灌胃,而正常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12周。于4、8、12、16周时相点,各组随机取3~5只大鼠剖腹取肝和抽血,20周时剩余大鼠全部剖腹取肝和抽血,肝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脏功能。结果 20周实验结束时,正常组无死亡及腹水形成;模型组死亡率为42.50%(17/40),16~20周腹水发生率为87.50%(7/8);中药组死亡率为17.50%(7/40),16~20周腹水发生率为44.44%(8/18),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组织HE染色和肝脏功能检测结果表明,中药干预有改善肝脏功能,延缓肝癌发生的作用。结论中药健脾解毒方剂可以延缓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其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坏死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紫杉醇过敏及降低过敏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41例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宫颈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紫杉醇过敏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发生率为46.3%,呼吸困难(57.9%)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症状,皮疹及面色潮红(47.4%)、腹痛及腹部不适(31.6%)的发生率较高。19例过敏者中,10例(52.6%)发生在紫杉醇输注5 min内,其中7例发生在输注3 min内;5例(26.3%)发生在输注25~30 min内。年龄≥45岁组宫颈癌病人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组(χ2=3.939,P〈0.05)。宫颈癌病人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7×109/L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0.17×109/L组(2χ=3.930,P〈0.05)。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Ⅰ、Ⅱ及Ⅲ~Ⅳ期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分别为63.6%、30.8%、16.7%,临床分期早的病人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晚的病人(χ2=6.322,P〈0.05)。宫颈癌病人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与手术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既往药物过敏史及病人紫杉醇化疗时是否绝经无关(χ2=0.407~2.977,P〉0.05)。结论年龄≥45岁、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7×109/L及临床分期较早是宫颈癌病人术后紫杉醇化疗过敏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紫杉醇过敏及降低过敏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41例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宫颈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紫杉醇过敏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发生率为46.3%,呼吸困难(57.9%)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症状,皮疹及面色潮红(47.4%)、腹痛及腹部不适(31.6%)的发生率较高.19例过敏者中,10例(52.6%)发生在紫杉醇输注5 min内,其中7例发生在输注3 min内;5例(26.3%)发生在输注25~30 min内.年龄≥45岁组宫颈癌病人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组(x2=3.939,P<0.05).宫颈癌病人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7×109/L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0.17×109/L组(X2=3.930,P<0.05).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Ⅰ、Ⅱ及Ⅲ~Ⅳ期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分别为63.6%、30.8%、16.7%,临床分期早的病人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晚的病人(x2=6.322,P<0.05).宫颈癌病人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与手术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既往药物过敏史及病人紫杉醇化疗时是否绝经无关(x2=0.407~2.977,P>0.05).结论 年龄≥45岁、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7×109/L及临床分期较早是宫颈癌病人术后紫杉醇化疗过敏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8.
黄桦  张峻  姚勤  郑巧玲 《中国药师》2012,(10):1456-1457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表柔比星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pH 2.5),柔红霉素为内标,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465 nm,λem=550 nm,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浓集后进样。结果:表柔比星在0.02~4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12),日内RSD〈3.20%,日间RSD〈4.71%,方法回收率95.28%~104.6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人血浆中表柔比星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59.
姚勤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35+2437-2435,2437
甲氨蝶呤(MTX)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它通过与体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阻断二氢叶酸转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干扰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因其能抑制胚胎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而免于手术[1],故临床中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性治疗;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方便、治愈率高、效果满意,已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和分析肺炎患儿血浆内毒素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及其肠粘膜屏障的变化.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45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研究组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非重症组(n=35)和重症组(n=10).分别收集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标本,并分离出血浆,用分光光度法行内毒素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检测.结果研究组、重症组、非重症组和对照组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018±0.020)、(0.047±0.027)、(0.010±0.005)和(0.003±0.002)EU/mL,DAO水平分别为(1.843±1.455)、(4.157±1.580)、(1.351±0.823)和(1.352±0.368)U/mL.研究组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DAO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非重症组和对照组3组内毒素和DA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重症组内毒素和DAO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重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重症组和对照组内毒素和DA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肠粘膜屏障有损伤,肠通透性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