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瘤细胞呈弥漫性排列,细胞境界不清,呈“合体细胞”样,核椭圆形,染色质淡,空泡状或点彩状,有小核仁,并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CD21、CD35、CD68、S-100、LCA、CD56均阳性,CD117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20%,HHF35、CD34、CD30、CK、CD20、CD3、CD43均阴性。结论: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中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52.
53.
54.
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诊断要点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并研究12例淋巴结外Ki一1阳性闻变性大细胞淋巴瘤(Ki一1positive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Ki一1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性。初步探讨其临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应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和方法对12例Ki一1阳性闻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瘤临床炳理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并设置阴性对照组。结桑淋巴结外l(j一1ALcL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12例淋巴结外ALcL均为Ki~1阳性(CD30或BerH2)。其中5例为LCA、EMA阳性;2例LCA阴性、EMA阳性;1例LCA阳性、EMA阴性;其余4例LCA、EMA均为阴性。T、B细胞标记表明7例(58.3%)为B细胞性,2例(16.7%)为T细胞性,另3例(25%)为非T非B细胞性。结论淋巴结外Ki一1阳性ALCL在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学上有一定特异性,与其它肿瘤能够进行鉴别诊断。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其临床病理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55.
5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反加疗法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 RH- a)联合倍美力及安宫黄体酮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作用。方法 32只手术移植法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 4组 :EM组 ,Gn RH- a组 ,Gn RH- a+倍美力 +安宫黄体酮 (反加组 ) ,卵巢切除 (OVX)组。用药 3周 ,测量异位灶体积 ,用放免法测定血激素水平 ,并应用光镜、电镜和组化方法进一步观察。结果 用药 3周 ,与 EM组相比 ,其余 3组异位囊肿均消失 (P<0 .0 1 ) ;雌二醇 (E2 )水平显著下降 (P<0 .0 5 ) ;光镜示表面上皮及腺上皮萎缩 ;电镜示细胞器变性 ,溶酶体增多 ,细胞核不规则 ;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糖原和表面上皮糖原含量显著下降 (P<0 .0 5 )。停药 3个月 ,Gn RH- a组和反加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结论 Gn RH- a联合反加疗法治疗 EM和 Gn RH- a同样有效 ,血 E2 水平降至一定阀值时效果相近 ,可指导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对1例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肿瘤、7列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及1例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EBV 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和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镜下表现比较相似,但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在临床上可以无症状或右上腹不适或疼痛、肝肿大、发热、体重减轻等。肿瘤呈实性,与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界限。镜下肿瘤细胞为梭形、卵圆形,呈束状、席纹状排列,并散在分布于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背景中。梭形细胞核较小,常被扭转和不规则折叠,呈空泡状,但核仁明显。还可见到R S样细胞,且免疫表型CD21、CD35阳性,EBER原位杂交阳性。结论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其形态的复杂性、相似性,使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和EBER原位杂交成为诊断这类肿瘤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肝脏肿瘤;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肝脏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肝脏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肝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IgA肾病血瘀证及其轻重程度与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对IgA肾病血瘀证进行评分,分为轻度血瘀证和重度血瘀证,分析42例IgA肾病血瘀证与73例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IgA肾病血瘀证临床上以肾功能衰竭多见,血瘀证女性多见;重度血瘀证伴肾功能衰竭高于轻度血瘀证;血瘀证组Lee分级重于非血瘀证组(P<0.01),重度血瘀证Lee分级重于轻度血瘀证(P<0.01);血瘀证组肾小管萎缩积分或肾小管萎缩比例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重度血瘀证Katafichi积分、肾小球积分及肾小管-间质积分明显高于轻度血瘀证(P<0.01);血瘀证组肾组织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沉积程度明显强于非血瘀证组(P<0.05);重度血瘀证FRA沉积程度明显强于轻度血瘀证(P<0.01).结论 血瘀证及其轻重程度与IgA肾病肾组织病理损害有一定相关性,血瘀证积分越高,肾脏病理损害程度越严重,血瘀程度可作为反映IgA肾病病变轻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