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儿童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儿童难治性癫痫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5例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均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及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其中17例术中行皮层脑电图和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MRI及MRS检查采用1.5T超导MR扫描仪,先行常规T1WI、T2WI扫描,MRS检查采用多体素波谱采集序列,兴趣区为双侧海马头体部及海马外侧颞叶组织,原始数据经Function Tool软件后处理进行波谱分析。结果:35例中MRS表现无明显异常者6例;双侧海马硬化5例,MRS示双侧海马NAA峰值降低;单侧海马硬化9例,MRS示患侧NAA峰降低;软化灶10例,MRS示局部NAA峰消失;颞叶胶质增生5例,MRS示患侧NAA峰减低,Cr和Cho峰值升高。本组手术治疗17例中MRS定位于左侧海马10例、右侧海马7例,与术中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结果一致。结论:MRS是目前唯一无创性检测活体器官内生化代谢物质的分析方法,不仅能早期诊断海马硬化,而且可进一步提高术前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2.
本文报道我科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间救治的12例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伴创伤性气胸病人的诊疗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8例,女4例。年龄在18~51岁,平均30岁。车祸7例,坠落伤5例。受伤到住院时间2~24h,平均4h。GCS6~8分8例,3~5分4例,双  相似文献   
43.
额颞大骨瓣开颅治疗额颞部颅脑伤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额颞对冲伤伤员不仅原发性损伤严重 ,继发性损伤 (如颅内血肿、脑水肿 )也很严重 ,手术起着关键性作用。常规的手术入路和骨瓣对暴露病灶和充分减压难以满足要求 ,效果不佳。我科 1 990年 5月至 1 999年 2月采用额颞大骨瓣开颅治疗 38例额颞部颅脑伤 ,获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男 30例 ,女 8例。受伤到入院时间为 1~ 1 8小时 ,平均 5小时。闭合性颅脑伤 33例 ,内开放性伤 5例 ;车祸伤 2 3例 ,坠落伤 1 2例 ,打击伤 3例。属加速伤 3例 ,减速伤 32例 ,旋转伤 3例。着力部位 :枕部 1 6例 (一侧枕部着力 1 2例…  相似文献   
44.
过去认为 ,无症状动脉瘤年破裂率是 1%~ 2 % ,但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国际研究的结果是 ,无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史者小动脉瘤年破裂率仅 0 0 5 % ,>10mm的动脉瘤和有SAH史者为0 5 %。无症状动脉瘤选择性手术夹闭破裂出血率为 10 9% ,死亡率为 3 8%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后破裂率为 4% ,死亡率为 1% ,完全闭塞率仅为 5 2 %~ 78%。对动脉瘤进行筛查是有益的 ,但由于动脉瘤患病率差异大 ,破裂率低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尚不足以排除小动脉瘤 ,且未破动脉瘤选择性手术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 ,筛查的适应证和费用效率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婴儿偏瘫综合征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婴儿偏瘫综合征伴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行手术治疗,切除感觉运动皮质和颞叶,切开胼胝体,孤立残留的额叶及顶枕叶部分脑组织,术后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例婴儿偏瘫综合征患者的癫痫发作均得到完全控制,行为改善,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未加重。结论:对婴儿偏瘫综合征伴难治性癫痫患者行病侧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可使癫痫发作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脑部病变导致的症状性癫痫的诊断和手术经验。方法对19例症状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灶及致痫灶,在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检示胶质瘤11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伴颞叶局灶皮质发育不良1例。术后随访6月以上的14例病人按照Engel癫痫疗效分级,Ⅰ级13例(92.86%),Ⅱ级1例(7.14%)。结论癫痫病人应该积极寻找病因,症状性癫痫通过外科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174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危急值项目进行历史数据分析,评价检验危急值预警防控系统在重症监护室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检验危急值预警系统中筛选出2011年重症监护室的危急值项目数据1 667项,经数据预处理、变换后,计算出危急值项目的发生率和周转时间,对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周转时间、回报后医疗干预开始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危急值的发生率是0.85%,主要集中在上午10:00 ~ 13:00,危急值项目总体周转时间控制在1.5h.危急值预警系统运行前危重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为(69.3±18.4) min,医疗干预开始时间为(48.9±11.7) min,重患抢救成功率为(53.3±9.4)%;系统运行后危重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医疗干预开始时间、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46.8±17.9) min、(22.1±7.9)min、80.9%,前后比较时间上明显缩短,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该院危急值高危预警系统在重症监护室运行较好,可以提高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满足患者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reuginosa,PA)感染的临床表现、易感因素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ICU连续分离的89株PA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医院感染,多伴有其他致病菌检出;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敏感率>50.0%的仅有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易感因素有:高龄35例(39.33%),多次静脉穿刺89例(100.0%),合并基础疾病69例(77.53%),应用广谱抗菌药物89例(100%),机械通气89例(100%),一次连续住院时间>14 d 89例(100.0%)。结论 PA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一种,对多种抗生素呈现很高的耐药性,要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伴有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自2002年4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协助6家兄弟医院采用功能性大脑球切除术治疗8例癫痫伴有一侧半球萎缩患者.8例均经头皮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检查,7例病侧半球有痈波,另1例对侧(正常侧)半球有痫波.脑MRI检查均显示一侧半球广泛性萎缩改变,脑室扩大显著.在吸取Schramm等改良的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技术基础上,采用Rasmussen的方法进行手术.结果 随访期8个月至6.4年,平均2.8年.术后癫痫控制结果采用国内术后结果评估方案评估:满意(癫痫发作完全消失)7例,但其中1例术后癫痫完全消失2年,后因自行停药,癫痫再发,经改用2种抗痈药后至今未发作;显著改善(癫痫发作减少70%)1例.术后抗痫药剂量、种类与术前相比有减少者6例,术后停药者2例.本组无死亡及严重的并发症,仅1例在同手术期发生急性癫痫持续状态,经抢救治愈.术后脑电图病侧半球6例无痫波,对侧半球(非手术侧)有痫波者2例.偏瘫情况:7例偏瘫不加重,其中6例瘫痪肢体功能有恢复,但拇指功能大多无改善;1例术后暂时性肌力下降,术后逐渐恢复并有好转.一般生活状态表现为术后性格变得温顺合作,已能上学4例,家务劳动2例,休息2例.结论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同性癫痫伴一侧半球病损的患者效果满意,且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脑外伤后脑微循环障碍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微循环障碍是脑外伤后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脑外伤死亡的病人大多数与脑缺血性损害有关。脑外伤后脑微循环在微血管、微血流和通透性三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血液稀释疗法、自由基清除剂、糖皮质激素、C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均有利于改善脑外伤后的脑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