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7篇
  免费   1028篇
  国内免费   1181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253篇
妇产科学   127篇
基础医学   926篇
口腔科学   178篇
临床医学   2604篇
内科学   1739篇
皮肤病学   197篇
神经病学   443篇
特种医学   8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861篇
综合类   6059篇
预防医学   2044篇
眼科学   149篇
药学   2061篇
  40篇
中国医学   2285篇
肿瘤学   650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472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865篇
  2012年   1021篇
  2011年   1135篇
  2010年   1319篇
  2009年   1198篇
  2008年   1068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948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929篇
  2003年   811篇
  2002年   677篇
  2001年   630篇
  2000年   614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450篇
  1997年   415篇
  1996年   408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31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104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9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脑肿瘤是人类高死亡率的肿瘤之一,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hiforme,GBM)属于WHO Ⅳ级胶质细胞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GBM呈浸润性生长,以致手术完全切除较为困难,且其具有放、化疗抵抗性,故复发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癌干细胞标记物CD24、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49例胃癌、20例癌旁组织、36例淋巴结转移灶及80例不同类型胃良性病例(浅表性胃炎10例,萎缩性胃炎15例,胃溃疡20例,胃息肉20例,胃腺瘤15例)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CD24和CD44v6染色方法为EnVision免疫组化法。结果: 胃癌病例CD24和CD44v6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不同类型胃良性病变(P<0.05或P<0.01),且阳性表达的良性病例胃黏膜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转移灶CD24和CD44v6表达与相应原发灶呈现高度一致性(P>0.05);组织学分级Ⅱ级、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远处器官转移胃癌病例CD24和CD44v6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或Ⅳ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病例(P<0.05)。此外,浸润深度T1-T2及淋巴结N1站转移病例CD24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浸润深度T3-T4和淋巴结N2、N3站转移病例(P<0.05)。结论: CD24和CD44v6表达可能是反映胃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癌干细胞标记物,检测胃良性病例CD24和CD44v6表达水平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胃癌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溶剂提取法对镶鼎蔘胶囊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 依《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与评价”项下的总黄酮测定方法,分别采用50%,65%,75%,95%(法定方法)及100%乙醇提取总黄酮,经聚酰胺柱层析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6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50%,65%,75%,95%,100%乙醇提取的总黄酮百分含量均值分别为6.369,14.521,21.335,5.883,1.475 mg·g-1。结论:采用75%乙醇提取法提取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65%,50%,95%乙醇提取法,100%乙醇提取法提取的总黄酮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994.
针对1例血小板输错事件,成立RCA团队,完成事件描述表,应用鱼骨图寻找近端原因,采用五问法剖析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改进对策并落实,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梅花针叩刺预处理对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影响,以及梅花针叩刺预处理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6例光线性角化病,3例结节型基底细胞癌,3例原位鳞状细胞癌进行梅花针叩刺 + ALA-PDT治疗,同时选取皮损类型及分期类似的患者仅单纯ALA-PDT治疗作为对照组。 结果 梅花针叩刺 + ALA-PDT治疗组单次治疗对光线性角化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ALA-PDT组[1级皮损12/12比10/14,2级皮损79.5%(31/39)比57.9%(22/38),3级皮损36.6%(15/41)比17.0%(7/41),均P < 0.05]。梅花针叩刺 + ALA-PDT治疗组中光线性角化病获得完全缓解所需的治疗次数有所减少,3级皮损平均治疗1.9次获得完全缓解;单纯ALA-PDT组3级皮损平均2.6次获得完全缓解。梅花针叩刺 + ALA-PDT治疗原位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厚度超过0.3 mm),获得完全缓解治疗次数少于单纯ALA-PDT组。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在增加梅花针叩刺后治疗效果亦增强。梅花针叩刺患者疼痛无明显增加。 结论 梅花针叩刺可增强ALA-PDT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男15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1.33,平均年龄为25.6岁。以颈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多数不伴有结核病的典型全身中毒症状。颈部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抗结核治疗后治愈,随访1-3年,未见复发。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有必要了解其临床特点和有效的诊断方法。手术活检可明确诊断,规则抗结核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997.
有效的医患沟通能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缩短医患距离,确保医疗计划落实和诊疗方案实施。特别是在国外执行维和任务.有效的医患沟通对特殊环境下的伤病员更是一种心灵抚慰。2007年6月~2008年3月.中国第七批维和医疗分队赴刚果(金)执行维和卫勤保障任务,8个月的维和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学会与各国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个维和医护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陆军汽车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心理应激的关系,并探索防治措施。方法以陆军汽车兵4.5个月军事训练为背景,采用FD症状量表、胃镜检查,了解187名汽车兵FD发病状况,并运用SCL-90问卷调查进行心理相关分析。对确诊为FD患者87人随机分2个组,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对症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结果汽车兵FD发病率为46.5%(87/187),SCL-90≥160组FD发生率为78.8%(78/99),显著高于SCL-90〈160组的10.2%(9/88)(P〈0.01)。FD患者SCL-90积分为170.20±42.26,与无症状组的137.90±36.56比较,差异亦显著(P〈0.01)。FD症状积分与SCL-90积分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r=0.77,P〈0.01)。FD患者SCL-90各因子分、总分均显著地高于中国常模;除偏执、敌对因子均分外,其余各项因子均分均高于军人常模。1年后2组FD症状积分及SCL-90各因子分均较1年前有明显减少,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加用心理干预较单纯的药物对症治疗效果要好。结论心理应激可能引发或加重FD,适当的心理干预对于防治军队FD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检测p33 ING1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33 ING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用TUNEL法做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例脑胶质瘤中p33ING1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为90%(28/50),随着胶质瘤恶性度的增高其表达水平下降,而且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指数(AI)呈正相关与细胞增殖指数(PI)呈负相关(P〈0.01)。结论胶质瘤细胞中抑癌基因p33ING1的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过度增殖,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对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性病变的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987-2007年29例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高血压29例,伴头痛16例、心悸10例和肌无力10例。10例血清钾2.4-3.2mmol/L,平均2.87mmol/L。血皮质醇9例增高,节律异常2例。24h尿香草基杏仁酸8例增高。2004年后8例24h尿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中1例增高;24h尿甲氧基肾上腺素中2例增高。24例中血浆肾素:卧位中9例增高,2例降低。立位中7例增高,6例降低。血管紧张素:卧位中7例增高;2例降低。立位中6例增高,4例降低。醛固酮:卧位中5例增高,立位中3例增高。CT扫描检查:7例。肾上腺增生,14例肾上腺结节状增生,8例腺瘤,平扫CT值2.6-41.0Hu,平均21.0Hu;增强CT值26.0-74.3Hu,平均57.0Hu。结果:开放手术8例,后腹腔镜手术21例,手术时间:开放90-180min,平均110min;后腹腔镜25-70min,平均45min。术中血压变化6例〉50mmHg,23例〈50mmHg。术后7-10天出院。29例中26例随防时间1-5年手术部位未见增生、结节及肿瘤复发。18例患者血压正常,8例仍需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但药物种类和剂量减少。病理诊断:13例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3例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皮质增生为主,4例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髓质增生为主,1例。肾上腺皮质髓质增生伴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伴髓质增生,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伴皮质髓质增生,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伴髓质增生。结论:肾上腺皮质髓质混合性病变临床少见,确诊靠病理诊断。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腹腔镜下手术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