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8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62篇
内科学   19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608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25篇
  2篇
中国医学   474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资料,均采用FQ-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并对比不同HBV-M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不同HBV DNA表达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异常率,分析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结果不同HBV-M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sAg+HBsAb+HBcAb>HBsAg+HBeAb>HBsAb+HBeAb+HBcAb>HBcAb/HBsAb+HBeAb/HBeAb+HBcAb,除HBcAb、HBsAb+HBeAb、HBeAb+HBcAb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2样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对比:重度病情患者>中度病情患者>轻度病情患者(P<0.05);不同HBV DNA表达患者CD3+、CD4+、CD4+/CD8+对比,HBV DNA阴性患者>低拷贝患者>高拷贝患者(P<0.05),CD3+、CD4+、CD4+/CD8+异常率对比,HBV DNA阴性患者<低拷贝患者<高拷贝患者(P<0.01);本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CD3+、CD4+、CD4+/CD8+均呈负相关(r=-0.789、-0.812、-0.706,P=0.012、0.007、0.001)。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中FQ-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M、病情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2.
目的:构建红墨水检测根管内冲洗液交换效率的模型,检验其检测冲洗液交换效率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使用此模型评估不同因素对冲洗液交换效率的影响。方法:将一个单弯树脂根管用PtoTaper预备至F2,分别使用红墨水和葡萄糖作为示踪剂,再按针头和流速分为3组进行冲洗实验,冲洗完毕后将残留液吸出测吸光度值,计算出剩余率。结果:相同条件下红墨水组剩余率与葡萄糖氧化酶法组剩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剩余率的测定,组内相关系数大于0.75;红墨水的检出限小于葡萄糖氧化酶法;红墨水组中高流速组剩余率低于低流速组(P<0.01),平口针头组剩余率低于侧方开口针头组(P<0.01)。结论:红墨水的检测准确性和葡萄糖氧化酶法一样,二者对于同一检测对象具有检测一致性,红墨水可准确检测的范围大于葡萄糖氧化酶法,不同针头设计和冲洗速度对冲洗液交换效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使用硅酸盐水泥模拟矿物三氧化物聚合物(MTA)评估不同根尖屏障制备技术的边缘封闭性和密实度,以及是否使用输送器对根管壁上充填材料残留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根尖孔和喇叭状根尖孔直根管标准模型,根据在2种模型中充填放置硅酸盐水泥的方法不同分为牙胶组、EndoActivator组、直接超声组和间接超声组,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评分;另在直根管模型中,使用输送器和垂直加压器2种工具将MTA放到根管尖部,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 在牙胶组中,大根尖孔直根管充填质量优于喇叭口根管(P<0.05);在直根管中,间接超声组和牙胶组密实度高于另外两组(P<0.05),使用输送器比垂直加压器输送MTA残留在根管壁上的少(P<0.05);在喇叭口根管中,间接超声组密实度最高(P<0.01).结论 使用输送器能减少残留在根管壁上的MTA量,在直根管中,可以选择牙胶法和超声法放置屏障材料;而在喇叭口的根管中放置屏障材料时,最佳选择是间接超声法.  相似文献   
94.
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XL-FN颗粒、D-D、FN单体等作为免疫原获得一组小鼠单克隆抗体。除了3个与FG有交叉反应,其余均只与XL-FN和/或其片段反应。其中SZ-58、SZ-60及SZ-63与血浆凝块的结合反应不受血浆或全血影响。在免疫印迹电泳中,SZ-63主要识别D-D,而SZ-58不识别任何区带。SZ-58、SZ-60可抑制血浆凝固,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SZ-60可与固相化的FG结合而与溶解态的FG无结合反应。结果提示,SZ-58、SZ-60、SZ-63对XL-FN反应的特异性较高,因此可应用于体内血栓显像而SZ-63同时又可应用于D-D检测。  相似文献   
95.
非浓缩尿琼脂糖蛋白电泳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采用浓缩尿蛋白电泳,对尿蛋白组成成分进行测定,以判断肾脏疾病的受损部位及病变程度。方法 采用法国SEBIA MG-300半自动电泳分析仪对88例肾脏病患儿进行尿蛋白组分分析。结果 88例尿蛋白电泳显示50例为肾小球性蛋白尿,25例为生理性蛋白尿,12例为混合性蛋白尿,1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其中41例同时作肾穿刺术,3例肾小球轻微病变,26例局灶性肾小球肾炎,1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技术方法简便,无创伤性,且尿蛋白组分和肾脏病理损害程度有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6.
背景:从不同层面了解灯盏花素阻止/延缓腹膜功能衰竭的作用及其机制,从而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灯盏花素来阻止/延缓腹膜功能衰竭从而延长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时间、提高透析质量、减少透析失败率,提高腹膜透析远期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腹膜透析液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及其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膜透析液组、灯盏花素终浓度为5,10,20μmol/L组。检测各组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以及间皮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腹膜间皮细胞在腹膜透析液诱导下,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灯盏花素5μmol/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低于腹膜透析液组(P〈0.05),细胞增殖活性高于腹膜透析液组(P〈0.05);灯盏花素10,20μmol/L组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显著低于腹膜透析液组(P〈0.0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腹膜透析液组(P〈0.01)。结果显示灯盏花素可以抑制腹膜间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拮抗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为治疗顽固性便秘寻找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本组是2004年5月到2006年4月间我科收治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36例,随机抽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进行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病例均随访至少6个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3天,伤口的愈合时间11~14天.结论: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改良手术优于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98.
99.
试论毒邪学说在救治脑血管急重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阐述中医文献之毒邪学说在脑血管急重症中的应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急重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清气凉营汤治疗3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气凉营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Ⅲ(APACHEⅢ)评分、体温测量及血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定量检测。结果:2组治疗后体温、血白细胞计数、APACHEⅢ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6、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气凉营汤对脓毒症所致的发热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并能降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改善脓毒症患者的APACHEⅢ综合评分,但不能显著降低脓毒症血清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