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79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62篇
内科学   19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604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23篇
  2篇
中国医学   470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闵艺  马净植  高原  万新辉 《口腔医学研究》2013,(11):1072-1074,1077
目的:评估不同再治疗技术清理根管及峡区内根充物的效果。方法:30颗单牙根双根管的上颌第一前磨牙采用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充填后分为3组去除根充物:A组,不锈钢器械(K锉和H锉);B组,不锈钢器械(K锉和H锉)+除丁克溶剂;C组,ProTaper再治疗器械+除丁克溶剂。记录操作时间。各组用除丁克暂封5min,再使用Endo Activator冲洗,拍摄X线片,评价根管内根充物残留量。结果:A组操作时间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清洁效果优于A组。根管内暂封除丁克及使用Endo Activator冲洗后残留物显著少于器械操作即刻结束的残留物(P〈0.05)。结论:各种再治疗方法均不能彻底清除根管及峡区内的根充物,除丁克和Endo Activator有助于减少根充物残留。  相似文献   
62.
高原  王茹燕  彭琳 《口腔医学研究》2013,(12):1125-1127,1130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以及预弯手用镍钛器械ProTaper去除根管台阶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根管台阶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在显微镜下疏通台阶,B组在肉眼下完成,使用用根尖定位仪及x线片评估台阶疏通是否成功;再将疏通成功的118例随机分为2组,C组使用预弯手用不锈钢器械疏通台阶并成形,D组使用手用Pro-Taper消除台阶并成形,记录两组消除台阶并预备到主尖的操作时间。结果:160个阻塞的根管中,成功疏通率为73.75%。根管上中段台阶的疏通率明显高于下段台阶(P〈O.05);AB两组根管疏通率在根管上段有显著差异性(P〈O.05);D组的操作时间短于C组(P〈0.05)。结论:使用根管手术显微镜,对根管中下段台阶的疏通结果并无显著影响;预弯手用大锥度镍钛器械能有效的消除台阶,节省预备时间,防止根尖偏移及新的台阶形成。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未处理)、假手术组(同模型组,仅鱼线插入深度1 cm)、模型组(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鱼线插入深度1.8~2 cm)和眼针组(模型成功后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眼针治疗20 min,每日2次),每组16只。于再灌注后3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眼针治疗后可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并显著降低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P<0.01)。结论眼针具有明显地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江苏省8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掌握各监测点的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江苏省设立8个监测点,开展病情、螺情等疫情纵向观察。结果2005-2010年8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血检阳性率、感染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分别由2005年的9.04%和0.22%下降至2010年的4.34%和0.02%,下降率分别为51.99%和90.91%;农民、渔民和商业服务等职业人群感染率较高,低年龄组学生感染度相对较高,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者。共调查7 466.46 hm2环境,分别查出钉螺与感染螺面积2 213.98 hm2和247.91 hm2,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逐年下降,2010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总体钉螺面积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江苏省居民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对钉螺和传染源的监测和控制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5.
粪肠球菌为条件性致病菌,是许多国家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也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粪肠球菌感染和致死主要是由其毒力因子引起的,本文概述了粪肠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尤其是溶血素的研究进展,为粪肠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血小板第4因子抑制巨核细胞系膜结合型c-kit的表达(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表面受体c-kit与干细胞因子(SCF)对维持血细胞的生成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第4因子(PF4)能特异性地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在本实验中研究了PF4对两个巨核细胞系HEL和Dami的c-kit表达影响。结果显示,经PF4处理的两株细胞,其c-kit mRNA表达量均下降,细胞表面受体数量降低,SCF与c-kit的结合量亦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细胞膜CD34表达影响方面,PF4与TGFβ1的作用相反,PF4促进CD34的表达,而TGFβ1抑制CD34的表达。研究表明,PF4抑制巨核细胞生长的机理,部分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c-kit/SCF而产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一种可适用于实验大鼠且能进行较长时间固定的简易方法,为大鼠进行针刺或电针操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以110~120 cm长的棉线绳2根、6 cm宽口径的透明胶带、20 cm长1 cm宽的丝带为材料,参照骨科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对大鼠进行“X”型固定操作.结果 采用“X”型固定法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鼠得到了有效的固定,从而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结论 “X”型固定法是一种简易、经济、高效且较为安全的大鼠固定方法,便于长时间留针或电针干预,可在大鼠实验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 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方式建立模型,对照组每5只为1笼,正常喂养.建模期间,每周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建模4周后,结合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进行评估.随后运用现代体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两组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和突触总数.结果 经过4周CUS干预后,CU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5);旷场实验中央区域路程、中央路程比和中央时间比显著降低(P<0.05).CUS组大鼠海马DG突触密度[(0.48±0.13) /μm3]和突触总数(6.713 5×1o8)较对照组大鼠[突触密度(0.15 ±0.03)/μm3,突触总数(2.103 3×109)]显著下降(P<0.05).结论 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DG的突触总数减少、突触密度减小,表明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9.
我国医学史上,唐代医家孙思邈是第1位麻风病专家。孙思邈所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总称《千金方》),总结了唐以前有效治疗麻风的经验,通过分析《千金方》所载麻风病名源流、相关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药食宜忌、预防方法等,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传染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急诊SARS患者初诊时血常规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与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患者发病初期血常规特点 ,为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急诊 SARS与 ARI患者初诊时的血常规检验指标 ,建立数据库 ,运用描述性分析及推断性分析 (χ2检验和 u检验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早期 SAR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容积比均低于 ARI患者 (P均 <0 .0 5 ) ;两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血常规检查是急诊初诊时临床诊断 SARS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