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4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目的 探讨磋共振扫描黑白血技术评价左心室形态及功能。方法 应用1.5TCV/i(GE milvaukee)磁共振仪及工作站对4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扫描及后处理分析。利用黑血技术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三-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分别行左心室短轴位、长轴位、四腔位扫描并测量左心室室壁和室问隔的厚度、心腔大小。白血技术应用Fast Cine扫描短轴位并测量左心室功能,得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的形态和功能的正常值。结果 磁共振短轴位黑血技术中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提供左心室从心尖至心底等不同部位的室间隔、心室游离壁(包括前壁、侧壁、后壁)及前、后组乳头肌的厚度、心腔形态、大小等信息,长轴位黑血技术主要提供左心室心尖的厚度、心腔大小等信息,四腔位黑血技术提供心尖和室间隔的厚度、心腔大小等信息。三-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提供脂肪抑制后左心室壁信号的变化。白血技术能反映心肌的运动,计算射血分数、心肌重量、心肌收缩增厚率以及瓣膜的功能。结论 黑白血技术磁共振检查能提供心脏各平面优良的图像并能准确测量左心室的室壁厚度、心腔的大小,且能计算心室功能。短轴位观察除心尖外的室间隔.心室游离壁及乳头肌的厚度最佳。长轴位观察左心室心尖最好。四腔位观察左心室心尖最好,亦能观察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测量左心室心腔大小接近解剖正常值。因此新型磁共振成像多平面成像互补,更全面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测量心功能指标,是一种临床实用价值很高的技术。  相似文献   
622.
目的 应用心脏磁共振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患者的左心房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纳入35例NOHCM患者(NOHCM组)和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左心房最大体积指数(LAVmaxI)是否增大,NOHCM组分为正常LAVI亚组和增大LAVI亚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正常LAVI亚组和增大LAVI亚组左心各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AVI正常亚组左心房最小体积指数(LAVminI)增大,左心房体积变化分数降低(P<0.001),左心室体积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性差异(P=0.055 >0.05);而LAVI增大亚组LAVmaxI和LAVminI均增大,左心房体积变化分数明显下降(P <0.001),左心室体积和LVEF差异无显著性(P=0.731,P=0.535和P=0.521).与正常LAVI亚组比较,增大LAVI亚组LAVmaxI和LAVminI均明显增大(P=0.002和P=0.017),左心房体积变化分数显著降低(P =0.002),同时左心室收缩末期体积指数增大,LVEF降低(P=0.033).结论 左心房功能可以评价NOHCM心功能的进展,其敏感性优于LVEF.  相似文献   
623.
随着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肿瘤的治疗思路也已发生了转变.国外医学界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一种新的健康评价指标一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终点目标之一[1].本文就目前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4.
CT诊断婴儿脑型脚气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婴儿脑型脚气病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脑型脚气病婴儿临床和CT资料.结果57例患儿,重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抽搐、声嘶、呛奶等症状.颅脑CT主要表现:双侧基底节区梭形或楔形对称"八"字形排列的低密度影,脑实质内片状低密度影.用维生素B1治疗2~7天后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1~3个月CT复查,病灶基本吸收.结论颅脑CT表现可作为临床诊断婴儿脑型脚气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25.
目的比较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R pulmonary angiography,CE-MRA)与非增强空间标记多反转脉冲序列(applying spatial labeling with multiple inversion pulses sequence,SLEEK)MR血管成像诊断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26例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肺栓塞的患者(男15例,女11例)于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48 h内行CE-MRA以及非增强SLEEK MR检查。CTPA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并比较每种MR技术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CE-MRA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为78.8%,特异性97.7%。非增强SLEEK MRI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83.8%,特异性100%。两阅片者间存在高度一致性(k=0.87)。结论 CE-MRA和SLEEK MRI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但非增强SLEEK MRI血管成像无需使用对比剂,有希望成为肺栓塞诊断策略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26.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类PET技术在肿瘤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56例无明确肿瘤病史,做磁共振常规部位检查的患者,在常规部位检查同时加扫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结果发现35例42个病灶,D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每个病灶ADC值均与正常区域比较明显降低,降低幅度大于50%。上述病灶均经临床证实为恶性病变或转移瘤。结论磁共振全身类PET技术可以发现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具有无辐射、无需注射造影剂、检查简便快捷的优势,适合于健康人群肿瘤筛选。  相似文献   
627.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CT影像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4日-2020年2月3日在本院确诊的93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患者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对其进行常规CT胸部扫描。记录每个患者的胸部CT图像中受累肺叶数目,磨玻璃斑片/结节,实性斑片/片状实变,实性结节,条片及条索灶等征象。共纳入93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其中男522例,女416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67.4±6.1)岁。结果:938例确诊患者中,平均受累肺叶数为(4.4±1.3)个。70例(7.5%)患者有1个受累肺叶,55例(5.9%)患者有2个受累肺叶,61例(6.5%)患者有3个受累肺叶,36例(3.8%)患者有4个受累肺叶,而716例(76.3%) 患者5个肺叶均受累。897名(95.6%)患者可见磨玻璃斑片/结节影,195名(20.8%)患者可见实性斑片/片状实变,78名(8.3%)患者可见实性结节,148名(15.8%)患者可见条片灶。此外,部分患者复查胸部CT,可见肺部病变进展成“白肺”改变,严重影响肺功能。结论:老年新冠状病毒性肺炎多累及双肺,病变表现形式多样,且部分患者影像演变迅速,短期进展,故对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28.
62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方法:将8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对症处理及辨证中药方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对症处理,观察时间为2周,治疗前后对80例患者分别进行疲乏量表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2组相比较,治疗组癌因性疲乏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功能领域计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升高,治疗组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评价差值(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大(P〈0.05)。2组功能领域疗效相比较,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方面,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2组所有症状计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少,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在纳差、疲乏症状方面,治疗前后计分差值(上升幅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较,在改善疲劳、增进食欲方面,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30.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关系,评价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学资料,将CT表现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36例GIST发生于胃24例,小肠7例,大肠4例,肠系膜1例。高度危险7例,中度危险12例,低度危险11例,极低危险6例。②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与局部管壁分界不清。12例向腔内生长,24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③15例肿瘤最长径≥50mm,21例肿瘤最长径〈50mm,肿块形状规则19例,不规则17例,肿瘤大小及形态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例边界清楚,15例边界不清,肿瘤边缘情况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生长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密度均匀15例,不均匀21例,增强均匀强化14例,不均匀为22例,肿瘤密度和强化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最长径≥50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多为中、高度危险性:最长径〈50mm、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均匀强化的病灶多为中度以下危险性。结论MSCTCT能准确判断GIST的危险程度,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