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哪些人容易受暗示一个愿望、一种观念、一种情感、一个判断或一个态度在一个人的心中出现和起作用时,如果没有遇到任何相反的观念、动机和评价来阻抗时,就叫暗示。暗示性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通常被认为是软骨生长和稳定中最关键的生长因子之一,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应用携带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human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 transgene construct,Ad-hIGF-Ⅰ)体外转导培养关节软骨细胞,探讨其在体外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生成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1/2007-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四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分离培养3周龄兔膝关节及股骨头软骨细胞,将受测细胞随机分为转导组与未转导组,以500感染复数的Ad-hlGF-I转导第1代软骨细胞,转导组中的第1,3,5,7代细胞分别为转导后48 h,3周,7周和9周的软骨细胞.采用样本碱水解法、阿利新蓝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转导组和未转导组的第1,3,5,7代细胞羟脯氨酸、糖胺多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蛋白浓度.结果:①倒置显微镜观察,转导组兔关节软骨细胞生长增殖稳定,至第7代仍旧以三角形、梭形及纺锤形细胞为主,偶见长梭形和树根形细胞,且轮廓清晰,透亮度大,折光性强;而末转导组细胞培养至第4代时即己出现长梭形细胞,自第5代细胞形态几乎全部变成长梭形.②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和传代次数增加,软骨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蛋白、羟脯氨酸和糖胺多糖浓度的逐渐降低,转导组软骨细胞均高于同代未转导组细胞(P<0.05).结论:携带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导的关节软骨细胞,可以稳定产生内源性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并进而促进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33.
孕妇25岁。孕1产0.孕32周,产前常规检查。B超所见:胎头位于耻骨上.双顶径81mm,颅内结构正常,心率140次/min.胎动正常,羊水量适中.胎盘、脊柱、四肢均未见明显异常,胎儿颜面部扫查见:上唇左侧连续性中断.部分缺失,宽度约6.5mm,呈“溃堤样”改变.裂隙上下贯通.鼻、唇呈不规则紊乱中等团块样堆积。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促进细胞凋亡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表达的变化规律及白花丹参叶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完成。取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局灶性脑梗死组和白花丹参叶预处理组两组各25只,每组又按光照后时间分为30min,12,24,48,72h等5个亚组,每亚组5只。造模前,白花丹参叶预处理组大鼠给予20g/kg白花丹参叶水提物灌服,1次/d,连续7d,然后两组同时采用光化学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脑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表达的变化,并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结果: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局灶性脑梗死组大鼠梗死后30min即有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阳性细胞出现,呈半球状向四周放射样扩展,随梗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二者均在48h表达至高峰,但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更显著(P<0.05)。阳性细胞局限于梗死区周围。②预防性应用白花丹参叶水提物后,大鼠出现明显的嗜睡现象,受损皮质表面积红染区、蓝染区明显减小。各时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的阳性反应均明显减少,较单纯梗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后可诱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的表达,白花丹参对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为抑制了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9的表达。  相似文献   
35.
肾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的金标准。肾活检穿刺术是取得病理组织的一个必要步骤,穿刺后的制动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舒适度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临床常被忽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对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163例发热患者进行PCT检测,按PCT结果分为2组,PCT阳性组95例和PCT阴性组68例,PCT检测采用快速免疫金标法,同时做相关疾病的其他实验室检查。比较2组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结果 PCT阳性组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为97.89%高于PCT阴性组的19.12%(P〈0.05)。结论 PCT检测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强,可作为发热患者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7.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文盲的界定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教育非常必要,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教育,探究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正常人体结构》是医药类高等院校的一门核心课程,知识内容涵盖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相似文献   
38.
男性附件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退化器官,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体积小,解剖结构特殊,目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我们通过高频超声观察其声像图特征,将其分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青  魏振  江海良  李利昕  王森  冯涛  贾静 《中国骨伤》2009,22(2):130-132
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疗效,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4例,女3例;年龄46~73岁,平均56.2岁,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30例,C级14例,D级3例。对于脊髓有明确的外在致压因素或损伤节段不稳的5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3例,后路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42例。对其致伤原因、致伤机制、影像学表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例失访,非手术治疗死亡2例。39例术后随访3~84个月,乎均12个月。治疗后3个月内,非手术7例出现并发症,但两组患者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神经痛.多数病例遗留手内在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根据病情及影像学资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和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40.
真皮树突状细胞是一类抗原递呈细胞 ,存在于正常皮肤和某些皮肤病真皮中。在不同皮肤病中 ,真皮树突状细胞的种类、表型特点、表达数量与方式都各不相同。近年来 ,不断发现新的表型真皮树突状细胞如FXⅢa+ 真皮树突状细胞、CD3 4 + 真皮树突状细胞、Thy1 + 真皮树突状细胞、促生长素抑制素真皮树突状细胞、凝血调节蛋白真皮树突状细胞等。它们存在于皮炎、银屑病、皮肤肿瘤等皮肤病真皮中 ,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真皮树突状细胞的研究有助于对某些皮肤病机理的了解 ,对真皮树突状细胞的监测和调节可能为一些慢性顽固性皮肤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