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31.
我室自1993年7月~1994年12月对本市纺织系统14个单位4300名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查体,现将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部分病例超声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4300例为已婚育龄妇女,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51岁,其中35岁以下占65%。所用仪器为深圳大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U  相似文献   
132.
人们选购商品,过去只注意使用价值,而不问及商品的环境行为,从而导致了在生产活动中忽视对商品环境行为的注意,使许多环境行为差的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于人类生活领域。今天的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就是这样的消费活动带来的恶果。 我国在替代氟里昂制冷剂、倡导无磷洗衣粉、禁用有铅汽油、清除白色污染的宣传中,遇到了代表传统消费观的和不重视生产文明的一些抵制。他们认为,无氟冰箱并不会给购买者带来什  相似文献   
133.
背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表面的微观和亚微观结构对细胞的黏附与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利用纳米技术和三维造孔技术制备的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骨模仿了天然骨的成分与微结构特征。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骨的细胞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09/2006—12在江苏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完成。材料;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骨由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健康成年志愿者自愿捐献,受试者对实验内容知情同意。方法:全骨髓法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磷酸甘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向成骨细胞表型转化。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骨复合培养14d。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Von Kossa染色鉴定诱导培养的成骨细胞的细胞学特性。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及其在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骨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的骨髓细胞增殖迅速,10~12d左右即可稳定传代,传代细胞7-9d即可传代。经诱导培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阳性,Von Kossa染色阳性,可见钙化的基质沉积,呈现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构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骨共培养模型中,细胞可在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骨表面良好贴壁。复合培养8d,分布于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大量增殖、分泌细胞外基质。复合培养14d,大量细胞在材料表面和孔隙中生长,细胞之间广泛存在突起连接。结论: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肢原骨适合种子细胞的贴附、生长和增殖,细胞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4.
摘要 目的 探讨Mizolastine(MIZ)对小鼠肥大细胞(M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小鼠MC及IgE的获得、ELISA测定、RT-PCR。 结果 (1) OVA诱导MC对VEGF的释放呈现时间依赖性增长。30min的抗原诱导,MC即可结构性表达VEGF,1h前MC对这些细胞因子的释放缓慢增长,1~4h时间段对VEGF的释放呈现急剧增长现象,峰值在4h,4h后VEGF释放值呈现滞长或逐渐降低,6h后比4h略降。(2)MIZ对IgE依赖方式诱导的小鼠MC VEGF的释放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3) MC结构性表达VEGF mRNA,经抗原诱导后mRNA表达增强明显,经不同浓度MIZ阻断后表达明显降低,呈现浓度依赖的方式。结论 MIZ对体外MC展示很强的抑制其VEGF的表达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5.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简称人工骨)植入后骨愈合的时间和骨修复效果,探讨人工骨在骨科临床的应用范围。方法:于2003-03/2005-03选择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后骨缺损患者32例,骨不连患者5例,骨肿瘤患者4例,腰椎峡部裂患者4例。均符合本临床试验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X射线片确诊,患者均知情同意。①骨折后骨缺损患者:均为四肢各部位粉碎性骨折,经切开复位后有骨缺损,采用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处。②骨不连患者:将骨折端瘢痕及硬化骨切除、髓腔打通后,植入人工骨。③良性骨肿瘤患者:将病骨刮除后植入人工骨。④腰椎峡部裂患者:在减压,RF复位、内固定后有2例行自体骨与人工骨混合植入,1例左侧行自体骨、右侧行人工骨植入,另1例在原来行自体骨植骨基础上因愈合欠牢固,而在原植骨处加植人工骨。结果:42例患者获得随访。①骨折后骨缺损患者29例,25例在术后2~7个月先后达临床愈合。另4例中,1例尺骨缺损植人工骨处术后2年尚无骨痂形成,术后2年9个月骨缺损处愈合;1例胫骨中上段粉碎骨折于术后15个月见原骨缺损植人工骨处骨痂形成不多。其余2例为术后过早负重,发生钢板断裂,给予重新手术复位、固定。②骨不连患者5例,有2例于术后9个月愈合,3例单纯植人工骨者未愈,其中2例再手术行自体骨移植,术后1年愈合。③良性骨肿瘤患者4例,骨囊肿2例术后未见复发。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术后再次手术,改行自体骨移植。④腰椎峡部裂患者4例,3例术前腰腿痛症状消失,复查X射线片见原峡部断裂影消失。1例仍感下肢麻痛,复查X射线片见植骨愈合欠佳。结论: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能,植入体内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可用于四肢粉碎性骨折所致的骨缺损;因其不具备骨诱导成分,对于骨不连、良性骨肿瘤等所致骨缺损,宜将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和自体骨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局灶性脑梗死组72只,局灶性脑梗死组根据光照后时间分为30 min,3,6,9,12,24,36,48 h,3,4,5,6 d共12组,每组6只.采用光化学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动物处死前1 h注射10 g/L伊文思兰1 mL.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完整的颅骨,按要求时间点麻醉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观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参加实验的8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后30 min即有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阳性细胞出现,呈半球状向四周放射样扩展,随脑梗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二者均在48 h表达至高峰,但前者表达更显著(P<0.05),阳性细胞局限于脑梗死区周围.②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均未发现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的阳性表达.结论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9表达部位一致,以坏死区为中心呈放射状空间分布特征.②二者均在30 min开始表达,48 h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较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表达增多,这种时间变化规律说明细胞凋亡的级联反应最终通路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值的差异。方法选择87例患者于8:00和16:00交替应用汞柱式血压计(台式)和欧姆龙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比较两种血压计血压测量值的差异。结果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所测量血压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等条件下,使用电子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不影响血压测量值,临床上应用可以互换,且电子血压计利于家庭自测血压,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血磷大于1.78 mmol/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56.5±15.3)岁。入选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由肾脏病专科医师、透析师(透析医师和护士)和营养师联合进行规范化管理。营养师指导患者饮食,给予低磷饮食;专科医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个性化治疗方案,如使用磷结合剂;透析师予以充分透析。观察患者进行规范管理3个月以及6个月后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钙磷乘积、血清白蛋白等情况,并比较规范管理前后这些指标的变化。结果管理3个月后,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明显下降,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6个月后,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显著下降,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后,i PTH水平呈下降趋势,管理6个月后i PTH水平较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清白蛋白变化不明显,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防止因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状态,降低多器官的损害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应用1-6已二醇作为LD分子中M亚基的专一抑制剂,采用双试剂法,由自动生化分析仪直接将一定浓度的1.6-己二醇溶液(第一试剂)与血清样品同时加入反应比鱼池(加人1.6已二醇的最终浓度为1.16mol/L),于30C保温5分钟后再加入第二试剂,用酶偶联比色法测定LD;。LD同工酶电泳图谱表明在上述条件下,LD2~LDs的活性全部被抑制。用本法同常规电泳法平行检测51例血清LD,结果相关良好.r=0.9885,Y=0.87X+189;平均回收率104.4%,线性范围至少可达到470U/L;批内CV(%)为3.83~4.08。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确定预测老年人群活动受限的握力临界值,为预防老年人活动受限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汉沽区60岁以上老年人1311例,其中男性591例,女性720例。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握力临界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握力临界值对于老年人群活动受限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男性活动受限患病率为13.4%,女性活动受限患病率为18.8%。ROC结果显示,老年男性握力临界值为32.5kg,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65(0.709,0.822),敏感度为69.70%,特异度为75.30%,女性握力临界值为18.2kg,AUC为0.704(0.655,0.752),敏感度为53.30%,特异度为78.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高于握力临界值者相比,低于握力临界值的男性和女性活动受限发生风险OR值分别是2.584(1.299,5.180)和1.839(1.154,2.932)。结论:握力水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