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篇 |
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2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59篇 |
预防医学 | 56篇 |
药学 | 22篇 |
中国医学 | 3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用于剖宫产术对孕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廊坊管道局中心医院和廊坊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剖宫产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32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观察两组麻醉前后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反应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的基础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在切皮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观察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在胎儿娩出时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与观察组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术后12 h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在术后清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 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对剖宫产孕妇及新生儿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时钟基因Bmal1节律振荡变化及其对线粒体结构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5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予以一次大负荷运动训练。每6 h取各组大鼠腓肠肌,使用RT-qPCR检测各时相时钟基因Bmal1的mRNA水平,并用余弦分析软件CircaCompare(R Packages)获取拟合余弦曲线参数,分析时钟基因Bmal1的mRNA表达节律性振荡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每周期始末(ZT0、ZT24、ZT48和ZT72)骨骼肌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mal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的蛋白表达,ELISA测定ATP和ADP含量,以及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亚单位Ⅱ(subunitsⅡof cytochrome C oxidase complex,COXⅡ)和COXⅣ的活性。结果:运动组Bmal1的mRNA表达在ZT0~ZT24时节律出现紊乱(P>0.05),ZT24~ZT48和ZT48~ZT72时节律恢复(P<0.05)。大负荷运动后运动组线粒体形态于ZT0出现肿胀、嵴结构损伤等异常,于ZT24和ZT48时有所恢复,ZT72时损伤基本消失。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Bmal1、PGC-1α的蛋白表达于ZT0时显著升高(P<0.05),ATP和ADP含量分别于ZT0时显著下降和升高(P<0.05),COXⅡ和COXⅣ活性于ZT0时显著升高和下降(P<0.05),在ZT24时二者活性下降至最低(P<0.05)。结论:大负荷运动可诱发骨骼肌时钟基因Bmal1的节律紊乱,可能参与调控了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门静脉导管保留术并根据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定期行门静脉化疗对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术前经B型超声或CT证实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病人 6 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2 9例 )和治疗组 (33例 )。治疗组在肝癌联同门脉癌栓切除术中常规行门静导管保留术 ,术后根据体外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敏感性化疗药物定期行门静脉化疗。对照组在肝癌及门静脉癌栓切除术后未行特殊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术后半年、1年复发率分别为 1 4例 (4 8.3% )、2 2例 (75 .9% )和 9例 (2 7.3% )、1 6例 (4 8.5 % ) ;两组术后半年、1年死亡率分别为 1 1例 (37.9% )、1 9例 (6 5 .5 % )与 6例 (1 8.2 % )、1 2例 (36 .4 %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手术切除有较好的疗效。而术后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门静脉化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15.
没有生孩子之前,丈夫与妻子过生活时,丈夫总能体会那种被妻子“握紧”的感觉;自从妻子生了孩子之后,丈夫再也享受不到那种美妙的滋味了。于是,妻子背着丈夫使用缩阴栓,虽然丈夫再次有了初婚时的感觉,但长期使用会不会有不良反应呢?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挑选了42个典型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这些家庭都有子女,其中最大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而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工作,丈夫们平均每周工作43个小时,而妻子们则是每周工作25个小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引流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拔除引流管后出现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乳腺癌引流管拔出后再次出现皮下积液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重新放管自然引流或注射器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的传统引流方法进行处理,治疗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器进行引流。观察2组患者引流时间,出现皮瓣坏死、切口延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引流时间(6.12±1.34)d,对照组的平均引流时间(10.22±3.18)d。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8%、32%。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负压引流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拔除后出现皮下积液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病史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104例患者行CT平扫同时进行增强,利用Bahhazar-CTSI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CT平扫表现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48.6%,病死率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肾上腺受侵和肾周间隙受侵均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肥胖、胃裸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和肾上腺受侵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灵敏度82.0%、特异度90.7%,正确率86.5%,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灵敏度37.9%、特异度98.9%,正确率96.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TSI评分与预测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呈正相关(r=0.893,P<0.05)。结论 腹部CT扫描可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周围组织和器官受累情况,且周围组织和器官受累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密切相关,可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