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5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483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1540篇
内科学   861篇
皮肤病学   311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3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958篇
综合类   3221篇
预防医学   1237篇
眼科学   122篇
药学   1397篇
  11篇
中国医学   1243篇
肿瘤学   355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well-established multi-centered clinical trails about 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 (BCT) published their results and showed that for appropriately selected and staged patients with early 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 has been shown to result in survival rates and local recurrence rates comparable to those achieved with mastectomy while preserving the breast[1,2]. In 1995, our hospital began 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 of early stage breast can…  相似文献   
972.
保留乳房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规范病例的选择、手术的范围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方式,使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水平、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1995年10月-2000年2月,对78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实施了保乳治疗。手术指征:肿瘤最大直径≥3cm,周围型肿块,年龄≤65岁,病人有保留乳房的意愿,乳房足够大,以保证术后有良好的外形。手术方式为肿块广泛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肿块位于乳腺外上象限者,原发灶与腋窝行整块切除。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疗及化疗。结果:手术标本各个切缘的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未发现肿瘤累及。13例为导管内癌,9例特殊型浸润性癌,56例为浸润性导管癌;8例患者腋淋巴结发现癌转移,中位淋巴结转移个数为3个(1-8)。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尚无局部及区域复发的病例。有1例远处转移,转移部位是胸膜,手术至转移期间30个月。对40名保乳治疗满一年的病例行乳房外形的随访,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3cm有7例(17.5%),两侧乳房下皱褶水平高度相差>3cm有3例(7.5%),两侧乳头与胸骨中线距离相差>1.5cm有2例(5%)。结论:规范的广泛切除、腋淋巴结清扫及术后辅助放疗是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关键措施,可使局部复发率降低;同时保乳治疗后大多数病例能够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研究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片,以提高临床和病理诊断率,方法 收集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除脉络膜外)68例,其中原发于鼻腔和口腔黏膜33例,头颈部皮肤35例。发病高峰年龄为41-60岁。52例为手术切除标本,16例为活检(咬取、切除)标本。复习所有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42例进行S-100、HMB45和NSE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在68例中,手术切除者52例,其中有13例行补充放疖1例进行了化疗单纯放疗0例;抿绝治疗6例,在获得随诊的56例中,存活5年以上者12例,其中头颈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9例,占75.0%;鼻腔及口腔黏膜者3例外中25.0%。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在组织学结构上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对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发生于鼻腔和口腔黏膜的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明显比发生在头颈部皮肤的差。  相似文献   
974.
目的研究Bcl-2,P53在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鳞状上皮原位癌及浸润性鳞状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性增生,25例原位癌和30例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中Bcl-2,P53表达情况。结果Bcl-2在鳞状上皮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浸润鳞状上皮癌中表达率分别为26.67%,44.0%和43.33%。表达在不典型增生与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且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53在三者之间表达率分别为6.66%,8.00%和26.67%,角化型和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癌之间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性增生和鳞状上皮癌中均有Bcl-2和P53表达,表明它们在鳞状上皮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且P53异常表达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和宫颈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75.
实验表明:青皮、附子、鸡血藤、川芎、麝香、益母草、红花、丹皮、赤芍、丹参、刘寄(?)、郁金等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十二味药物,对培养心肌细胞搏动节律的影响,可分为加快、减慢和不影响节律三种情况。本文分别比较了以上不同药物的作用强弱,讨论了几种药物对心肌细胞α、β受体的影响及毒性,为临床选用这些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6.
重症肝炎(包括急性旰坏死和亚急性旰坏死),在急性肝炎中的发病率约为1~3%,是肝炎中病情最重的类型,病死率较高,据报道,多在70%以上。现将我院以中医中药为主,应用少量保肝西药(如肝泰乐等)救治12例重症肝炎报道如下:一般情况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9岁,平均46岁。按照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977.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及手法受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及手法受力分析200032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杨华元,夏锦杉,顾训杰针刺手法种类繁多,归纳古代文献记载的针刺手法有廿余种。针刺手法是针灸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针刺效应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手法操作中有其特有的物理...  相似文献   
978.
异位胰腺癌一例报告山东青州市人民医院外一科杨卫军,潘忠清,夏有恒,杨广运山东青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张良民,刘庆波(262500)患者,男性,56岁。因全身皮肤黄染、纳差月余于1994年8月4日入院。1月前出现上腹饱胀不适、纳差,继后皮肤渐出现黄染,且进...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寻找具有正性肌力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的二氢喹啉酮类正性肌力药物的结构特点 ,设计、合成了其类似物。以苯胺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合成 ,对所得化合物用离体豚鼠心脏与主动脉观察了心肌收缩力、扩血管作用及心率。结果 :合成了 1 0个 6 ( 4 酰基 1 哌嗪乙酰氨基 ) 3 ,4 二氢 2 ( 1H) 喹啉酮类化合物 ( 4a~ 4j) ,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结论 :初步药理试验表明 ,化合物 ( 4h)显示了正性肌力及扩血管活性。  相似文献   
980.
目的:研究高危MDS的治疗方法,观察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高危MDS的疗效。方法:高危MDS25例,应用LD-Ara-c10-15mg/m^2,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21天一疗程,间隔10天~15天重复;ATRA30~60mg/d,分3次口服。结果:完全缓解9例(36%),部分缓解4例(16%),4例进步,8例无效,总有效率52%;10例(40%)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