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0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483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1541篇
内科学   861篇
皮肤病学   311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3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958篇
综合类   3224篇
预防医学   1238篇
眼科学   122篇
药学   1397篇
  11篇
中国医学   1243篇
肿瘤学   355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多睾症,为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临床少见,国内迄今报道仅29例,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左侧阴囊肿大、坠胀不适1年余入院.体检:左侧阴囊明显肿大,透光试验阳性,阴囊内睾丸难以触及,右侧睾丸及附睾正常.B超示:双侧睾丸大小形态及内回声正常,左阴囊内肿块,左侧睾丸周围探及液性暗区,最深处约3.3cm.  相似文献   
12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因“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5年余”入院。发作时为全程性肉眼血尿,偶有血块排出,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无腰腹痛。症状反复,在当地间断抗炎治疗可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彩超示“膀胱内多发占位,左肾内实质性肿块,左肾结石”。  相似文献   
123.
寰枕关节脱位(atlantooccipial dislocation,AOD)是一种致命的损伤,最常见的手术方法是包括寰枢椎在内的枕颈融合术,但患者术后头部转动受限,枢椎以下颈椎的退变加速,使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评价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施行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远期功能进行评价,采用Lazareg肌张力分级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16例17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0~9.7年,平均8.6年。手术方式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全根切断10侧,部分切断2侧,高选择性分束切断5侧;其中切断神经根为颈63次,颈816次。术后远期疗效优3例,有效5例,无效8例9侧。结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远期大多数疗效下降和无效,但术前严格选择痉挛较局限的病例、术中进行高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术后坚持长期康复训练仍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PSA升高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组,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阴性对照组,静脉注射7.4 MBq/kg 11C-胆碱5 min后行仰卧位盆腔PET/CT显像,可疑转移者行全身显像。测量最高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计算前列腺病灶与肌肉组织SUVmax的比值T/B。结果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者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者25例(含对照组),两者的T/B值分别为4.32±1.35和1.68±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C-胆碱PET/CT显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1.8%(18/22),特异性为84.0%(21/25)。PET/CT显示9例前列腺癌患者伴骨和(或)淋巴结及肺转移。22例前列腺癌者SUVmax与PSA值、Gleason评分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11C-胆碱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的发病因素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总结5年来32例隐匿性阴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类型及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阴茎浅筋膜发育异常,22例患者行阴茎海绵体松解牵拉术,10例行Maizels术。术后随访4个月~5年,3例术后出现龟头及包皮缘水肿,经温盐水坐浴及理疗于手术后1月内消退渐恢复正常。1例术后海绵体部分回缩。31例患者手术后龟头显露良好,阴茎较术前平均延长2.2c(m勃起状态)。结论:隐匿性阴茎的形成与先天性阴茎浅筋膜发育异常有关,彻底解除皮肤浅筋膜纤维索带,将阴茎根部白膜牢靠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7.
无痛酚复方制剂在睑部及颈部扁平黄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瘤病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是潜在性高血脂的一种皮肤表现,其中扁平黄瘤以皮肤橘黄色或棕红色斑片为主要表现,不能自行消退,发生于眼睑及颈部的扁平黄瘤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治疗上可采用电灼、激光治疗、手术切除及化学药物治疗等。2003年7月~2006年11月,我们采用自配药物雀斑净(无痛酚复合制剂)治疗眼睑及颈部扁平黄瘤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腹腔镜手术中经胆囊管途径行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胆囊管途径胆道镜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共17例,失败1例,取石成功94.4%(17/18)。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经胆囊管途径取出胆总管内结石的方法安全可行,较之腹腔镜术中胆总管切开取石的方法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分析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入组标准:①患者的手术目的为改善精液质量;②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③自同一医师进行的第一例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的腹腔镜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为起始患者.按照手术顺序构建手术时间和术中估计失血量曲线.观察手术时间曲线,根据曲线平台期情况,将所有病例分为A、B、C三组,A组12例;B组16例;C组30例.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比较A组与B+C组及B组与C组手术时间的统计学差异.并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组与B+C组及B组与C组术中估计失血量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病例58例,无中转开放病例,无术中输血病例.A组1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6.67±9.85分钟;B组1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5±10.49分钟;C组3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4.33±10.23分钟.A组12名患者的手术时间与B组及C组的4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B组16例患者与C组的3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A、B及C三组患者的平均术中估计失血量分别为12.92±3.96 ml、11.88±5.44 ml及15.67±5.68 ml,三组术中估计失血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P均>0.05),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示三组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学习曲线为12例.  相似文献   
130.
目的: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初步探讨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TGF-β1和COX-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其中前列腺癌局限组11例,非局限组19例)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外周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对前列腺癌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另对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与TGF-β1及COX-2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上述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局限组和非局限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8.32±7.49)%,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7.77±1.86)%(P<0.05).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后其比值为(17.34±5.87)%,较治疗前稍减低,但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TGF-β1和COX-2显示,前列腺癌组分别为(215.97±55.16) ng/ml和(6.88±5.14) ng/ml,对照组分别为(149.75±:47.11) ng/ml和(5.65±2.69) ng/ml;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P<0.05),COX-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前列腺癌患者PBMC中C1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前列腺癌局限组和非局限组外周血中CD4+ CD25 high调节性T细胞、TGF-β1及COX-2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PBMC中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其增殖机制与血清中TGF-β1和COX-2的表达无关,可能与肿瘤本身及肿瘤局部微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