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①目的 直视下观测动脉化静脉皮瓣的血液循环途径,探讨其成活机制。②方法 选用15只中国大白兔30只耳,设计动脉化静脉皮瓣模型,应用微循环显微镜在不同时间(1、2、4、48h)观察皮瓣微循环的血流途径。③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组织内毛细血管网是一个“立体”的网状结构,静脉皮瓣早期可见毛细血管床关闭,动脉血在微静脉间快速流动;随毛细血管逐渐开放,动脉血逆流进入微循环,完成微循环重建。④结论 在引流静脉保持通畅的前提下,静脉皮瓣可借助静脉系统重建有效血液循环并保持成活。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对慢性脊髓损伤早期7种酶的活性变化的观察及一般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在慢性脊髓损伤中酶活性变化与细胞功能状态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1998-11/2000-03在青岛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①分组:选用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5只,正常组3只。②模型制备:制备慢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实验对照)动物除不推进活塞外余处理同实验组。正常组(空白对照)家兔不作任何处理。③在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和组织扫描光度测定法对16只家兔脊髓第Ⅴ,Ⅸ板层神经元进行了酶学的测定,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及内氏染色观察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的一般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脊髓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状态。 结果:16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家兔脊髓压迫区第Ⅴ,Ⅸ板层的神经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与非压迫区、正常组、对照组同板层的神经细胞中相应的酶活性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磷脂酶A2、酸性磷酸酶活性则明显升高(P〈0.01)。②内氏染色发现实验组压迫区白质中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后索较重,侧索及前索较轻:灰质中神经元内氏小体淡染、消失;神经元萎缩,脱失,以Ⅸ板层明显。③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为神经胶质细胞,各索内均可见到,后索及侧索明显。灰质中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为神经胶质细胞,主要在Ⅰ,Ⅱ板层,数量较少。压迫区相邻段病变次之,远段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正常组表现正常。 结论:在脊髓慢性受压的过程中,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磷脂酶A2、酸性磷酸酶变化可能是神经元功能退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踝关节周围韧带形态,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15例30侧成人踝关节标本,解剖并观察踝关节周围韧带的形态。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采用切开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并修复重建断裂韧带的踝关节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的21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踝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外侧韧带分为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长度依次为(16.89±4.28)(、23.12±5.32)、(23.40±5.73)mm。内侧韧带呈三角形,其前、中、后部纤维的长度分别为(20.63±6.24)(、15.19±5.43)、(17.16±6.45)mm。21例固定加韧带修复治疗病人优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6.2%。结论踝关节周围韧带是维持踝关节正常功能的重要结构;踝关节骨折手术复位及内固定并修复损伤韧带,行早期合理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和预防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坐骨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节段Nogo-A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切断坐骨神经,观察相应脊髓节段中Nogo-A表达的变化及了解脊髓中Nogo-A在周围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切断坐骨神经组、切除坐骨神经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各组大鼠术后每一组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术后24h、48h、1周、2周、32d处死。经左心室-升主动脉插管灌注固定,然后迅速取出相应节段脊髓进行处理后,光镜观察并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行光密度测定。结果光镜下可见,Nogo-A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内有明显表达,而细胞核内未见表达。平均光密度(MOD)测定显示,脊髓灰质前角坐骨神经损伤侧Nogo-A表达阳性的运动神经元MOD较未损伤侧明显增高,于伤后1、2 d即出现增高,1周时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32d时趋向正常。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相应节段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内Nogo-A的表达较未损伤侧明显增强,且随时间不同,其增强的幅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HBG)与人脑转移瘤(HBMC)中核转录因子кBP65(NF-кBP65)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ABC方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6例正常人脑组织、18例HBG组织与12例HBMC组织中NF-кBP65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脑细胞中NF-кBP65仅微量表达,在HBG细胞与HBMC细胞中呈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高级别HBG、HBMC和复发型HBG中,表达水平较低级别HBG细胞的高(P<0.01).结论NF-кBP65表达的增强与HBG和hHBMC恶性程度的增高、肿瘤浸润关系密切,并在HBG的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女性骨盆盆腔支持结构,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成年女性防腐标本10具,作正中矢状切形成20具半侧盆腔标本,进行观测。观察子宫骶韧带、圆韧带、主韧带及骨盆结缔组织的解剖形态,并测量其相关数据。结果子宫骶韧带分颈部、中间部、骶骨部。骶韧带自起点至直肠端的距离是(20.44±4.23)mm,子宫端的宽度为(11.38±1.12)mm,直肠端的宽度为(21.42±2.10)mm;主韧带内侧的长度为(36.49±2.45)mm,宫颈段的距离是(18.68±3.29)mm,阴道段的距离是(19.10±4.13)mm;圆韧带子宫端至盆侧壁之间的距离,其长度为(86.77±4.64)mm。直肠阴道隔有两层筋膜,其长度为(37.41±3.68)mm。结论子宫骶韧带、圆韧带、主韧带及骨盆结缔组织的解剖形态对临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女性骨盆盆腔支持结构,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成年女性防腐标本10具,作正中矢状切形成20具半侧盆腔标本,进行观测。观察子宫骶韧带、圆韧带、主韧带及骨盆结缔组织的解剖形态,并测量其相关数据。结果子宫骶韧带分颈部、中间部、骶骨部。骶韧带自起点至直肠端的距离是(20.44±4.23)mm,子宫端的宽度为(11.38±1.12)mm,直肠端的宽度为(21.42±2.10)mm;主韧带内侧的长度为(36.49±2.45)mm,宫颈段的距离是(18.68±3.29)mm,阴道段的距离是(19.10±4.13)mm;圆韧带子宫端至盆侧壁之间的距离,其长度为(86.77±4.64)mm。直肠阴道隔有两层筋膜,其长度为(37.41±3.68)mm。结论子宫骶韧带、圆韧带、主韧带及骨盆结缔组织的解剖形态对临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李胜  夏玉军 《山东医药》2005,45(15):9-10
目的 观察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液中的蛋白质变化。方法 对2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液进行研究,并与2例健康人膝关节滑液进行对比,应用蛋白质芯片——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关节滑液的蛋白平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在15979.8分子量和15977.7分子量处出现一个蛋白质峰,对照组无蛋白质峰出现。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滑液中产生了特异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健康人的膝关节滑液中不存在。  相似文献   
59.
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vertebral-basal arter y,VBA)血流的作用。方法:30只家免分组进行颈上(superior cerv ical ganglion,SCG)、颈中(middle cervical ganglion,MCG)、颈下(inferior cervical ganglion,ICG)神经节电刺激和/或神经节阻滞,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基底动脉血汉量变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局部及关节囊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光镜观察(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9000法)对60例(分为早中晚期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股骨头及关节囊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VEGF检测。结果:随着股骨颈骨折的时间延长,在股骨头及关节囊标本中VEGF表达呈增高趋势,在晚期组表达最高,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头VEGF阳性骨细胞计数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节囊组织VEGF阳性血管计数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病人股骨头及关节囊中VEGF的表达与骨折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密切相关,增加股骨头局部VEGF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修复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