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直视下观测动脉化静脉皮瓣的血液循环途径,探讨其成活机制。方法 选用15只中国大白兔30只耳朵,设计动脉化静脉皮瓣模型,应用微循环显微镜在不同时间观察皮瓣微循环的血液途径(1h、2h、4h、8h)。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组织内毛细管管网是一个“立体”的网状结构;静脉皮瓣早期可见毛细血管床关闭,动脉血在微静脉间快速流动;随毛细血管逐渐开放,动脉血逆流进入微循环,完成循环重建。结论在引流静脉保持通畅的前提下,静脉皮瓣可借助静脉系统重建有效血液循环并保持成活。  相似文献   
12.
蝶窦的CT与断层解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蝶窦CT图像和实体解剖的区别,为蝶窦手术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方法 采用CT技术和断层解剖方法 ,对15例尸头和50例颅骨标本蝶窦的形态、类型、径线、毗邻等进行观察.结果 蝶窦的前后径大于上下径,上壁和前壁薄,下壁和后壁较厚.在蝶窦CT水平层面上可清楚显示其气化类型,前后壁、两侧壁及中隔的位置、厚度、毗邻;在冠状层面上可显示上、下壁厚度及上壁与垂体、颈内动脉的关系.蝶窦内可见管型视神经管隆起和管型颈内动脉隆起,其出现率分别为23.8%和21.9%.视神经管隆起仅见于发育良好的枕鞍型和全鞍型蝶窦,一般后壁较薄,最薄者仅为0.6 mm.结论 蝶窦的气化程度差异较大,视神经、颈内动脉可向窦腔内突入.发育良好的枕鞍型和全鞍型蝶窦与脑干间仅隔以纸样薄骨板.经蝶窦入路手术,应控制手术操作范围,避免损伤操作范围及毗邻结构.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缺血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Bcl-2基因和诱导细胞凋亡的Bax均参与了其发病过程。扇贝多肽的体外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是否可产生对抗脑缺血后中枢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扇贝多肽对大鼠脑缺血半影区内Bcl-2和Bax蛋白参与的细胞凋亡的抑制及其脑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0-03/04在青岛大学医学院神经解剖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扇贝多肽组、蒸馏水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8只/组。扇贝多肽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提供。干预:扇贝多肽组、蒸馏水组和模型对照组采用颈外动脉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予造模。扇贝多肽组术前2d腹腔注射体积分数0.1的扇贝多肽0.1mL/k,1次/d,再灌注前15min加注1次;蒸馏水组术前2d腹腔注射双蒸水0,1mL/k,1次/d,再灌注前15min加注1次;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术前不给药。然后扇贝多肽组、蒸馏水组和模型对照组开始造模,从颈外动脉插入4-0尼龙线,经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颅外段进入颈内动脉颅内段到达大脑中动脉分支处阻塞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引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脑缺血。动物苏醒后出现左霍纳综合征,提尾时右前肢内收屈曲,爬行时向右划圈为造模成功。假手术组手术过程不闭塞大脑中动脉,其余步骤同以上3组。将各组大鼠断头取脑,进行免疫组化Bcl-2和Bax蛋白的测定,结果用免疫反应产物吸光度(A)值来表示Bcl-2和Bax蛋白在脑组织缺血半影区的表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影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经补充后3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半影区Bcl-2蛋白的表达:模型对照组及蒸馏水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453&;#177;0.048,0.510&;#177;0.061,0.2ll&;#177;0.023(F=683.78,9:21.13~24.74,P&;lt;0.01)];扇贝多肽组(0.954&;#177;0.059)与模型对照组及蒸馏水组相比呈显著过表达(q=38.08~41.69,P&;lt;0.01)。②缺血半影区Bax蛋白的表达:模型对照组及蒸馏水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834&;#177;0.082,0790&;#177;0.102,0.125&;#177;0.017(F=590.44,9=49.57~51.98,P&;lt;0.01)];扇贝多肽组(0.471&;#177;0.045)与模型对照组及蒸馏水组相比表达受到显著抑制(q=23.80-26.23,P&;lt;0.01)。结论:扇贝多肽能够上调脑缺血半影区内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Bcl-2蛋白水平,同时降低半影区内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Bax蛋白的表达。从而在阻止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启动中起制动作用,保护脑缺血后半影区内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亚急性期不同处理方式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冷疗组、热疗组、冷热交替组、对照组。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亚急性期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72h后处死所有大鼠,取损伤部位肌肉组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并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热疗组、冷热交替组组织学评分低,差异有显著性(F=37.30,q=7.42、13.36,P0.05);TGF-β1水平、SOD活性升高,MDA表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F=10.40~34.77,q=2.14~59.58,P0.05)。与热疗组比较,冷热交替组TGF-β1、SOD升高,MDA表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q=2.05~5.89,P0.05)。结论热疗、冷热交替处理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亚急性期可以起到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TGF-β1及SOD的水平,降低MDA表达而实现的,且冷热交替治疗效果优于热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状态及胸腺五肽(Thymopentin-5,TP-5)对胃癌化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联合应用TP-5),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前1天及化疗后7天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3-CD16+56+NK细胞,CD4+/CD8+比值。应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胃癌患者外周血CD3+细胞,CD3+CD4+T细胞,CD3-CD16+56+NK细胞数量少,CD4+/CD8+比值低,CD3+CD8+T细胞数量多,与C组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化疗组化疗后患者外周血CD3+细胞,CD3+CD4+T细胞,CD3-CD16+56+NK细胞数量进一步减少,CD4+/CD8+比值再降低,CD3+CD8+T细胞数量升高,与化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D3+细胞,CD3+CD4+T细胞,CD3-CD16+56+NK细胞,CD3+CD8+T细胞数量,CD4+/CD8+比值,与化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细胞免...  相似文献   
16.
动脉化静脉皮瓣内血管壁组织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探讨动脉化静脉皮瓣血管壁的组织形态变化趋势。②方法选用20只中国大白兔40只耳朵,设计动脉化静脉皮瓣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皮瓣血管壁的组织形态学变化。③结果早期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可见细胞轻度肿胀,细胞核染色浅、疏松;7d时肿胀最明显,并有内膜撕裂及大量血细胞漏出;10周时主要表现为管壁内皮细胞的损伤修复,中膜胶原纤维增生、肥厚。④结论皮瓣动脉化的静脉在10周时已初具部分动脉样特征,基本适应动脉血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慢性脊髓损伤早期7种酶的活性变化的观察及一般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在慢性脊髓损伤中酶活性变化与细胞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8-11/2000-03在青岛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①分组:选用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8只,对照组5只,正常组3只。②模型制备:制备慢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实验对照)动物除不推进活塞外余处理同实验组。正常组(空白对照)家兔不作任何处理。③在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和组织扫描光度测定法对16只家兔脊髓第Ⅴ,Ⅸ板层神经元进行了酶学的测定,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及内氏染色观察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的一般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脊髓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状态。结果:16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家兔脊髓压迫区第Ⅴ,Ⅸ板层的神经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活性与非压迫区、正常组、对照组同板层的神经细胞中相应的酶活性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磷脂酶A2、酸性磷酸酶活性则明显升高(P<0.01)。②内氏染色发现实验组压迫区白质中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后索较重,侧索及前索较轻;灰质中神经元内氏小体淡染、消失;神经元萎缩,脱失,以Ⅸ板层明显。③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为神经胶质细胞,各索内均可见到,后索及侧索明显。灰质中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为神经胶质细胞,主要在Ⅰ,Ⅱ板层,数量较少。压迫区相邻段病变次之,远段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正常组表现正常。结论:在脊髓慢性受压的过程中,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磷脂酶A2、酸性磷酸酶变化可能是神经元功能退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日益增多。教育部在2010年9月制定《留学中国计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生数量要达到50万,其中学历生人数要达到15万人~([1])。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医学生入学门槛要求高,学费昂贵;我国留学生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入学门槛较低、学费合理、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获得学位后可回国考取本国执业医师执照等便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瘤细胞悬液和瘤组织块原位种植构建SpragueDawley(SD)大鼠原位移植胃癌模型,并比较其诱癌率。方法分别采用直接注射法和组织插块法构建SD大鼠胃癌模型:直接注射法组将walker-256细胞悬液直接注射到sD大鼠胃壁的浆膜内,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组织插块法组以walker-256细胞接种于SD幼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再取该肿瘤组织块原位移植于SD大鼠胃壁,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结果直接注射法组原位移植成功率为5/7,造模9d后平均瘤重为0.320g;组织插块法组原位移植胃癌成功率为3/7,造模9d后平均瘤重为0.206g。直接注射法组原位移植成功率和造模9d后平均瘤重均较组织插块法组高。结论直接注射法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相似,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工具用于胃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实验。  相似文献   
20.
根据30例成人带软组织腰骶段脊柱的解剖测量结果,即右侧腰椎关节界面较左侧更呈矢状位,通过力学分析,得出腰椎间盘左右侧半承受不同的来自后方的剪力的影响,从而加重了椎间盘纤维环劳损退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