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口腔科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19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7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根治性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及预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姑息性手术,n=20)和观察组(根治性手术,n=40),对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淋巴结转移、预后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姑息性手术患者相比,根治性手术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降低,预后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10年3月采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llmanⅢ类锁骨骨折11例患者,获得满意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8 ~ 75岁,平均55.4岁,致伤原因:车祸交通伤4例,重物砸伤5例高空坠落伤2例,伤后2 ~10 d(平均6.1d)手术,其中右侧3例,左侧8例,术前均行锁骨前正位片(图1),必要时拍头倾45.前后位片及及CT扫描三维重建,按Allman分类均为Ⅲ类,分型:Ⅱ型8例,Ⅲ型3例,均应用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固定. 相似文献
13.
肌肉疲劳是由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随意收缩力减小的现象,其研究可应用于生理医学的职业病预防或体育工程的运动员训练等方面。本文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肌音信号进行处理,提取频域特征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和中值频率(Median Frequency,MDF),研究其与肌肉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9名健康的男性志愿者参与了本次试验,采用等值于60%最大随意收缩力(MVC)的力产生恒力肌肉疲劳,同步记录每一位受试者桡侧腕屈肌的肌音信号,对提取的频域参数进行分析。将持续30 s的肌肉疲劳过程分为6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为5 s),并对每个时间阶段内的MPF和MDF计算均值。结果表明,随着肌肉疲劳程度加深,肌音信号的MPF和MDF在每个时间阶段内的均值均呈现近似线性下降的趋势。在30 s肌肉疲劳过程中,从第1阶段(1~5 s)到第6阶段(26~30 s),MPF均值下降了15.8%,MDF均值下降了26.1%。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的MPF和MDF指标能良好地反映疲劳敏感性和稳定性,在评定肌肉静态疲劳方面是较好的参考指标。本文采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为后期更深入地使用肌音信号对肌肉疲劳程度进行量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采集了10名受试者在做手部握力动作时桡侧腕屈肌的肌音信号,通过对信号进行滤波、动作分割和特征提取来分析肌肉动态疲劳程度与肌音信号特征值的关系。在信号滤波中,采用了小波包(WP)分解重构和经验模态分解(EMD)两种方法。在动作信号的分割中,提出了基于移动窗内信号方差阈值的自适应不等长分割算法。在特征提取时,提出了利用包含多个动作信号的移动窗对分割好的信号进行再重构,并选用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值频率(MDF)作为窗内信号提取的特征,再分别利用指数函数、二次函数和线性函数对特征值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去噪方法选用小波包分解重构、特征值选用MPF值、拟合方式选用指数函数进行逼近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肌肉疲劳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集腿部肌肉5个通道的肌音信号,利用3层决策树对跑步、上楼、下楼、走路、静止5种步态动作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在决策树的第1层和第2层,应用双阈值门限法识别静止和跑步两种步态模式,在第3层,提出基于步态信号的自适应不等长分割算法以及改进的模糊熵算法,利用线性分类器对走路、上楼、下楼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双门限阈值法可有效地对静止和跑步进行识别,当采用改进的模糊熵特征时,对走路、上楼、下楼3种步态模式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4.87%;而当综合利用近似熵、样本熵和改进的模糊熵3种特征时,其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7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肱桡肌肌皮瓣治疗肘后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肘后部软组织缺损22例,其中合并创面感染3例。均采用肱桡肌肌皮瓣修复创面,其中急诊清创、一期皮瓣移植修复2例,一期清创、二期皮瓣移植20例。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于术后14天皮瓣下出现部分感染,经二次扩创、置管闭式引流后创面愈合。术后按植皮成活面积评定疗效,22例患者均为优。术后均随访4~48月,平均18月,受区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肘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肱桡肌肌皮瓣血管蒂恒定,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肘后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组织外露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的新型舌图像客观化采集装置,主要用于采集患者舌体的图像。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该装置提出了动态采集的新概念,通过嵌入式系统控制摄像头运动实现对舌面的垂直拍摄。该采集方式下,舌图像具有更高的保真度,更加完整清晰的舌体特征,以及更加逼近自然光照射下的舌面色泽。较好地克服了原先由于静态采集带来的舌体信息反映不完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体肩袖组织中机械性力学感受器的形态及分布,阐明力学感受器在诱导肩关节稳定性保护机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取6具成年男尸的6套完整肩袖,按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分成6组,用HE和改良银染色方法分别对肩袖组织连续切片进行染色,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感受器的形态,并用特定的计算机成像系统分析,从而获取不同肩袖组织中力学感受器的分布数量。结果:在肩袖组织中,发现存在4种类型的力学感受器。Pacini小体,Ruffini小体,Golgi腱器官及游离神经末梢。其中肩胛下肌内上述四种感受器的分布数量分别为6-9个,3-4个,1-3个,7-11个,冈上肌内分别为5-7个,2-3个,1-3个,7-9个,冈下肌内分别为2-3个,0个,1-3个,6-8个,小圆肌内分别为1-3个,0个,1-3个,4-5个。结论:肩袖组织中存在着4种类型的机械性力学感受器,根据力学感受器在不同肩袖组织中分布数量的多少与该组织随的生物学应务大小成正相关,说明它们在肩关节稳定性保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型髁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髁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指骨髁部骨折在手部骨折中比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自2004年6月~2007年3月,笔者采用国产微型髁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髁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38处骨折,男22例,女10例;年龄15~54岁,平均36·6岁。右侧24例,左侧8例。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