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研究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辣椒素致豚鼠咳嗽的影响。方法豚鼠灌胃给予对叶百部总生物碱(5、10、20 mg/kg)或磷酸可待因(10 mg/kg)3 d后,采用辣椒素喷雾复制咳嗽模型,记录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和肺组织中P物质(SP)水平,HE染色观察气管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豚鼠血清和肺组织SP水平增加(P<0.01),气管和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气管黏膜增厚和肿胀,肺泡萎陷;与模型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组豚鼠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P<0.01),血清和肺组织SP水平降低(P<0.01),气管和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可拮抗辣椒素所致豚鼠咳嗽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该成分可减轻辣椒素对呼吸系统的损伤、抑制神经肽S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拟行单侧CEA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后将0.5 mg/kg依达拉奉溶入100 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100 ml.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3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苏醒时间和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停留时间,以及麻醉诱导后10 min(T1)、开放颈动脉后10 min(T2)、2 h(T3)、24 h(T4)、72 h(T5)各时点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 2组内T2~T4各时点的血清S-100蛋白和NSE水平均明显高于T1时点[观察组S-100β:(1.03±0.32)、(1.70±0.69)、(0.69±0.23)μg/L比(0.35±0.06) μg/L,NSE:(11.0±2.3)、(12.8±3.0)、(9.6±1.0) μg/L比(8.2±1.6)μg/L;对照组S-100β:(1.28±0.30)、(2.22±0.65)、(0.85±0.28) μg/L比(0.33±0.07) μg/L,NSE:(12.3±2.5)、(14.8±3.0)、(10.2±1.2) μg,/L比(8.5±1.4) μg/L,均P<0.05].观察组T2~T4各时点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以及S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3±47) min比(94±74)min,(27±8)h比(28±9)h,均P>0.05].2组患者术后3 d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观察组:(25.7±2.3)分比(26.3±2.5)分;对照组:(24.7±3.1)分比(26.4±2.7)分,P<0.05].观察组有3例(10.0%)可诊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照组有9例(30.0%),组间POC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降低CEA术中及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的脑损伤,改善术后患者MMSE评分,降低POCD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妇血康有机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潜在靶点及通路.方法 检索并建立妇血康有机酸成分库,利用PubChem和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药物靶点,OMIM及Gene Cards构建疾病靶点数据库,采用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对靶点进行GO、...  相似文献   
25.
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5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56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随年龄的增加发患者数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55.4%),阴道不规则出血(48.2%),原发或继发不孕(42.9%);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共41例(占73.2%),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对诊断价值较高。结论45岁以下年轻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对月经不调或不孕合并子宫增大的妇女采用分段诊断性刮宫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6.
金花茶叶的降血糖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调节血糖作用及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金花茶叶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利用静脉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金花茶提取物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另取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28 d,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7,14,21,28天测定空腹血糖,并于末次空腹血糖测定后给所有动物灌胃6 g/kg葡萄糖溶液,测定灌胃30 min、60 min及120 min后的血糖值,考察动物糖耐量水平.结果 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为106.7 g生药/kg体质量.金花茶叶提取物给药1周后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P< 0.001),但仅高剂量组的降糖作用能持续出现,至给药第4周高剂量和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5).在糖耐量实验中,金花茶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餐后血糖的升高(P<0.001),在餐后120 min将血糖降低至接近餐前水平.结论 金花茶叶提取物毒性较低,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有可靠的降血糖作用,可能用于辅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7.
罗汉果甜苷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罗汉果甜苷在PC12细胞中对外源性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考察0.01 ~ 100μg/ml罗汉果甜苷对正常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在H2O2刺激的PC12细胞中考察0.01 ~ 10 μg/ml的罗汉果甜苷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对细胞活力的考察选择罗汉果甜苷合适的实验剂量,测定罗汉果甜苷0.1及1μg/ml对H2O2刺激的PC12细胞中过氧化氢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以及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罗汉果甜苷在1 ~ 10 μg/ml浓度能提高正常PC12细胞活力,在0.1~ 10 μg/ml浓度下能显著提高H2O2刺激的PC12细胞活力(P<0.01).0.1及1μg/ml两个剂量的罗汉果甜苷均能显著提高H2O2刺激的PC12细胞中SOD活力(P<0.001)和GSH-Px活力(P <0.001),并减少MDA生成(P<0.05).结论 罗汉果甜苷能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PC12细胞活力下降,并能增强PC12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8.
壮族习用药材滇桂艾纳香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 (Bl.) DC.的干燥全草,其与传统中药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种属上相近,但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有较大差异。滇桂艾纳香在广西民间主要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等症,艾纳香则主要用于抗炎、抗菌,二者均含黄酮类、甾醇类化合物,而滇桂艾纳香中还含多糖类及水溶性活性成分,艾纳香则主要含挥发油类活性成分。为梳理滇桂艾纳香的独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特性,尤其是阐明其与中药艾纳香的具体区别,文章对近年来围绕滇桂艾纳香及重要艾纳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肺"俞募配穴"艾炷灸对哮喘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相关炎性因子含量及对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Y剂组、电针组、艾炷灸组,每组12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法复制哮喘小鼠模型。LY剂组予尾静脉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电针组、艾炷灸组分别予电针、艾炷灸"肺俞""中府",1次/d,连续2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BALF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PI3K、RORγt、Foxp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和BALF中IgE及IL-4含量、肺组织中PI3K及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血清和BALF中IFN-γ含量、肺组织中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LY剂组、电针组及艾...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动脉导管结扎手术,观察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小儿随机分成三组,七氟烷组(F组),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HR、Sp O2。记录患儿麻醉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术后即刻(T0)、5分钟(T1)、10分钟(T2)、20分钟(T3)、30分钟(T4)及60分钟(T5)的躁动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 O2。记录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R组、S组患儿术后各点平均动脉压(MAP)、HR明显低于F组(P﹤0.05),而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与S组比较,除T1、T2两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MAP和HR均明显低于R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躁动的情况:与F组比较,R组与S组的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R组比较,除T1外,其余各时间点,S组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镇静、镇痛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F组、R组和S组镇静满意率分别为30%、65%和90%,R组、S组的镇静满意率明显高于F组,而R组、S组两组相比,镇静满意率无明显差异。同F组相比,R组、S组的镇痛评分5分需术后疼痛治疗的比例明显下降,而R组、S组两组相比,5分的比例S组明显低于R组(P0.05)。三组中仅F组有2例恶心呕吐。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减轻苏醒期躁动。而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小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手术结束后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