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000年3月21日下午因工作不慎被冷却滚筒机将右上肢卷入,致使从肩峰、腋窝至腕部皮肤撕脱,伤后上肢及手均失去活动与感觉,手肿胀明显.  相似文献   
12.
背景:大量实验证明,Bungner带-许旺细胞-基底膜结构是神经再生理想的微环境。这一结构在神经损伤两三周后形成。而在神经损伤数小时后,近断端的神经纤维就开始发芽再生神经纤维开始再生与所需微环境的形成并不同步。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进行修复的最佳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即时神经修复组。 方法:建立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即时修复组立即缝合伤口,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采用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逐层缝合伤口,2周,4周,3个月后重新打开伤口,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0-0无损伤尼龙针线进行外膜缝合修复坐骨神经,缝合伤口。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缝合神经段的神经电生理、轴突数、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结果:2周后神经修复组神经传导速度慢于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P < 0.01);即时神经修复组与2周后神经修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2周后神经修复组效果最好,神经纤维走行正常、排列完好,神经纤维可见血管增生,髓鞘结构较好,许旺细胞功能活跃,新生轴突内微丝密集排列。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差,神经纤维数量少、排列紊乱,髓鞘轴突变性明显,大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崩解,轴突消失,未见再生神经纤维。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差,可见较多神经纤维结构破坏,排列略紊乱,髓鞘和轴突变性较明显,仅见少量再生神经纤维,许旺细胞略少,胞质不发达。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好,神经纤维结构破坏不明显,排列整齐,髓鞘和轴突变性轻,神经纤维内见有大量再生髓鞘,许旺细胞明显增多,胞质较发达。2周后神经修复组轴突计数优于其他3组(P < 0.05),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少。 结论:神经损伤2周后进行神经修复效果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额颞部发际内外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近十年间,应用耳后发际颞筋膜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前额颞部发际皮肤缺损5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5~7 d可见头发生长,发际内外界限清楚,额颞部形态佳.结论 应用耳后发际颞筋膜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颞额部发际皮肤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扩张术从侧后腰背部切取大面积全厚皮片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8例大面积烧伤后瘢痕,仅存侧后腰背部可为供皮区,于此部位按梭形取皮设计的两侧置入大容量扩张器5~6个,注水足量后,从11处(其中3例各取自左右两侧)侧后腰背部切取35~45cm×12~15cm的全厚皮片,移植到膝周、胭部等瘢痕切除后14~38cm×10~15cm的16处创面上.结果 随诊6~29个月,侧后腰背部供皮区残留40~50cm长的缝合痕迹,植皮区皮肤外观、质地及关节屈伸功能近似正常.结论 应用皮肤扩张术从侧后腰背部切取大面积全厚皮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皮片移植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表明,嗅鞘细胞有利于神经元存活并促进轴突再生.目的:验证局部注射嗅鞘细胞治疗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嗅鞘细胞.40只SD大鼠切除坐骨神经1.0 cm,植入异体神经1.0 cm.随机分为2组,嗅鞘细胞组局部注射嗅鞘细胞,生理盐水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术后3个月检测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较多[1 ,2 ] ,失去早期积极治疗机会后 ,一般多采用胸锁乳突肌止点切断或肌腱移位延长方法。对于严重病例除胸锁乳突肌明显挛缩外 ,常伴有相邻软组织挛缩 ,甚至影响颈椎发育 ,并常继发患侧颜面萎缩 ,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我科于 1997年开始对早期未获得充分治疗者采用彻底松解挛缩组织的手术方法 ,术后不需外固定 ,经过随访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年龄在 9~ 17岁之间 ,均为先天性肌性斜颈 ,早期未进行彻底治疗 ,除有颈部倾斜外 ,均伴有患侧颜面部不同程度的偏斜 ,两侧面颊部不对称…  相似文献   
17.
扩张的交腿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虚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交腿皮瓣相结合,修复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共已采用扩张的交腿皮瓣修复对侧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10例。结果本方法对供皮瓣区及受皮瓣区均能得到良好的修复,供区不需移植皮片,修复后遗留的体表痕迹少,皮瓣较薄外形佳。结论虚用扩张的交腿皮瓣为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损伤小、皮瓣供受区外形均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鲜人羊膜覆盖烧伤创面已有报道[1,2],但制做贮存较为繁琐,临床应用不便.我们将新鲜人羊膜去除绒毛膜后,再将羊膜层干燥,修剪成型,制成不同规格,塑料膜包装再经γ射线辐射,称单层辐射人羊膜(简称羊膜).经动物试验后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 1 动物试验研究 1.1 材料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选用wister鼠40只,体重在250~300 g,雄雌不限,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 1.1.2 模型制做用异戌巴比妥纳100 mg/kg腹腔注射,应用脱毛剂(硫化钠)背部脱毛后浸入沸水中8 s致背部灼伤,面积相当于体表的15%~20%,镜检相当于深Ⅱ度[3].  相似文献   
19.
背景:大量实验证明,Bungner带-许旺细胞-基底膜结构是神经再生理想的微环境.这一结构在神经损伤两三周后形成.而在神经损伤数小时后,近断端的神经纤维就开始发芽再生神经纤维开始再生与所需微环境的形成并不同步.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进行修复的最佳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即时神经修复组.方法:建立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即时修复组立即缝合伤口,2周后神经修复组、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采用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逐层缝合伤口,2周,4周,3个月后重新打开伤口,在手术显微镜下用10-0无损伤尼龙针线进行外膜缝合修复坐骨神经,缝合伤口.主要观察指标:各组缝合神经段的神经电生理、轴突数、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2周后神经修复组神经传导速度慢于4周后神经修复组、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P<0.01);即时神经修复组与2周后神经修复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后神经修复组效果最好,神经纤维走行正常、排列完好,神经纤维可见血管增生,髓鞘结构较好,许旺细胞功能活跃,新生轴突内微缝密集排列.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差,神经纤维数量少、排列紊乱,髓鞘轴突变性明显,大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崩解,轴突消失,未见再生神经纤维.3个月后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差,可见较多神经纤维结构破坏,捧列略紊乱,髓鞘和轴突变性较明显,仅见少量再生神经纤维,许旺细胞略少,胞质不发达.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效果较好,神经纤维结构破坏不明显,排列整齐,髓鞘和轴突变性轻,神经纤维内见有大量再生髓鞘,许旺细胞明显增多,胞质较发达.2周后神经修复组轴突计数优于其他3组(P<0.05),4周后神经修复组最少.结论:神经损伤2周后进行神经修复效果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前臂环形瘢痕的修复方法.方法 于侧后臀腰部重叠或延续埋置大容量(400~600 ml)扩张器,形成扩张皮肤后,推进缝合成上下开口的Ω形大皮瓣,再将前臂创面植入皮瓣内,三期断蒂.结果 1998年4月至2009年6月于临床应用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1~3年随访,皮瓣不臃肿,颜色均匀一致,有感觉恢复,供瓣区留有略增宽的线形萎缩性瘢痕.结论 扩张的侧后臀腰部双蒂Ω形皮瓣是一种修复前臂环形瘢痕的较好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circular scar in the forearm.Methods Large expander (400-600 ml) were implanted subcutaneously at the rear flank of bottom-waist in the way of overlapping or continued expansion. After expansion was completed, the horizontal opened Ω-shaped flap was formed by advancement of expanded skin with the two pedicles at the two sides. Then the forearm was tunneled under flap with the wound covered by flap. The pedicles were cut off at the third stage. Results From April 1998 to June 2009, 8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no flap necrosi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1 to 3 years with good flap color and thickness. Flap sensory was partially recovered.Linear atrophic scar was left in the donor sites. Conclusions It is feasible to repair forearm circular scar by expanded double-pedicle Ω-shaped flap at the rear flank of bottom-wa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