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夏强 《大众医学》2014,(10):28-28
近年来,在新的科技和理论的推动下,肝脏外科手术在经历了盲目肝切除,规则性肝切除、非规则性肝切除等阶段后,进入了一个大跨越、大发展的时代,这就是精准肝切除时代。  相似文献   
32.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过程中,评价系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引着PBL教学成功的方向。文章将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PBL教育模式现行使用的评价系统,并对评价的特点、应用、内容与目标进行分析,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病人以高支链氨基酸为氮源的静脉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肝移植术后进行1周肠外营养支持(PN)的病人20例,随机分为高支链氨基酸组和平衡氨基酸组,每组各10例.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术后第1、8天检测营养状态指标.营养支持期间,每天测定氮,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结果:①两组病人体重、总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均恢复较好.②术后第8天高支链氨基酸组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平衡氨基酸组(P<0.05).③术后第3天起,高支链氨基酸组氮平衡明显优于平衡氨基酸组(P<0.05).术后7d累计氮平衡高支链氨基酸组明显优于平衡氨基酸组(P<0.01).结论:①肝移植术后采用高支链氨基酸作为氮源的静脉营养支持安全、有效.②高支链氨基酸的节氮效果优于平衡氨基酸.  相似文献   
34.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AIDP)。其发病早期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1],含量越高,神经根损伤越重[6];如何使GBS早期升高的脑脊液蛋白含量降低,减轻其对神经根损伤的持续损伤,降低致残率,目前国内尚无详细的报道。2004年06月至2006年06月对69例GBS早期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者加用或不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GBS患者69例,男43例,女26例。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28.57±10.38)岁。其中轻型(四肢肌力3级以上,无脑神经损害及呼吸肌麻痹)25…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联合应用对长时程缺血引起的缺血/复灌(I/R)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全心停灌60 m in,复灌120 m in复制长时程心肌缺血的I/R模型,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复灌各时间点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实验结束测定心肌组织form azan含量的变化。结果:在长时程心肌缺血的I/R模型中,缺血后处理能提高心肌细胞的form azan含量,降低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但对心室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善。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联合应用不仅能提高心肌细胞的form azan含量,降低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而且能明显改善心室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pax illine减弱了两者联合应用的作用。结论: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上,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联合应用产生加强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钙激活钾通道的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36.
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改革,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系统整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脊髓背柱(DC)在躯体传入冲动对下丘脑室旁核(PVN)兴奋所致的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及对侧腓深神经(DPN),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及心率(HR).急性损毁大鼠一侧背柱或损毁后存活5 d,观察DPN传入冲动对兴奋PVN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及大鼠的痛反应、肌张力及屈肌反射等.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刺激DPN对刺激PVN诱发的上述反应有抑制作用,MAP上升幅度由单独电刺激PVN时的(3.05±0.29)kPa降为(1.73±0.28)kPa,抑制百分比为43.29%.急性损毁右侧DC后,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效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8.64%和39.97%.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6只损毁DC后5 d的大鼠,电刺激右侧或左侧DPN也均能抑制刺激对侧PVN引起的升压反应,抑制百分比分别为33.87%和36.86%.左右侧DPN的抑制效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损毁DC后大鼠双侧后肢痛反应无明显改变.结论:DPN抑制中枢性升压反应的上行传导途径不通过脊髓背柱.  相似文献   
38.
杭白菊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抗白菊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以及近年来本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从整体,离体及细胞水平研究杭白菊总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及增强心肌收缩力方面所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9.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原位肝移植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后果常常是致命的,其抢救方案有多种,包括溶栓、取栓后再吻合、介入血管成形和再移植等.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在无其他血管移植物可用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受者的自身桡动脉作血管移植物,重建肝动脉血供,成功地挽救了移植肝及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40.
心血管功能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血管系统功能调控包括神经和体液调控两大方面。神经递质的心血管作用的调制已成为一个新的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而随着大量新的体液因子(包括细胞因子)的发现,心止管系统细胞不仅是这些体液由于的靶细胞,同时本身也可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体液因子,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调节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因素影响。因此,在研究中强调各因素的协同配合、全体整合以及网络调节,有利于对心止管功能调控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