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郑华  夏宁  梁瑜祯 《医学综述》2006,12(24):1501-1503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属于1型糖尿病,但其早期表现与2型糖尿病相似。LADA与经典1型糖尿病的区别在于其胰岛β细胞所受免疫损害呈缓慢性,因此其可作为l型糖尿病免疫学研究的一种人类模型。尽管临床上还没有明确对于该疾病的国际诊断标准,LADA的诊断应从临床特征、易感基因、免疫标志、组织病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其中胰岛自身抗体是诊断LADA的重要指标。早期应用胰岛素可能对部分LADA患者胰岛细胞有保护作用。研究LADA患者的病理改变有助于了解β细胞的免疫破坏进程,并为1型糖尿病的预防甚至治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血清学特点。方法 对某单位在10d内先后发病的5例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在该单位食堂就餐的1675人(暴发人群)及未就餐的邻近单位883人(对照人群)的血清在首发病例26d后进行抗-HEV IgM和IgG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例患者抗-HEV IgM和IgG均为阳性。暴发人群抗-HEV 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8.7%和38.4%,而对照人群仅分别为0.1%和28.6%,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暴发人群145例抗-HEV IgM( )中,ALT增高32例,明显高于IgM(-)及对照;而抗-HEV IgM(-)的ALT增高比例并不高于对照人群。4例患者系列血清检测见抗-HEV IgM逐渐下降,感染后4个月多数转阴,而IgG在感染后第2~3个月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暴发人群中抗-HEV IgM( )的IgG平均水平最高,IgM(-)而IgG( )的IgG平均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提示暴发人群中既往感染者受到了免疫加强。暴发人群中抗-HEV IgM( )者在性别及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其中ALT增高男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而与年龄无关。结论 本次急性黄疸性肝炎的暴发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与食源有关;抗-HEV IgM和IgG不仅可用于临床病例诊断,也可用于人群调查;感染危险性与年龄及性别无关,但男性ALT增高更常见。  相似文献   
103.
胰岛素抵抗和微量白蛋白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餐后高血糖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以微量血糖筛查餐后2h糖超过6.67mmol/L参试者739例,分为正常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的年龄,BMI、WHR、SBP、DBP、FBG、AUCBG、HOMA-IR指标均较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性别,HR、HOMA-IS,FINS,AUCINS和T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以UAER为二分变量,其它各指标为协变量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中,DBP,AUCBG,HOMA-IR变量能进入回归方程,而以HOMA-IR为应变量,以年龄,BMI、WHR、SBP、DBP和UAE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UAER、BMI和WHR对HOMA-IR有预报作用。结论:(1)影响微量白蛋白尿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3个因素依次为HOMA-IR、DBP、AUCBG。(2)UAER临床可以预测IR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4.
骨转换标志物为骨重塑期间骨组织的自身代谢产物,可分为骨吸收标志物和骨形成标志物.与骨密度相比,骨转换标志物能更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情况,其早期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骨质流失患者.在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和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监测上,骨转换标志物也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骨转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对其...  相似文献   
105.
<正> 有关旋毛虫(Trichinalla Spiralis)抗原组成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不同虫期抗原成份的差异及其在虫体内分布,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但旋毛虫病的血清学诊断国内多采用血凝、对流电泳及环蚴试验等方法。我室根据硝酸纤维素膜(NC)对蛋白质及核酸等具有很强吸附作用的特点建立了旋毛虫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用胰岛素泵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和短效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疗效差异。方法55例住院需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胰岛素泵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每日3餐前后和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所需天数及胰岛素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3餐前和睡前血糖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诺和锐组血糖控制达标快于诺和灵R组(P〈0.01),餐后血糖指标好于诺和灵R组(P〈0.05),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R组(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及诺和灵R均能使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得到良好控制,但诺和锐对餐后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控制达标时所需时间更短,所需胰岛素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醛固酮瘤(APA)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APA与14例I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IHA组相比,APA组血压较高,血钾更低,24 h尿钾排出更多.APA患者立位血醛固酮较卧位升高32例,下降的34例, 14例IHA患者立位血醛固酮均较卧位升高.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B超诊断符合率APA组为57.6%(38/66),IHA组为4/8,两组 CT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论:APA较IHA血压更高,血钾更低,尿钾排出更多.立卧位试验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临床结果需结合CT结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下兔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深板层内皮移植(DSEK)术后不同时间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供体组10只(20只眼),受体组20只(20只眼),右眼为实验组,行同种异体DSEK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组.术后裂隙灯定期观察角膜透明度;应用SL-OCT观察植片与植床的贴附情况及角膜厚度;分别于术后1、2、3、4、8周各取兔4只,制作角膜组织病理学切片,光镜下观察植片与植床的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1只眼由于植片严重卷曲未与植床贴附导致角膜持续混浊水肿,其余19只眼全部恢复透明.裂隙灯下见术后第1d角膜水肿严重,以后逐渐减轻,术后4周角膜完全透明.SL-OCT见各个时间点植片与植床均紧密贴附,术后第1d角膜明显增厚,以后逐渐变薄,至第4周角膜恢复到正常的厚度和形态.光镜下组织学观察,术后早期植片与植床界面清晰易辨,胶原纤维间缝隙增宽,排列紊乱.术后4周植片与植床的界面辨认不清,胶原纤维结构和排列基本恢复正常,角膜中央光学区无瘢痕形成.结论 DSEK术后,植片与植床能迅速达到无瘢痕的组织学愈合,该愈合对角膜透明度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了解和掌握漳州地区各种肝炎病人感染TTV情况及输血与感染TTV的关系。采用TTV套式PCR法对漳州地区病原分型为甲、乙、丙、戊、庚型肝炎病人和非甲~庚型肝炎病人 (包括有输血史和无输血史 )及临床分型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病人的血清进行TTVDNA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甲、乙、丙、戊、庚型肝炎和非甲~庚型肝炎病人TTV感染率分别为 10 .3%、2 5.9%、2 5.0 %、32 .4 %、2 6.3%和 36.8% ,各型间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患者TTV感染率分别为2 1.3%、2 5.4 %和 34 .4 % ,…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和供血员感染TTV的研究 ,证实血液透析是传播TTV的重要途径 ,为血液透析病人做好TTV感染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套式PCR法检测 10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和 4 8例供血员血清TTVDNA感染情况 ,并对透析频率与感染TTV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0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血清TTVDNA阳性 4 8例 ,感染率为 4 5.7% ,其中透析 3~ 2 5次感染率为 16.0 % ,2 6~ 4 5次感染率为 4 4 .2 % ,4 6次以上感染率为 67.6%。 4 8例供血员血清TTVDNA阳性 7例 ,感染率为 16.4 %。尿毒症血液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