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与Fas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内在联系。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2例,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 GCS)将其分为轻度组(GCS评分>12分)、中度组(8分相似文献   
72.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病情反复严重的原田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简称甲冲法)治疗病情反复严重的原田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从病情反复的严重原田综合征中选择一般疗法无效,又无肾上腺皮腩激素禁忌的病例20例(40眼)为研究对象,甲冲法是用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3-5天为一疗程。以后再用一般疗法。结果 显效(视力提高6排以上)14例(28眼),占70%眼;有效(视力提高3-5排)4例(8眼),占20%眼;总有效率为90%,无效(视力<0.1)2例(4眼),占10%眼,未发现副作用,随访10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 甲冲法治疗病情反复严重的原田综合征,作用迅速可靠,疗效高,未发现副作用,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急性期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LVIS支架在急性期辅助栓塞治疗48例(共48枚动脉瘤)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瘤栓塞程度以及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48例动脉瘤的支架均完全释放(100%)。术后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I级栓塞25例(52.1%),Ⅱ级栓塞18例(37.5%),Ⅲ级栓塞5例(10.4%)。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中2例发生在术中,2例发生在术后24h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栓消失,其中1例遗留永久性偏瘫。1例支架未完全打开,给予球囊扩张后血流明显改善。2例患者的动脉瘤在术中破裂出血,经继续填塞弹簧圈后出血控制。其中39例(81.2%)术后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7.8±3.6)个月(6~11个月),35例动脉瘤完全闭塞(89.7%)。3例动脉瘤稳定(7.7%),1例动脉瘤复发(2.6%)。术后所有动脉瘤均未发生再出血。46例经6个月随访,疗效良好者(mRS评分0~2分)38例,疗效不良者(mRS评分3~5分)8例,良好率为82.6%(38/46)。结论LVIS支架在辅助栓塞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可行,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材料。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发现各级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报告工作中存在问题,为进一步优化该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流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天津市16个区县(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分别抽取)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8家,一级医疗机构36家开展调查。结果共抽查传染病634例,传染病报告卡605张。医疗机构传染病平均报告率为95.4%(95%CI :93.7%~97.0%),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诊病例与住院病例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级医疗机构的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高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结论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有漏报现象,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亟待提高。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督导和培训工作,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视程度,优化电子病历系统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5.
当前,我国创面修复仍处于初期,基层医院从事创面专业的医师较少,为了满足基层慢性创面 患者的诊治需求,辅助并提高基层医院慢性创面的临床诊疗水平,本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 (AI)的慢性创面远程管理系统——愈悦,旨在指导慢性创面患者更为便捷、精准地寻求医疗服务,提高 基层医院的诊疗质量,促进二级和三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流程,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6.
非典型性肺炎(SARS)自2002年底发现以来,疫情呈扩大之势,引起全国上下的重视。目前已被证实其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其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38℃以上),干咳,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急促,甚则发生呼吸窘迫症,为烈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虽然该种疾病的病原体是第一次被人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泪道内空气的存在和分布并探讨空气在泪道引流中的作用。方法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7)对50例(100只眼)的头部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对象年龄25~44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排除泪道系统、眼眶、鼻窦、鼻腔等相关疾病以确保泪道引流系统正常。CT扫描采用256层单源双能螺旋CT扫描系统。CT扫描范围包括眶上缘至鼻底并采用仰卧位扫描。结果空气是正常泪道内容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改变泪囊和鼻泪管的CT值,泪囊和鼻泪管的整体和内部结构包括Hasner瓣和泪道鼻开口的开放或关闭可以在含气的泪道CT图像中清晰显示。结论Hasner瓣为鼻泪管下壁,瓣膜移动使泪道鼻开口开放或闭合,空气在泪道引流过程中可能有压力传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