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节或肿块性病变320排动态容积CT双入口灌注成像与病理基础的关系,研究肺内不同组织学类型病变灌注特点与血流动力学规律。方法:搜集本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的50例经手术切除(41例)、穿刺活检(9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肺内结节或肿块性病变患者,包括肺腺癌12例,肺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6例,急性炎症9例,慢性炎症7例,肺结核8例。所有患者行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扫描,得到相关的灌注参数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内良性与恶性结节或肿块的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灌注指数(P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良性与恶性结节或肿块的肺动脉血流量(PA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最佳阈值为57.65,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66.7%,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85.5%。肺结节或肿块的灌注结果与其病理类型有关。结论:肺结节或肿块的灌注结果与病理类型具有密切的关系,恶性病变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良性病变以肺动脉供血为主。320排动态容积CT肺双入口灌注扫描成像技术在鉴别肺部病变的良恶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肺结核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长及危害大等特点,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损失,是全球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全球有1/4的结核病患者在中国,成已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1]。受地方疫情的影响,部队肺结核疫情也较为严峻,2008-2009年全军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已升至各类传染病发病数首位[2]。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把8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和单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胸围呼吸差,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胸围呼吸差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长(P<0.01)。观察组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远道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Graves’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Graves’甲亢孕妇95例,其中37例入组时甲状腺功能控制良好(控制组),58例入组时甲状腺功能控制不佳(未控制组);根据入组时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s)再分成用ATDs与未用ATDs亚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产妇1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孕期甲状腺功能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变化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控制组中孕期甲功持续缓解占24.32%(9/37),缓解及甲功完全正常的比例为37.84%(14/37)和16.22%(6/37),有8.11%的孕妇甲亢复发。未控制组62.07%的孕妇孕期持续甲亢,甲功缓解及完全正常分别有18.97%(11/58)和15.51%(9/58)。未控制组TRAb水平在孕早、中、晚期及产后均显著高于控制组(P < 0.05);两组孕早期TRAb均显著高于孕中期(P < 0.05)。未控制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低出生体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甲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控制组及对照组(P < 0.05),控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Graves’甲亢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孕期甲亢控制不佳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合理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可稳定甲功和TRAb,但由于其可通过胎盘,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甲减的发生,仍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45.
正1超声(Ultrasonography)1.1超声以其方便、经济以及无辐射成为检测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多数学者认为,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无回声、混合回声或者高回声,边界清晰,形态规整,而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以及血流紊乱,易向周围正常组织侵犯生长,以往的研究表明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低回声,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极低回声具有  相似文献   
46.
背景与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探讨砷及其化合物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四甲基噻唑氮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As2O3对B16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端粒重序列扩增酶联免吸附实验(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TRAR-ELISA)和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poly acryl 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ilver-staining,TRAP-PAGE)法检测B16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As2O3可显著抑制B16细胞的生长并可下调端粒酶活性,其抑制作用有显著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 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表达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47.
奥美拉唑不同途径、不同剂量给药抑制胃酸的效果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研究不同途径、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的效果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 10 0例内窥镜证实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病人分成A组 4 0例 ,静脉推注奥美拉唑 4 0mg ,bid ;B组 36例 ,口服奥美拉唑 2 0mg ,bid ;C组 2 4例 ,口服奥美拉唑 2 0mg ,qd。监测用药后d 3~ 5胃内 2 4hpH值变化 ,对A ,B 2组中各 10例 (为A2 ,B2 组 )测定了首次给药后的药物起效时间。结果 :A ,B组的抑酸效果相仿 (P >0 .0 5) ,胃内 pH值分别为 7.0 7±s0 .15和6 .9± 0 .6 ,与C组胃内 pH值 5.8± 1.4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A2 组起效时间为 (0 .7± 0 .6 )h ,B2 组为 (4.8± 1.0 )h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不同途径 3种剂量的奥美拉唑均有良好的抑酸效果 ,A ,B组更佳 ;静脉用药起效更迅速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occludin蛋白的表达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SKBR-3恶性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FN蛋白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RT-PCR检测occlud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 MCF-7细胞的增殖速度、S期所占比例、细胞黏附以及细胞迁移均小于MDA-MB-231和SKBR-3细胞(P < 0.05~P < 0.01),而MCF-7细胞中occlu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MDA-MB-231和SKBR-3细胞(P < 0.01)。结论: occludin表达与人乳腺癌细胞恶性增殖、黏附及迁移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和完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方法:从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现状、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勾画出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相关措施和思考,包括实习前引导教育、实习基地评价制度、情感交流与沟通、实习生奖惩制度、互利互惠机制、岗前培训制度、带教老师考核制度、创新实习基地模式、经费投入等措施.结论:通过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基地现状分析,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对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践带教质量和实习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和传统留置T管外引流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完成的60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处理方式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两种胆总管切口处理方式均安全有效,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留置T管组,留置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