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目的:研究在大肠埃希菌体内可溶性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胞膜外段融合蛋白,为其下一步的分离纯化奠定基础。方法:依据原核表达载体pGEX-2T多克隆位点限制性内切酶要求,设计TRAIL胞膜外段PCR引物,对TRAIL的克隆载体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后利用DNA连接酶构建TRAIL胞膜外段原核表达载体,应用相关的生物学软件对目的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其溶解性进行预测。酶切鉴定后将阳性重组体转入大肠埃希菌DH5α体内,分别在不同浓度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不同诱导温度、不同诱导时间作用下,利用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可溶性表达量。结果:PCR扩增得到TRAIL胞膜外段DNA片段,酶切结果证实已成功构建了TRAIL胞膜外段原核表达载体,预测表明95%以上的TRAIL胞膜外段融合蛋白是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在0.1mmol/L IPTG,20℃诱导3-4h,目的蛋白可溶性表达量达峰值,占菌体蛋白的28%。结论:本实验可在大肠埃希菌体内表达可溶性的TRAIL胞膜外段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22.
研究已分离纯化的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的理化性质及其抑制因子的化学本质。方法;用一系列电泳方法分析了TdT及抑制因子的化学组成,等电点及分子量,并自行一组酶活力检测实验,以分析判断抑帛因子的化学本质  相似文献   
123.
124.
响应面法优化那西肽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化活跃链霉菌NXT-NA10摇瓶发酵生产那西肽的发酵条件.方法 首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影响发酵的显著因素,再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显著影响因素参数.结果 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4个显著影响因素为酵母粉、黄豆粉、NaCl和接种量,响应面法优化出它们的最佳数值分别为酵母粉0.31%、黄豆粉6.42%、NaCl 0.41%、接种量5.5%.结论 在此优化条件下,摇瓶效价达到(1121.28±26) μg/mL,比优化前提高了10.95%.  相似文献   
12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本院是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在心内科冠心病病房,主要收治从CCU转入病房的急性心肌梗塞后期需进一步治疗的患者.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排大便在床上进行,在患者排便使用一次性便盆的过程中,会出现空气污染,大便难以冲刷干净等尴尬问题,给患者带来焦虑的心理,增加护理工作量,有时还会引起同病房其他患者的不愉快心理.为了消除卧床患者的焦虑心理,减少护理工作量,增进患患之间,护患之间的沟通,本院于2011年6月以来,给患者使用一次性便盆套上塑料袋的方法排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用无色透明塑料袋(有手提更好)或透明保鲜袋(便于观察大便颜色,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一次性便盆、称重器1个.  相似文献   
126.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慢性进展性疾病,通常在环境因素触发下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持续性高血糖是诱发并加重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口服降糖药通常难以有效控制新诊断血糖较高的T2DM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新疆某羊场的羊出现精神沉郁、咳嗽气喘、消瘦等症状,为确定此次发病病原。【方法】该羊场共送检4份病羊肺脏,从肺脏中分离培养了一株细菌并对其进行培养特性观察、PCR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结果显示分离出的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其形状及大小疑似溶血性曼氏杆菌;PCR鉴定结果显示为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菌株血清型为A2型。该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等敏感;在致病性试验中,小鼠在15 h内陆续死亡,说明该菌株具有一定致病力。【结论】该病例致病原为A2型溶血性曼氏杆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等敏感。  相似文献   
129.
芦笋提取液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芦笋提取液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四甲基噻唑氮蓝比色法测定A375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375细胞的凋亡诱导及杀伤作用(P<0.01).结果:芦笋提取液与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生长抑制率之间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浓度分别为200 mg/ml、400 mg/ml、600 mg/ml和800 mg/ml时,A375细胞的凋亡率及坏死率分别为2.39%、8.85%、8.71%、5.16%和1.65%、1.51%、22.10%、82.80%.结论:芦笋提取液能显著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且诱导A375细胞总的凋亡率和坏死率与其浓度之间存在着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0.
三氧化二砷抑制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抑制及诱导B16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砷及其化合物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为其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3H-TdR和3H-UdR掺入肿瘤细胞DNA和RNA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s2O3诱导B16细胞的凋亡及细胞毒作用. 结果:As2O3 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抑制和诱导凋亡及细胞毒作用有显著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P<0.01).结论:As2O3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核酸合成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及细胞毒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