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2篇 |
免费 | 115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19篇 |
基础医学 | 108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254篇 |
内科学 | 134篇 |
皮肤病学 | 44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86篇 |
综合类 | 688篇 |
预防医学 | 260篇 |
眼科学 | 20篇 |
药学 | 24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90篇 |
肿瘤学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121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105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辅助的生殖技术中,有许多需要将卵子取出。经阴道超声(TVS)引导下取卵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对36例不育症的门诊患者应用TVS引导下抽取成熟的卵子。年龄26~42岁,所有患者均是本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利用金硫共价键成功构建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检测不同感染周期的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并分析宿主体内抗体的消长变化。方法 晶种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溶液,与表面带有巯基基团的ITO玻片以金硫共价键组装成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和聚丙烯胺盐酸盐(PAH)修饰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表面,并结合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26-28 kDa单链抗体(SIEA26-28kDaSjscFv),检测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周期兔血清循环抗原。结果 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分别与1~8周的感染血清反应,并设立阴性血清对照组;结果显示,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峰值分别呈现出17 nm,52 nm,28 nm,11 nm,13 nm,23 nm,45 nm,43 nm的位移,阴性对照组未出现位移;同时,根据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波峰对不同感染周期血清反应后的位移变化推断抗体在宿主体内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规律。结论 通过对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证明其能够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波峰的移动来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血清循环抗原;同时,对抗原抗体在宿主内的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的高特异性、灵敏度为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及抗原抗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3.
54.
55.
目的研制一种能同时检测EV71,CA16肠道病毒的二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主要用于EV71,CA16肠道病毒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监测。方法设计特异度的EV71型、CA16型基因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研究产品的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和检测线性范围;同时对2014年5月份收集的26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试验得到了阳性重组质粒,线性范围在5*102 copies/μl~105 copies/μl,该范围内检测结果良好;优化后肠道病毒CA16上下游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48,0.24μmol/L,EV71上下游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40,0.20 μmol/L。敏感度达到500 copies/μl,重复性变异系数CV≤5%;该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稳定性强,在-20℃下可以保存一年,对EV71,CA16肠道病毒具有良好的特异度。用该方法检测20份临床阳性样品和6份阴性样品,阳性检出率为100%(20/20),阴性检出率为100%(6/6)。结论试验建立的EV71,CA16肠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EV71,CA16肠道病毒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6.
248例G—K型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48例GK型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廖崇先李增棋陈道中陈建平赖天杰翁钦永1988年1月至1994年1月应用268枚钩孔型(GK)侧倾式碟瓣行瓣膜替换术共248例。现报告于下:临床资料本组248例中男112例,女136例。年龄7~66岁,平均35.... 相似文献
57.
高氟环境对机体镁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高氟能否影响体内镁水平,镁盐降氟水能否对机体镁水平有影响,选择9-11岁180名儿童为调查对象,监测儿童尿钙,镁,氟水平,并通过6个月饮水实验观察高氟组,镁盐降氟水组动物机体镁,氟水平。结果显示,高氟暴露人群尿氟高,尿钙低,尿镁有低于对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8.
59.
残留白血病细胞抗药再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阐明残留白血病形成及抗药再生长的机制。方法:用可移植性白血病模型L615和L7811小鼠骨髓作长期培养,用柔红霉素模拟体内治疗。结果:发现少数粘附于基质滋养层的残留白血病细胞逃避了柔红霉素的杀伤作用,并在药物作用下再生长。粘附的白血病细胞群中含有许多分化程度较低的静止期细胞,表达bcl-2基因,有一定抗药能力,是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来源。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滋养层是残留白血病细胞生存和再生长的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增强其抗药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