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22篇 |
免费 | 114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19篇 |
基础医学 | 108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254篇 |
内科学 | 134篇 |
皮肤病学 | 44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86篇 |
综合类 | 688篇 |
预防医学 | 260篇 |
眼科学 | 20篇 |
药学 | 24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90篇 |
肿瘤学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121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105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部分肝移植后肝再生状况和小体积移植物发生肝再生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大鼠全肝移植组(OLT)、50%部分肝移植组(50%PLT)和30%部分肝移植组(30%PLT)。分析各组术后肝功能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移植肝标本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并对移植肝组织结构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各组ALT和AST于术后24hr达到峰值,且30%PLT组上升显著。Cyclin D1和PCNA的免疫组化表达中,50%PLT组表达明显上调,而30%PLT组表达则明显抑制。电镜观察发现30%PLT组术后微观结构改变显著。结论 30%PLT组术后肝细胞增殖再生受到明显抑制,推测与肝细胞微环境的恶化和叠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2.
硬膜外穿刺针外套管在腹腔镜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硬膜外穿刺针外套管在腹腔镜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4月-2006年5月,我院对230例小儿斜疝手术应用硬膜外穿刺针外套管代替雪橇钩针实施腹腔镜疝内环口荷包高位结扎术。结果23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单侧161例8-10 min,嵌顿疝39例15-20 min,双侧30例16-20 min;术后未见有阴囊水肿及睾血疼痛及缺血坏死。术后随访2-6个月111例,6-12个月52例,12-24个月37例,24-36个月30例,无复发。结论硬膜外刺针外套管可替代小儿疝囊结扎专用的雪橇钩针,简便,经济,适合在所有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3.
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疗效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以双段SB Charite Ⅲ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l临床结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22例L4-S1退变的病例采用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男16例,女6例;年龄43~54岁,平均48岁;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1个月(平均37.4个月),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JOA评分和影像学对比。[结果]术后病例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按FRANKLE标准,JOA评分改善率1年后优12例,良7例,可3例;3年后共获得随访18例,其中优10例,良5例,可3例。术后X线片显示人工椎间盘位置正确,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椎间活动度得到维持。15例患者返回原工作,2例变换工作,1例退休。所有病例无假体功能并发症发生,无假体松动、半脱位、下沉。[结论]在严格适应证的前提下,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可以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可在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Miles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Miles术158例患者资料,其中经腹直肌旁造口46例,经腹直肌造口83例,经腹膜外造口29例;16例术后出现造口旁疝,其中经腹直肌旁11例,经腹直肌5例;对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例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痊愈,6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未出现复发病例;1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和充分引流、抗感染后痊愈;1例慢性疼痛,给予对症治疗;未出现严重的补片相关并发症。结论本组患者造日旁疝的发生与造口方式、手术操作、腹压增加有关,根据病情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闭式冲洗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51岁。均为单一间隙感染,感染部位包括L2/32例、L3/45例、L4/58例、L5/S12例。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术后持续闭式冲洗椎间隙2-3周。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术中失血量200-700mL,平均失血量(425±50)mL。病灶组织细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孢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粘质沙雷菌1例,余13例均为阴性;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急慢性炎症表现。术后3周,降钙素原恢复正常,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3个月复查时恢复正常。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28个月),患者腰痛症状明显缓解,无感染复发病例。术后3-12个月(平均6.5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闭式冲洗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可行、效果满意的特点,可使清除病灶、植骨、固定、冲洗一步到位,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30例P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10例,女性20例,占同期收治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病人的8.2%。30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8例术后1~11年复发,不同的初次术式预后差距较大。结论 PC术前、术中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实验室资料、术中探查等综合分析。诊断为PC的病人基本术式应为病变甲状旁腺切除+同侧甲状腺全切除。对于首次手术单纯切除病变旁腺或连带部分同侧甲状腺切除而后石蜡确诊PC的病人,应在初次术后2~3周内尽快行二次补充手术。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microRNA(miR-126)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
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5 年11 月—2017 年11 月莱芜市人
民医院发病7 d 内就诊的15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CI 组110 例(稳定斑块患者74 例,不稳定斑块患
者36 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NACI)患者40 例,同时选择同期40 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
愿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3 组血清miR-126 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血
管平滑肌细胞系HA-VSMC,分别转染miR-126 模拟物、模拟物阴性对照和miR-126 抑制物、抑制物阴性
对照。采用qRT-PCR 检测miR-126 的表达;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 迁移实验检测细胞
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的表达。结果 ACI 组患者血清miR-
126 表达水平较NACI 组和对照组降低(P <0.05),且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miR-126 表达水平低于稳定斑块
患者(P <0.05)。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模拟物组细胞miR-126 表达水平升高(P <0.05),细
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下降(P <0.05),MMP-13 表达升高(P <0.05);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比较,miR-
126 抑制物组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提高(P <0.05),MMP-13 表达降低(P <0.05)。结论 ACI 患者血清
miR-126 表达降低,并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
调MMP-13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8.
软组织激光全息扫描鼻眶窝的三维数字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三维扫描仪在非接触条件下采集面部软组织精确数据的方法 ,为临床整形提供标准的鼻眶窝三维测量数据。方法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eomagic软件 ,采集 12例标准汉族人的颜面轮廓 ,并对鼻眶窝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软件可以再现出面部形态有意义的任一角度的三维图像 ,且精确度达到 0 0 1mm ,实验初步确定了鼻眶窝最低点的三维定位 ,描述了鼻眶窝的三维形态特征。结论 此方法可以全面反映鼻眶窝与周围结构形态学上的相互关系 ,三维激光扫描是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和术后效果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9.
50.
青少年股骨近端大范围骨肿瘤样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病灶次全切除或刮除混合骨移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近端大范围肿瘤样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肿瘤次全切除或开窗病灶刮除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混合骨移植治疗29例青少年股骨大范围肿瘤样病变患者,其中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9例,骨囊肿10例。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2年3个月,所有患者植骨愈合,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局限性复发,患肢功能均恢复正常,无感染和排斥反应发生,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病灶次全切除或者开窗病灶刮除,采用自体和同种异体骨混合骨移植,同时给予坚强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近端大范围肿瘤样病变,方法简单,骨量不受限制,关节功能恢复快且完全,复发率低。尽量彻底切除病灶、足量混合植骨、稳定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促进骨愈合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