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5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00篇
内科学   26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908篇
预防医学   26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616篇
  2篇
中国医学   429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32例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奈唑胺在ICU重症感染中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近,但在药物起效时间和安全性方面都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髂腹股沟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20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估手术优良率,采用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髋部恢复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4.96±37.71) min,术中出血量为(904.66±291.38) mL,住院时间为(18.85±4.26)d.患者术后1个月FRS评分和SF-36评分显著低于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P<0.05),术后6个月FRS评分和SF-36评分显著低于术后12个月(P<0.05).患者复位优良率为90%,手术优良率为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 髂腹股沟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后期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3.
胸腺肽α1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胸腺肽α 1(Tα1)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评价Tα1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T α 1组25例,给予Tα1(1.6mg,sc,2次/wk,3-6 mo)治疗,联合组35例,给予T α 1联合贺普丁(0.1 g,po,1次/d,3-6 mo)治疗,另选60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保肝治疗.应用双抗体酶联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FN-γ和IL-4的浓度,以IFN-γ代表Th1,IL-4代表Th2,从而计算Th1/Th2比值;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外周血CD4+T,CD8+T细胞亚群.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显著(P<0.01);联合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或HBeAg阴转(9例)及HBV-DNA定量指标降低(14例),与对照组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但T α 1组分别与对照组、联合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 α 1组治疗后CD4+T细胞增高(由31.3±2.4增高到36.1±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T细胞稍高且CD4+/CD8+无明显变化,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浓度(由71.3±21.0增高到83.7±21.4)及Th1/Th2比值升高(由0.79±0.2增高到0.98±0.3)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IL-4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α1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病毒清除和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gynecologic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GI-RADS) ultrasonographic stratification and 3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3D-CEUS)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lesions from benign ovarian masses. Methods Both of 2D ultrasound (2D-US) and 3D-CEUS were performed on 102 patients with ovarian masses. The perf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observed with 3D-CEUS,and the 2D-US features of ovarian masse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GI-RADS. Simp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ovarian could be confirmed. In addition, ROC curves were drawn.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GI-RADS combined with 3D-CEUS scoring system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only GI-RADS. Results Simple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re were 8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malignant masses, including large papillary projections (≥ 7 mm), separated or wall thickness ≥ 3 mm, central blood flow, the proportion of solid part ≥ 50%, combination of ascites, high level enhancement, uneven distribution of contrast media in enhanced solid part and the vascular with characteristics as dense, tortuous and anfractuous. When using 4 points as the cut-off,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GI-RADS combined with 3D-CEUS scoring system in identifying malignant ovarian masses was 0.969, higher than that of only GI-RADS (0.839; Z=1.64, P=0.029). Furthermore, the scoring system showed higher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all P<0.001).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GI-RADS with 3D-CEUS can be more effective to distinguish malignant lesions from benign ovarian masses.  相似文献   
95.
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多糖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实现生命功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糖的毒性小、安全性高,副作用低。通常认为,多糖类物质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者通过激活免疫受体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进而抑制肿瘤,起到较好的抗癌瘤效果。通过对多糖的抗肿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波动性高血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素-1(ET-1)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20只和模型组(M组)40只,用小剂量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腹腔注射葡萄糖建立持续高血糖模型(MS组n=20),间断交替腹腔注射葡萄糖及皮下注射胰岛素建立SD大鼠糖尿病波动性高血糖模型(MF组n=20)。测定各组血糖(Glu)、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结果 MS组、MF组TG、LDL-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下降(P<0.01),MS组和MF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ET-1、SOD均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但MF组ET-1、SOD水平的变化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显著高于MS组水平(P<0.01)。结论波动性高血糖对糖尿病大鼠ET-1及SOD表达的影响比持续高血糖更显著,表明波动性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7.
212例晚期血吸虫病10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晚期血吸虫病消长规律,在昆山市两个乡对1986年建卡的晚血病人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等。结果:212例晚血病人中,巨脾型206例(97.17%)、腹水型5例(2.36%)、结肠增殖型1例(0.47%),无侏儒型。临床治愈161例(75.94%)、病情稳定33例(15.56%)、尚需治疗18例(8.50%)。与1986年比较,临床治愈者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价值。方法 纳入116例经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孕妇,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胎盘及周边结构,以3D-PDUS测量相关血流参数。根据产后临床及病理诊断将孕妇分为PAS组(n=32)及无PAS组(n=84);根据胎盘绒毛侵袭子宫肌层深度将PAS组分为粘连性胎盘(PA)亚组(n=12)及异常侵袭性胎盘(AIP)亚组(n=20)。比较组间及亚组间3D-PDUS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3D-PDUS参数诊断PAS的效能。采用Cochran Q检验比较3D-PDUS参数与二维超声诊断PAS效能的差异。结果 PAS组血管化指数(VI)、流量指数(FI)及血管流量指数(VFI)均显著高于无PAS组(P均<0.05);AIP亚组VI及VFI均显著高于PA亚组(P均<0.05);亚组间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FI及VFI诊断PAS的效能均较高,VI与VFI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FI与二维超声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I及VFI诊断效能明显高于FI及二维超声(P均<0.05)。结论 3D-PDUS定量检测胎盘及周边结构血流参数可用于产前诊断PAS。  相似文献   
99.
100.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于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病例193例,统计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病理结果、穿刺方式及切割次数的关系。结果 193例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42例(21.8%)。其中气胸14例(7.3%),咯血14例(7.3%),胸膜反应12例(6.2%),穿刺部位疼痛5例(2.6%)。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可知: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及病灶大小相关(P<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大小会影响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