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对髋臼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闭合牵引,常常因复位不完全,出现股骨头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效果不佳.1998~2001年作者等对18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采取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DHS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PFNA组、DHS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DHS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PFNA组优良率高于DHS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Xq26长臂以远部分缺失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应用GTG染色体核型分析,作者发现一名字宫发育不良并原发闭经的患者,具有Xq26处的断裂重排.选择Xq28位点的DNA探针标记,用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该患者核型,发现在该患者的染色体分裂相中,Xq28标记仅见于一条X染色体中,而另一条X染色体未见此位点信号,表现为该处缺失.其余染色体上也未见该信号的易位.结果与结论表现该患者核型为Xq26以远的部分单体.综合文献分析,作者认为X染色体Xq26以远的X染色体部分单体与女性子宫发育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Huntington舞蹈症进行早期准确的基因诊断,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检测IT15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对武汉某Huntington舞蹈症(HD)家系两代11名家庭成员进行了基因诊断.PCR产物的取丙烯酰胺凝胶电脉结果显示5例HD高风险者有4例携带异常HD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总结并发症的发生,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帮助。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因跟骨骨折而行开放复位"Y"形钢板固定54例,用AOFAS足踝评分系统来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54例58足中,47足愈合良好,11足出现复位不良及创伤性关节炎、切口感染、皮肤缺血坏死、神经损伤、钢板螺钉位置欠佳及松动。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取得较好的效果,若重视复位,手术操作及术前术后的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FNA治疗的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Harri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26例闭合复位,6例中转切开复位。随访时间8~2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髋内翻、下肢短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未出现股骨干骨折患者。疗效按Harri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局部骨量,适应证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生长激素相关基因突变与原发闭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相关基因突变与原发闭经的关系。方法对130例确诊为原发闭经的患者和30名健康女性个体进行核型分析,并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等方法,对原发闭经患者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GHRHR)进行检测。结果有33例原发闭经患者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1例出现GHRHR基因点突变,且该突变位点在第7个外显子中。结论GHRHR基因第7个外显子的点突变可能是原发闭经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型骨盆骨折前后环联合重建固定治疗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9例C型骨盆骨折,C1型14例,C2型11例,C3型4例。骨盆前环骨折采用前方耻骨联合、髂腹股沟或改良stoppa入路,应用钢板螺钉或外固定器固定;骨盆后环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钢板螺钉或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结果随访6~38个月,平均14个月。29例均达骨性愈合。骨盆后环复位情况根据Tornetta和Matta评定标准,本组优20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9.7%。功能评估参照Majeed评分系统,优16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6.2%。其中前环钢板螺钉/外固器+后环骶髂螺钉固定组:优10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9.5%;前后环均钢板螺钉固定组:优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0.0%,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后环联合重建固定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理想方法;应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后环闭合复位经皮骶髂螺钉固定微创、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钉-棒内支架治疗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钉-棒内支架治疗的12例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3~63岁,平均43.8岁。骨盆骨折按照Tile分类:B3 4例,C1 4例,C2 3例,C3 1例。后环损伤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2例,髂腰固定1例,钢板固定6例,其中M张力带钢板固定4例。结果前环固定平均出血70m L(50~90m L),平均手术时间65min(50~85min)。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5例,均恢复正常;随访4~15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疗效满意。结论经皮钉-棒内支架是治疗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微创舒适、简便、安全的方法,疗效好,但术中应警惕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