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两种主要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i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g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Iymphoma,MALToma)CT征象的异同,为胃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评价和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规范CT检查胃淋巴瘤病例42例,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DLBCL和MALToma。分析两种类型淋巴瘤CT影像学征象特征,包括病变所处胃的分部、范围、形态、厚度、强化、黏膜及浆膜面情况、淋巴结转移、腹腔大血管及脏器侵犯情况、腹腔转移及有无腹水等。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类型淋巴瘤的CT征象差异。结果DLBCL多累及胃的多个部分,且以近端胃受累为主,MALToma以胃的单一部分受累更为多见,且以胃远端分布为主,差异有显著性。DLBCL癌肿平均厚度(275±152)cm,大于MALToma癌肿平均厚度(123±064)cm,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DLBCL胃壁以弥漫性、不均匀增厚为主,MALToma以局限性、均匀增厚为主;DLBCL较MALToma更易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率较MALToma高,转移淋巴结体积大、分布更为广泛,侵犯腹腔干分支大血管及腹腔脏器的比例均高于MALToma。DLBCL静脉期强化0T值(6909±1349)HU.低于MALToma静脉期强化CT值(81.79±25.82)Hu。MALToma黏膜面“白线征”显示率高于DLBCL;DLBCL浆膜侧“血管穿行征”显示率高于MALToma。结论GT影像学征象可反映DLBCL和MALToma的生物学行为,显示两种胃淋巴瘤侵袭性的差异,可作为两者鉴别的重要手段。MALToma黏膜面“白线征”、DLBCL浆膜侧“血管穿行征”丰富了胃淋巴瘤的CT征象,为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评价提供了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22.
襄樊市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襄樊市2003年以来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150名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对该地区150例病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包括治疗随访体检结果、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VL)和血检结果等数据。结果84.7%的病人能够耐受治疗,治疗过程中16人死亡,死亡率为10.7%。病人在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90%以上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CD4+T细胞计数显著升高,CD4+T细胞均数由基线的85.9个/mm3升至381.9个/mm3;2008年期间治疗一年以上接受病毒载量检测并返回结果80人,75人低于检测线,病毒抑制率为93.7%。结论适时开展规范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维持较高的依从性可以取得很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3.
唐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1):1091-1091
患者男,43岁,5年内反复口腔溃疡,每年3~4次,可自愈,2008年4月无诱因出现左眼发红,见光流泪,有磨砂感,诊断为左眼角膜溃疡。2008年7月25日入院查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ANCA均为(-),考虑白塞病,予泼尼松50mg口服,  相似文献   
2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曲尼司特浓度。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pherisorbC18柱;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333nm。线性范围1—60μg/ml;最小检出量为0.5μg,平均回收率为91.4%。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了解手外伤患者健康认知情况及需求方式.方法 自制问卷表在入院3天,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当场收回.结果 手外伤患者对健康认知率较低,知识掌握比较浮浅,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排在前2位是个别指导与专题讲座,有待于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正确引导.结论 健康教育工作要制度化,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开展健康教育时,把握患者对健康教育认识情况及需求方式,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莲芪胶囊对食道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β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食道癌的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化疗及对症支持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莲芪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食道癌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65.91%,高于对照组食道癌患者总有效率3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道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为88.64%高于对照组食道癌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56.82%高于对照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36%、43.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TNF-β水平(76.11±10.62)ng/L、hs-CRP水平(7.54±1.16)m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NF-β水平(84.38±11.88)ng/L、hs-CRP水平(9.24±1.0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莲芪胶囊治疗食道癌能有效改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ʳ��θ��ϲ��ٰ�471��Siewert�����ٴ��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不同Siewert亚型间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471例AEG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Siewert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全组471例病人中,SiewertⅠ型22例(4.7%),SiewertⅡ型237例(50.3%),SiewertⅢ型212例(45.0%)。病人的年龄、性别比和体重指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型较Ⅱ型更容易出现胃壁深层浸润和胃周淋巴结转移,故Ⅲ型比Ⅱ型具有更晚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为G3/4的病人在Ⅲ型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Ⅱ型,脉管癌栓阳性率在Ⅲ型中同样明显高于Ⅱ型。不同的Siewert亚型通常选择不同的手术路径和切除方式。Siewert各亚型病人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对于行R0切除的Ⅱ型和Ⅲ型病人,经腹手术病人的5年存活率优于经胸手术(49.1%vs.23.3%,P=0.045),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的病人相比,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vs.42.5%,P=0.278)。结论Ⅱ型和Ⅲ型AEG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但两组病人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对于Ⅱ型和Ⅲ型AEG,建议经腹实施手术,并根据肿瘤的浸润范围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28.
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贲门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手术创伤较大,患者继发病症较多。1998年1月~2001年6月,我科共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患者490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89例,女101例;年龄34~78岁,平均56岁。食管癌270例,贲门癌220例,其中伴冠心病46例,心绞痛17例,伴高血压40例,糖尿病5例。术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含不同实性成分比例磨玻璃密度病灶(GGO)肺腺癌的侵袭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含GGO、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分析病灶薄层CT影像征象,根据肿瘤内实性成分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比值将患者分为GGO为主组即GG组和实性成分为主组即GC组,比较两组肿瘤CT征象和侵袭性差异。结果 病灶平均直径(2.71±1.08)cm;纯GGO 8例,混杂GGO 51例;43例病灶内见空泡征及含气支气管征(43/51,72.9%),53例病灶边界清晰(53/59,89.83%)。GG组19例、GC组40例。CT征象:两组病灶直径、部位、形状及边界是否清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C组边缘分叶和(或)毛刺比例、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比例均明显高于GG组(P均<0.05)。病理结果:GC组与GG组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C组胸膜侵犯率和病理分期高于GG组(P均<0.05)。结论 表现为GGO的肺腺癌随肿瘤实性成分比例增高,出现恶性CT征象比例和肿瘤侵袭性升高。  相似文献   
30.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一般多发生在产后2h,是产科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占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不仅影响产妇健康,而且可危及产妇生命。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现将54例确诊为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