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68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39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生物蛋白胶致小儿手术中过敏性休克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儿,男,15月,体重10kg,因“右嵌顿疝”在基础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右腹股沟探查术”。患儿生长发育好,术前无明显脱水征象,无过敏史。入室前30min肌注阿托品0·1mg。入室后即给予丙泊酚20mg加γ-羟基丁酸钠875mg静注,面罩吸氧,硬膜外L1~2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手外伤患者健康认知情况及需求方式.方法 自制问卷表在入院3天,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当场收回.结果 手外伤患者对健康认知率较低,知识掌握比较浮浅,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排在前2位是个别指导与专题讲座,有待于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正确引导.结论 健康教育工作要制度化,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开展健康教育时,把握患者对健康教育认识情况及需求方式,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鉴定STGC3基因转录调控元件,探讨鼻咽癌STGC3基因的转录调控分子机制。方法:运用
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分析STGC3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将相关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制备3 种探
针即生物素标记野生型、突变型及未标记野生型;提取CNE2细胞核蛋白,利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
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ChIP)分析,体内外鉴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在STGC3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存在21
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9 个为Sp1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一步严格限定参数,STGC3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含
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5 个,其中Sp1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2 个;EMSA和ChIP 实验结果显示,STGC3基因中存在转
录因子Sp1 特异性结合位点,从而鉴定出STGC3基因转录调控元件。结论: STGC3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含有Sp1
特异性结合位点,为该基因的转录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莲芪胶囊对食道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β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食道癌的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化疗及对症支持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莲芪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食道癌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65.91%,高于对照组食道癌患者总有效率3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道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为88.64%高于对照组食道癌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56.82%高于对照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36%、43.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患者TNF-β水平(76.11±10.62)ng/L、hs-CRP水平(7.54±1.16)m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NF-β水平(84.38±11.88)ng/L、hs-CRP水平(9.24±1.0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莲芪胶囊治疗食道癌能有效改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β、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表现与病理反应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DCE—MRI)表现的形态学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与病理学反应性的关系。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乳腺DCE—MR检查及手术治疗。应用AW4.2图像工作站观察残余肿瘤强化的形态和TIC类型(共3型)。由病理科医师对乳腺癌化疗后手术标本的病理反应性进行评估,分为1~5级,5级为病理完全缓解,4级和5级为组织学显著反应。分析病理反应性级别与DCE—MRI残余强化的TIC类型、形态的关系,统计方法采用精确概率法。结果45例中病理反应性5级7例,4级16例,3级16例,1和2级共6例。20例I型曲线中组织学显著反应者占70.0%(14/20),而6例Ⅲ型曲线均为组织学反应不显著者。TIC类型在不同的病理反应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织学显著反应且有残余强化者共18例,其中非肿块性强化11例。残余强化的肿块(非肿块)形态表现在不同病理反应性分级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DCE—MRI的形态及血液动力学表现特点与化疗后病理反应性相关。非肿块性强化和I型TIC与组织学显著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1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痔尤其是环状混合痔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治疗。自2004年-2006年采用外痔v型切口剥离、内痔结扎治疗混合痔157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7例病人其中男性98例,女性59例,年龄23~72岁,平均41.7岁,临床表现:肛门反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中微淋巴管密度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9例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子宫内膜癌及23例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子宫内膜癌中VEGFR-3的表达以及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结果 Ⅰ型内膜癌的LVD(50.69±16.86)显著高于Ⅱ型内膜癌(28.52±10.83).深肌层浸润组LVD高于浅肌层浸润组,FIGO分期Ⅲ/Ⅳ期组LVD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组,淋巴结转移组LVD高于无淋巴转移组,子宫外转移组LVD高于无子宫外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LVD与Ⅰ型内膜癌的FIGO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子宫外转移有相关性;LVD与Ⅱ型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结论 LVD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有关,可作为Ⅰ型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Ⅱ型子宫内膜癌可能在发病、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具有不同于Ⅰ型内膜癌的生物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量化统计和分析,发现影响候诊时间的关键因素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缩短候诊时间.方法 通过信息系统,采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3年11月4-29日上午门诊就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按患者性别、年龄、医保类型和挂号号源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平均候诊时间为36.3(10.6,81.5) min,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号源的候诊时间分别为54.1(19.1,106.8)、34.0(10.3,74.7)、26.4(7.8,66.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7% (3 984/11 471)的患者候诊时间超过60 min,外地医保就诊患者候诊时间[42.5(12.1,90.4) min]明显高于北京本地医保就诊患者[在职:33.8(9.8,77.3) min;离退:30.5(9.9,68.4) min].结论 候诊时间可作为门诊流程管理的监测指标,预约诊疗和流程优化有助于缩短候诊时间. 相似文献
19.
20.
襄樊市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襄樊市2003年以来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150名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人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对该地区150例病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包括治疗随访体检结果、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VL)和血检结果等数据。结果84.7%的病人能够耐受治疗,治疗过程中16人死亡,死亡率为10.7%。病人在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90%以上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CD4+T细胞计数显著升高,CD4+T细胞均数由基线的85.9个/mm3升至381.9个/mm3;2008年期间治疗一年以上接受病毒载量检测并返回结果80人,75人低于检测线,病毒抑制率为93.7%。结论适时开展规范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维持较高的依从性可以取得很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