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管理策略研究及其实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实施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管理策略,探讨其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预防措施表、跌倒事件分析表、防跌倒宣教单和预防跌倒流程,同时注重其专科化,对临床护理单元的患者予以应用,使预防跌倒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跌倒实效.结果 经过一年半的资料收集和实效观察,对实施跌倒管理策略前后的跌倒人数、跌倒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发生跌倒人数由24例降低到9例,跌倒率由1.94‰下降至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损伤率由20.8%下降到11.1%.结论 运用评估、干预、评价的科学管理策略能提高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仍要从完善评估、干预、评价的整体体系来不断提高预防跌倒的水平.  相似文献   
52.
唐玮  肖霞 《北方药学》2014,(8):127-128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人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结果:100例老年人患者中,有90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6例为单纯的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增厚;其中83例存在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存在于颈总动脉发生分叉的位置,有8例出现管腔狭窄。结论: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的临床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能够及早发现疾病,适用于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相似文献   
53.
唐玮  王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5):675-677
由于深部念珠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而传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真菌镜检、培养等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发展敏感、特异和快速的诊断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常用的有检测特异性念珠菌抗原、检测念珠菌特异性的代谢产物和以PCR或以PCR技术为基础的一系列分子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作用的机制.方法 构建LOX基因的特异性慢病毒干扰载体(LOX-RNAi-LV),稳定转染至乳腺癌细胞MDA-MB-231,实验设3个组,即空白组(Con)、干扰组(RNAi)、阴性对照组(Mock),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细胞侵袭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及迁徙能力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1例人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LO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并对LOX与临床病理资料及MMP-2、MMP-9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转染72h后,MTT法显示干扰组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干扰组的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结果显示RNAi组穿过Transwell小室滤过膜细胞数分别为47 +2和63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X蛋白在人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64% (54/111)、26.13%(29/111)、20.00%(4/20),乳腺癌组织中LOX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 =0.019).LOX蛋白在不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LOX蛋白表达与MMP-2(r =0.262,P=0.005)、MMP-9(r =0.424,P=0.000)蛋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LOX可以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LOX和MMP-2、MMP-9转移因子可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促进了乳腺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基因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BRCA1基因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BRCA1 mRNA和蛋白在60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PS)联合TA克隆测序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BRCA1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分析BRCA1基因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相关性。结果BRCA1 mRNA和蛋白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的表达率为51.7%(31/6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71.7%(43/60)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1.7%(19/60),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均未检测出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RCA1蛋白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呈负相关(r=-0.345,P=0.007)。结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导致BRCA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可能参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抗白念珠菌芽管单抗Mab03.2C1C2在体外对白念珠菌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ab03.2C1C2分别与白念珠菌孢子悬液、白念珠菌孢子和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混合液、白念珠菌孢子和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混合液共同孵育,观察Mab03.2C1C2对白念珠菌芽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白念珠菌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结果Mab03.2C1C2能显著降低白念珠菌芽管生成率及在芽管形成条件下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其抑制作用与该单抗的浓度成正比.结论Mab03.2C1C2在体外能抑制白念珠菌芽管的形成,通过抑制白念珠菌芽管的形成而抑制白念珠菌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降低白念珠菌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实验组(RNAi组)、阴性对照组(Mock组)和空白对照组(Con组);设计合成特异性慢病毒干扰载体(LOX-RNAi-LV)转染MDA-MB-231细胞。以荧光定量PCR检测LOX mRNA及增殖因子Ki-67、cyclinD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OX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结果转染LOX-RNAi-LV后,MDA-MB-231细胞中LOX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相关增殖因子Ki-67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转染LOX-RNAi-LV可有效干扰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L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Ki-67、cyclin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洛铂联合长春瑞滨(NL方案)或顺铂联合长春瑞滨(NP方案)对蒽环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9例确诊为蒽环类、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NL方案组或NP方案组治疗.NL方案组20例,长春瑞滨(NVB) 25 mg/m2,静脉滴入,d1,d8;洛铂(LBP) 30 mg/m2,静脉滴入,d1.NP方案组19例,NVB 25 mg/m2,静脉滴入,d1、d8;顺铂(DDP) 30 mg/m2,静脉滴入,d1~d3.21 d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NL组总有效率(RR)为60%(12/20),NP组为47.4%(9/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 NL组为94 d,NP组为128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NP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NL组,P<0.05;但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蒽环、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NL方案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拓扑异构酶Ⅱ(typeⅡtopoisomerase,TOP2A) DNA是常见的化疗疗效预测因子,HER2是与乳腺癌相关的重要的原癌基因之一.本研究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和TopoⅡ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02-01-2012-09-30手术治疗的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Q-PCR)检测和评估基因扩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微阵列(n=76)检查基因扩增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结果 根据RQ-PCR或IHC微阵列取得的HER2/neu基因状态,TOP2A基因的扩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81和0.935.在HER2/neu(-)基因型患者中,29.1%(14/48)的患者显示出TOP2A基因水平高于第三四分位值,然而22.9%(11/48)的HER2/neu(+)基因型患者的数值处于第一四分位值(log TOP2A<0.62),因此表明存在低水平的扩增.采用IHC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确定具有HER2/neu-基因型的60例患者中,22.9%(11/48)的患者在IHC微阵列上被归类为TOP2A(+)基因型患者.同时,采用IHC以及FISH法将患者视为HER2/neu(+)基因型患者的14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n=10)被归类为TOP2A(+)基因型患者.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TOP2A基因的扩增并不局限于带有HER2/neu(+)基因型的患者,并且很大比例的HER2/neu(-)基因型患者表现出具有高水平的TOP2A基因.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应用ISBAR标准沟通工具对行血液透析的高危跌倒患者交班, 患者对护士交班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用电脑随机数字法预先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分为实验组 (n=74) 和对照组 (n=76) , 收集肾内科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行血液透析的高危跌倒患者150例, 实验组应用1ISBAR标准沟通工具对行血液透析的高危跌倒患者进行交班, 对照组给予高危跌倒患者常规口头交接重要事宜.结果 干预后1周实验组患者对护士交班满意度总分为 (72.2±4.5) 分, 对照组为 (70.1±6.4) 分, 2组患者满意度总分差异P=0.02,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至出院前1 d实验组患者对护士交班满意度总分为 (81.6±2.1) 分, 对照组为 (77.5±5.0) 分, 2组患者满意度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护士对跌倒管理考核得分从 (87.4±4.1) 分提升至 (93.1±2.8) 分, (P<0.05) .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跌倒高危患者应用ISBAR标准沟通工具进行交班能提高交班质量, 交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