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烧伤后期的肉芽创面大多存在过度增生、水肿、老化、感染等问题,这些因素均影响植皮成活率.交互式湿性敷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敷料,它通过核心交互式清创,对坏死组织、细菌及渗液有强吸收力,可用于感染性烧伤创面,同时较好地抑制肉芽过度增生、水肿、老化,保持肉芽新鲜,这为提高肉芽创面植皮成活率提供了可能性.我科临床观察30例烧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对烧伤后库普弗细胞 (KC)合成释放白介素 1β(IL 1β)、IL 6的调控作用 ,为寻找一种有效减轻、控制烧伤后过度全身炎症反应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内灌注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正常 SD大鼠 KC,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复合倒置显微镜技术观察烫伤血清作用下单个 KC细胞内钙 (〔 Ca2 +〕i)变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烫伤血清培养的 KC上清中 IL 1β和IL 6的浓度变化。 SD大鼠行 30 %总体表面积 (TBSA) 度烫伤 ,伤后 6 h分离 KC,RNA酶保护分析法测定KC中两种细胞因子 m RNA的表达量 ,并测定血浆细胞因子水平 ;观察尼莫地平存在时上述结果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烧伤组 KC〔 Ca2 + 〕i峰值及培养上清中 IL 1β、IL 6浓度增加值均显著增加 (P均 <0 .0 1) ,在 1μm ol/L尼莫地平存在时 ,两者均显著减少 (P均 <0 .0 1)。烧伤后 6 h KC中 IL 1β和 IL 6的m RNA表达量及其血浆水平均显著升高 ,静脉予尼莫地平 (40 μg· kg- 1 · h- 1 )后两者均显著减少 (P均 <0 .0 1)。结论 :大鼠严重烧伤后 ,KC合成释放 IL 1β和 IL 6 ,此过程通过细胞内钙离子通道信号传导途径实现。尼莫地平能抑制烧伤后 KC中 IL 1β和 IL 6 m RNA表达 ,使 KC产生 IL 1β、IL 6明显  相似文献   
23.
氢氟酸烧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4.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于2011年11月在西安成立.由60名委员组成.经过全委会选举产生21名常务委员.其中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胡大海教授为候任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国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韩春茂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吴军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晓元教授为副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夏照帆教授于2011年12月6日赴北京接受中华医学会对新任主任委员的培训.并参加就职仪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严重烧伤后早期可发生心脏功能紊乱,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模型,分别在烧伤后0.5、1、2、6、12h取材,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烧伤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器,而细胞膜、心肌纤维和闰盘等未见明显异常。伤后0.5h可见较多线粒体收缩,部分线粒体肿胀;伤后1h肌浆网扩张,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嵴弯曲,基质颗粒消失;伤后2、6、12h未见明显加重。内皮细胞在伤后0.5h即有明显变化。结论 严重烧伤后早期心肌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心肌细胞线粒体和内皮细胞上,多为可逆性变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烫伤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以表格随机法分为假伤组、烫伤对照组和烫伤 SP600125组。将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其中假伤组以常温模拟烫伤过程)。伤后第4天进行葡萄糖钳夹实验(烫伤 SP600125组在实验开始前2 h给予拮抗剂SP600125),检测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磷酸化丝氨酸307(Ser307)和酪氨酸的活性变化,并比较各组磷酸化JNK表达水平。结果(1)葡萄糖钳夹实验:假伤组、烫伤对照组和烫伤 SP600125组100 g/L葡萄糖输注率分别为(12.33±0.42)、(6.61±0.27)、(11.11±0.68)mg·kg-1·min-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烫伤对照组与假伤组比较,肌肉组织IRS-1磷酸化Ser307和磷酸化JNK活性明显升高, IRS-1磷酸化酪氨酸活性明显降低(P<0.05)。烫伤 SP600125组与烫伤对照组比较,肌肉组织中IRS-1磷酸化Ser307和磷酸化JNK活性降低而IRS-1磷酸化酪氨酸活性增加。结论SP600125通过抑制JNK磷酸化而降低IRS-1磷酸化Ser307活性,可部分减轻烫伤后胰岛素抵抗发生。  相似文献   
27.
糖尿病患者合并烧伤或溃疡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糖尿病合并烧伤呈上升趋势.此类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往往出现营养障碍、组织修复及抵抗力降低,可加重烧伤病情,甚至导致死亡.而烧伤常伴的并发症,如疼痛、毒素吸收、代谢改变及创面感染等,也均能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此外,糖尿病患者常因肢体远端血流灌注不良、周围神经病变,一旦肢体皮肤损伤,极易长期溃疡不愈,甚至导致肢端坏疽[1].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烧伤/溃疡患者18例,治愈16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临床提示危重病人包括烧伤病人失眠,但所有这方面研究都局限于观察资料。本研究旨在为烧伤病人提供睡眠时间和状况特征的客观 指标。 研究对象为1991年5月8日到1993年9月2日Shriners烧伤研究所的住院病人。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20%TBSA,住ICU并且作气管插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列入本研究  相似文献   
29.
腋部烧伤后挛缩可用游离植皮或局部组织瓣来修复。不同于皮肤移植,局部适用的组织瓣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来选用组织瓣。作者根据Salisbury和Bevin的观点按其严重程度将腋部烧伤后挛缩分成4类:单纯前区或后区蹼畸形、腋窝附近带状疤痕、前区和后区蹼畸形,但腋窝顶部不受累、腋窝完全闭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红外热像仪结合临床判断评估烧伤创面深度,为早期准确诊断烧伤创面深度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创面愈合情况将创面分成浅Ⅱ度、深Ⅱ度、偏浅、深Ⅱ度偏深和Ⅲ度4个组,红外热像仪检测创区及对照区红外热像图,取点分析随时间变化创面温度与深度的关系。结果浅Ⅱ度创面温度在各时间点均升高,深Ⅱ度偏浅创面温度随时间变化无确定性,深Ⅱ度偏深创面在伤后早期温度轻度降低,Ⅲ度创面温度至术前一直低于创周温度。结论浅Ⅱ度、Ⅲ度创面早期温度变化较有规律性,而深Ⅱ度创面温度差异较大,需结合临床指标来判断深度,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