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去甲基化后形成一的一种含硫氨基酸,目前认为,该物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新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对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硒制剂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硒、镉及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含硒制剂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硒、镉水平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高血压病患者60例,予古稀胶囊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硒和镉水平及其活力。结果发现,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硒和谷胱革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升高(P<0.01),血清镉和丙二醛水平下降(P<0.01)。提示古稀胶囊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硒水平,降低血清镉水平,进而改善高血压病患者不同程度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紊乱,有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LoxP序列靶向导入小鼠活化素受体样激酶7(ALK7)基因,构建ALK7LoxP/LoxP小鼠,与组织特异性Cre小鼠杂交,获得时空特异性ALK7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ALK7在特定时间特定组织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小鼠ALK7基因:设计合成识别ALK7基因外显子4-6上下游非编码序列的sg RNA。设计并合成LoxP-ALK7-LoxP打靶载体,测序正确后,显微注射法将体外合成的sg RNA、Cas9 m RNA和打靶载体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移植受精卵至假孕小鼠输卵管代孕。获得仔鼠后通过PCR、Southern blot鉴定子代小鼠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ALK7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打靶阳性小鼠,并且插入的LoxP序列不影响ALK7的转录表达水平。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将LoxP序列靶向引入小鼠ALK7基因,成功构建ALK7LoxP/LoxP小鼠品系,为进一步构建组织特异性ALK7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休克是指充分纠正前负荷不足等情况下,因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而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顽固的低血压状态及组织灌注明显减低。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约占心源性休克病因的80%。其他病因包括: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主动脉夹层及心脏肿瘤等[1]。早期心源性休克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后来休克和脏器功能衰竭的关系逐渐被认识,循环功能支持成为休克治疗的核心问题,器官功能的保护也得以被重视。近年来,尽管经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心室辅助装置等新技术应用改善大循环血流动力学,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仍高达40%~50%[2],因此,微循环在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日渐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1 对象与方法冠心病组选择本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住院冠心病患者 5 7例 ,均不伴其它严重心、肝、肾、肺、脑及糖尿病 ,其中男 32例 ,女 2 5例 ,年龄 6 1~ 76岁 (平均 6 7.9岁 ) ;包括稳定性心绞痛 17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2 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 15例。健康对照组选择排除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营养不良的健康志愿者 4 0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5 .8岁 )。所有受检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 ,分别加入相应试剂 ,分离出血浆及血清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浆内皮素 (ET)测定采…  相似文献   
17.
过去小样本研究已证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及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但大部分临床试验有局限性,为提供更客观的结论,本试验对不同种族、低危险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了多中心性研究。研究对象为1047名年龄≥30岁的急性胸痛患者,在患者症状发作48h内,多次连续测定cTnI和CK-MB浓度,并根据24h内测定结果计算它们预报严重心脏事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严重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室性心动过速或需除颤的室颤、需临时或长期起搏治疗的莫氏型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8.
唐梦熊  黄文增  张步延  龚斐 《心脏杂志》2002,14(4):305-306,309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5 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 4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浆 Hcy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 (ET) ,同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1冠心病患者伴或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空腹血浆 Hcy,ET,MD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NO,SOD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 2冠心病患者中 ,高 Hcy血症组 ET水平略高于非高 Hcy血症组 ,NO水平较非高 Hcy血症组低 ,两亚组间 MDA,SOD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 Hcy血症可促进冠心病患者血浆 ET水平增高 ,NO水平降低 ,加重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本研究不支持 Hcy通过氧化应激抑制损伤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糖诱导的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以及胶原分泌)过程中活化素受体样激酶7(ALK7)的作用。方法 体外高糖培养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real time PCR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ALK7和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ALK7蛋白的表达水平;siRNA抑制ALK7表达,再次观察高糖对心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及上述各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糖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高糖促进Ⅰ型胶原mRNA 和蛋白的表达(P<0.05);高糖促进成纤维细胞ALK7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 ALK7 siRNA 抑制ALK7的表达后,高糖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及合成Ⅰ型胶原的作用下降(P<0.05)。结论 ALK7参与了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及合成Ⅰ型胶原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2型糖尿病心肌病(DC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出胰岛素抵抗,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DCM动物模型,12周后采用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左室心肌胶原含量、TS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DCM大鼠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1.01±3.05 vs 16.92±3.18,P<0.01),TS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089±0.0034 vs 0.0141±0.0037,P<0.05;96.38±16.80 vs 129.98±16.96,P<0.05);TSP-1 mRNA水平与血糖、心肌组织胶原含量、LVEDP均呈正相关(r=0.762,P<0.01;r=0.717,P<0.05;r=0.658,P<0.05);与LVSP、-dp/dtmax均呈负相关(r=-0.605,P<0.05;r=-0.694,P<0.05);TSP-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血糖、心肌组织胶原含量、LVEDP均呈正相关(r=0.735,P<0.01;r=0.750,P<0.01;r=0.716,P<0.05);与LVSP、-dp/dtmax均呈负相关(r=-0.633,P<0.05;r=-0.669,P<0.05)。结论: 心肌组织TSP-1高表达在DCM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