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4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6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2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鸟苷素对结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模型,了解高肺血流量对肺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6周和11周,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PAMP)。检测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比值,并且观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6周分流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增高,右心室肥厚。光镜下,肺小血管肌化程度增强,肺动脉中膜增厚;电镜下,内皮细胞增生变性,平滑肌细胞肥厚,向合成表型转化。结论:以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制备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消炎痛诱导肝脏金属硫蛋白增加与抗CCl4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测定JAK家族成员以及SOCS1在运动后心肌的表达,以探讨它们在运动心肌JAK/STAT信号通路中可能的相互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运动后0、1、3、5、12和24 h心肌JAK1、JAK3和SOCS1的表达.结果 运动后即刻大鼠心肌细胞JAK1的表达显著加强,并持续到运动后24 h;而大鼠心肌细胞JAK3及SOCS1的表达在运动后1~5h显著降低,两者在运动后12 h恢复到安静水平.结论 急性运动中,JAK1和JAK3对运动心脏功能的调节可能作用不同,SOCS1可能参与了运动心肌JAKs/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0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1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和内皮素 - 1(ET- 1)的改变。  方法 :用特异性的放射免疫法测定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其中高血压 期 (高血压 期组 ) 2 5例 , 期 (高血压 期组 ) 16例 , 期 (高血压 期组 ) 11例 ]血浆 ADM、ET- 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结果 :高血压 期组血浆 ADM、ET- 1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 期组、高血压 期组 (P<0 .0 1) ,高血压 期组、高血压 期组两者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而高血压 期组与高血压 期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高血压时血管细胞为抵消或减轻 ET- 1等缩血管物质的过度分泌而代偿性的合成和分泌 ADM增多。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发生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发生机理。方法用SHR作为实验组,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尾动脉测压方法测定SHR和WKY大鼠血压;铜离子活化镉还原法测定血清中NO3-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或动脉组织中cGMP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与WKY大鼠比较,SHR血中ET和NO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动脉组织中cGMP含量亦明显降低(P<0.01),ET含量略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HR体内一氧化氮的生成或释放不足可能直接参与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发生,而ET水平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塑时硫化氢(H2S)对Ⅰ、Ⅲ型胶原蛋白在肺血管壁异常堆积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H2S缓解低氧性肺血管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19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硫氢化钠(NaHS)组。低氧组和低氧+NaHS组大鼠共低氧21d,低氧+NaHS组大鼠每天低氧前腹腔注射H2S供体NaHS。低氧结束后,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称重右心室(RV)和左心室+室间隔(LV+SP),计算RV/(LV+SP)。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中H2S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原位杂交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在肺血管壁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mPAP升高46%,RV/(LV+SP)增加41%,血浆H2S含量下降36%(P均<0·01);与低氧组相比,低氧+NaHS组大鼠的mPAP降低31%,RV/(LV+SP)减少24%,血浆H2S含量升高65%(P均<0·01)。(2)各组大鼠肺小型、中型肌性动脉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比较:低氧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81%、62%(P<0·01);低氧+NaHS组较低氧组分别减少了32%、18%(P<0·01)。(3)各组大鼠肺小型、中型肌性动脉中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比较:低氧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49%、68%(P<0·01);低氧+NaHS组较低氧组分别减少了31%、33%(P<0·01)。(4)各组大鼠肺小型肌性动脉中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比较:低氧组较对照组增加84%(P<0·01);低氧+NaHS组较低氧组减少了37%(P<0·01)。低氧组大鼠的肺中型肌性动脉中Ⅲ型胶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38%(P<0·01);但是与低氧+NaHS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5)各组大鼠肺小型、中型肌性动脉中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比较:低氧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53%、17%(P<0·01);低氧+NaHS组较低氧组分别减少了45%、33%(P<0·01)。结论在大鼠低氧性肺血管胶原重塑时,H2S能够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其mRNA在肺血管壁的表达,此作用可能是其缓解低氧性肺血管重塑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0.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水平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抑制儿茶酚胺释放作用的内源性神经肽,该文拟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入选45例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儿茶酚抑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衰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0.88±0.30 vs 0.41±0.14 ng/ml)及去甲肾上腺素(421.9±61.4vs 210.2±55.4 pg/ml)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1),但未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治疗后儿茶酚抑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比值较前显著升高(2.39±0.70 vs 1.95±0.64,P〈0.01)。不同NYHA分级的心衰患者间及射血分数正常和降低的心衰患者间血浆儿茶酚抑素没有显著性差异。儿茶酚抑素与左室射血分数、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氨基末端前脑钠肽存在正相关(r=0.38,P〈0.05)。儿茶酚抑素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儿茶酚抑素升高,与NTproBNP呈正相关,儿茶酚抑素有可能成为心力衰竭新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