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OME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耳黏膜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变化以及中耳黏膜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OME组)中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 t (RORγ t)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CON组)强;OME组中耳黏膜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抗原表达较CON组弱;与CON组相比,OME组Treg比例为3.57%±0.66%,CON组Treg比例为14.99%±2.49%;OME组Th17比例为12.17%±1.90%,CON组Treg比例为3.29%±0.49%;与CON组相比,OME组中耳黏膜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高。结论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验证,说明OME可能是全身过敏反应在中耳局部的表现,Treg/Th17表达失衡,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导致中耳黏膜发生充血、水肿和中耳积液。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乳液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微球并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再将其复合于脱细胞基质的小牛松质骨支架,制备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方法: 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复合缓释系统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检测。用动态浸泡的方法来检测BMP-2的体外释放特征,通过体外检测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发生了交联并成功包载了BMP-2,微球平均直径为5.982 μm,表面光滑,且成功负载于小牛松质骨支架,形成了新型的微球/支架药物缓释体系。缓释数据表明,5 mg微球在体外释放21 d,BMP-2逐渐释放,第21天时浓度仍达到(239.1±20.0) mg/L。体外测试表明,该缓释体系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长,促进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实现了BMP 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骨修复部位的持续、缓慢释放,为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BI)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听神经瘤(NF2)患者的诊疗经过及ABI术后6、9、12、24、36个月的听力言语康复效果.结果 患者,男,13岁,因右耳听力下降及耳鸣3年伴步态不稳,声音嘶哑就诊,患者曾接受过腰椎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切除病史,MRI检查示双侧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临床诊断为NF2;经fishey入路分次切除双侧听神经瘤,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神经鞘膜瘤,术后2年行左耳ABI手术,ABI术后又先后接受过气管神经纤维瘤、腹膜后细胞性神经鞘瘤切除术.ABI术后开机调试时所有电极均能引出听觉反应,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患者对自然环境声响、元音、单音节词的正确识别率均呈上升趋势,纯音听阈值逐渐降低,术后6、9、12、24、36个月元音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14%、18%、20%、24%、35%,单字词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5%、7%、10%、14%、20%;但双音节词及开放语句识别率均为0.结论 NF2多发生在青少年,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手术切除双侧听神经瘤仍是首选的方法,ABI对于双侧听神经瘤切除术后患者听力重建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术中准确定位耳蜗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正>牙列缺失患者不仅咀嚼功能基本丧失,患者的发音和美观功能还会部分受损,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巨大影响。多颗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修复,有效地改善了传统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1]。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修复用于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如何准确获取多颗种植体的印模,仍是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难点之一。摄影测量是一种使用三维坐标测量的技术,从摄影图像中可以确定两个或多个种植体之间的空间位置[2,3]。ICam4D是由瑞士的Imetric 4D公司基于摄影测量技术开发和制造的立体摄像机,通过识别带有单独编码的矩形立方体扫描杆来确定种植体的空间位置[4,5]。  相似文献   
25.
龈下冲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龈下冲洗是牙周疾病局部药物治疗的用药方式之一,本文从其操作方式,穿透能力、所用药物、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回顾性评价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植骨与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后上颌窦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共纳入上颌后牙区缺牙的患者2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组(A组)和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组(B组), 同期进行种植,术后30~50个月常规复查随访,观察上颌窦内成骨情况。结果:共植入了27枚种植体(其中A组13枚,B组14枚), 随访时间为40.23(36.20,48.07)个月。A组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 RBH)为(6.64±1.21) mm,B组RBH为(6.96±1.36)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459)。A组随访时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 SBG)为(2.20±1.71) mm,B组随访时SBG为1.77(0.94, 2.05)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583)。根据随访时种植体尖端附近成骨情况将种植体尖端成骨分为3类,分别为优、良和中。随访时A组有9枚种植体尖端成骨质量为优和良,B组有8枚种植体尖端成骨质量为优和良,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 = 0.695)。A组种植体尖端位于新上颌窦底下方(0.09±1.32) mm,B组种植体尖端位于新上颌窦底下方(0.03±0.91)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898)。随访时两组总体的SBG为1.85(1.10, 2.20) mm,将两组随访时的SBG分别与多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其仅与种植体尖端突出于上颌窦底的高度显著相关(r=0.383, P = 0.049)。结论: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植骨与不植骨的情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SBG主要与种植体尖端提升的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7.
随着我国老龄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眩晕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这些疾病除了发展成熟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外,一些非手术治疗方式也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28.
1977年Anders Tjellstr(o)m教授和Per-Ingvar Branemark教授把"骨整合"的概念引入耳鼻咽喉科领域,并开创性地开展了骨锚式助听器(boneanchored hearing aid,BAHA)手术[1].最初,为了替代传统的骨导助听器,才开发出应用经皮直接骨传导技术的BAHA.它主要应用于先天性耳道闭锁和小耳畸形的患者.BAHA佩戴舒适,很容易隐藏在头发中,能为患者通过直接骨传导带来极佳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仿真颌骨模型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要求种植修复的20例患者,进行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将扫描后的数据与3D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匹配,形成计算机三维颌骨模型并通过三维快速成型机形成实物的三维颌骨模型。术者在此模型上进行术前设计和模拟,制作手术导板。完成种植修复。结果:20例患者中12例颌骨的锥形束CT数据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匹配准确;制作出手术导板,并在手术导板引导下顺利完成手术及最终修复。3例CBCT数据与激光扫描模型配比后发现CBCT在后牙区有偏差,最大偏差1mm。5例患者缺牙区骨质形态与临床不符,骨缺损范围偏大。结论:结合激光扫描技术的仿真颌骨模型在牙列区有清晰外形同时真实的显示了颌骨形态,为医生提供了一个熟悉而真实的模拟空间。  相似文献   
30.
近十余年来,喉癌早期病变(T1、T2级),经口激光手术已经成为除了传统放疗或开放式喉部分切除术的第3种理想治疗选择。德国的Wolfgang Steiner教授是此领域的开创者。外科机器人手术是一个崭新的、具有创造性的外科治疗方式,其在喉部手术中的应用正在被探索和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