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与血清病毒学标志的演变关系。方法选择468例CHB患者,根据其不同的肝纤维化程度由轻及重(S0-1,S2,S3-4)分为三组,分别统计三组患者肝纤维化分级与HBe Ag状态及HBV DNA载量的关系。结果随着肝纤维化进展(S0-S1→S2→S3-S4),HBe Ag阳性者的比例逐渐下降(60.00%>23.25%>16.75%),HBe Ag阴性的比例逐渐升高(23.53%<33.82%<42.6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56,P<0.001);不同血清HBV DNA载量的患者,肝纤维化水平不同(χ2=58.790,P<0.001),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血清HBV DNA呈逐渐下降趋势(r=-0.343)。HBe Ag阳性CHB患者中,其肝纤维化进展与HBV DNA载量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011,P<0.001),肝纤维化水平与HBV DNA载量亦呈负相关(r=-0.290)。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着肝纤维化进展(S0-S1→S2→S3-S4),其血清HBe Ag阳性的比例与HBV DNA载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HBe Ag持续阳性患者的HBV DNA载量随肝纤维化进展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患者,男,45岁.1995年体检发现HBsAg(+)、HBeAb(+)、HBcAb(+),当时肝功正常,未治疗.2002年12月肝功能ALT 136 U/L,HBV DNA 7.7×104拷贝/mL,行肝穿刺活检术示肝实质内中等量点灶状坏死,汇管区少量至中量淋巴细胞浸润,轻微界面性炎.嗜银染色:汇管区纤维化,芒状纤维及纤维间隔形成.免疫组化:HBsAg(+)个别包涵体型,HBcAg(+)核型少数散在.病理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G2S2.予干扰素α-1b(50 μg/次,隔天1次)抗病毒治疗1年.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派罗欣治疗慢乙肝疗效。方法:ITT法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结果:38例派罗欣治疗慢性乙肝有确切疗效;派罗欣治疗12周疗程与24周、36周、48周比较HBVDNA无明显变化;ALT复常率及e抗原转阴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随着疗程的延长(12~48周)派罗欣治疗慢乙肝的疗效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