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免疫细胞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观察其形态、分裂增殖和免疫细胞化学特性,探索自体嗅黏膜嗅鞘细胞作为OECs来源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差时贴壁的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分裂增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FAP、NGFRp75、S鄄100、NGF、BDNF、NT鄄3的表达。结果:培养的细胞根据形态来分,可分为双极、多极和偏平状;细胞分裂时先回缩成球形,分裂成两个子球,再伸出突起,变成梭形或多极形。GFAP、NGFRp75、S鄄100、BDNF和NT鄄3表达阳性。结论:在含血清培养基上,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能正常分裂增殖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512.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溶骨性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脊柱转移性肿瘤5例11椎,术前均有顽固性背痛,无神经症状。CT及MRI示脊柱肿瘤转移灶呈多发性溶骨性破坏,7椎肿瘤累及椎体后壁。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进入病椎瘤灶内,行肿瘤活检,置人可扩张球囊,扩张球囊复位塌陷的病椎并形成骨水泥充填空腔,注入团状期骨水泥稳定病椎。结果5例11椎均手术顺利,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48h内疼痛均缓解,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复查示肿瘤灶被骨水泥充填,无骨水泥超过椎体后缘,病理性骨折的椎体高度得以恢复。患者可负重行走。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溶骨性脊柱转移瘤,能微创地同时处理多个病灶,强化病椎,提高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13.
周峰  唐天驷  王根林  杨惠林 《江苏医药》2006,32(11):1070-1071
高能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不完全等同于非脱位型的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治疗这类损伤时不易使脱位椎体复位,不能解决后方椎板骨折内陷、关节突交锁及硬膜囊撕裂等问题。我院2001年3月~2004年9月对17例骨折脱位型胸腰椎损伤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14.
标准位X线片上胸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及进钉深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标准正侧位X线片上T9~L5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及进钉深度的规律。方法:10具T9~L5脊柱标本,解剖出单个椎体。测量分析下列数据:导针沿椎弓根轴线到达椎体前缘皮质下时,标准侧位X线片导针在椎体内深度及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与棘突的关系;导针退至椎弓根后端皮质时,时钟法记录标准正位X线片进针点与椎弓根投影的关系。结果:T9~L5导针最大深度为(71.53±5.72)%~(93.28±3.72)%,L1~5无显著性差异(P>0.05),T9、L4~5无显著性差异(P>0.05),T10~1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节段椎体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正位片上导针不超过棘突影边缘;进钉点左侧位于椎弓根投影9点到10点间,右侧位于2点到3点间,腰椎恰好位于投影之上,而胸椎位于投影内侧约1~2mm。结论:标准侧位片结合标准正位片较好判断导针深度,时钟法可为临床上确定正确的进针点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515.
我国脊柱外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我国脊柱外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唐天驷1钱忠来1自1985年我国脊柱外科学组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了五届全国性学术会议,充分展示了我国脊柱外科的今天和未来。十余年来脊柱外科发展迅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工程与材料学的密切结合,近代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