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翻修术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翻修术中的疗效。方法:21例股骨干骨折翻修手术。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均扩髓,14例行自体植骨,17例在远端瞄准器下锁钉。4例采用徒手瞄准法。结果:1例手术中出现骨质劈裂,1例术后发现远端交锁失败。1例术后出现深部血肿,1例并发浅表感染。2例术后膝关节功能欠佳。行手法松解。1例术后改为动力型固定。平均随诊1年3个月,21例骨折均愈合,无髓内钉下沉及折钉等现象。结论:带锁髓内钉是股骨干骨折翻修术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2.
Bold螺钉治疗腕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用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35例,其中新鲜不稳定性腕舟骨骨折21例,腕舟骨骨折不愈合14例。结果35例均获随访,21例新鲜不稳定性腕舟骨骨折术后平均随访(12.1±5.2)个月;腕舟骨骨折不愈合14例术后平均随访(13.6±2.7)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采用改良Mayo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27例,良5例,尚可3例。结论Bold螺钉治疗腕舟骨骨折对骨折端有加压作用,具有固定稳固、可经关节面置入、无需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理、临床症状及体征及其X线表现的特点,结合所见10例情况进行了讨论。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易误诊。在治疗中我们用硅胶膜分隔或术后放疗,对手术后粘连、改善关节功能,免于复发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4.
对人工椎间盘置换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椎间盘置换目前是一种尚不完全成熟的新技术,其假体虽历经10年三代改型更新,仍不能说已尽善尽美,基于脊柱特定的解剖与功能要求,使人工腰椎间盘置换不能完全等同人工关节置换,国内专家对目前开展此项技术尚存在不少争议。根据国内学术会议上有关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报道及本刊收到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来稿,我们邀请了全国数位在椎间盘疾患的诊治方面有所专长的知名专家,发表了他们对目前开展腰椎间盘置换的见解及看法,我们并组织和邀请了京津地区编委及老、中、青30余位专家进行了专题座谈讨论。现将专家论点及“专题座谈纪要”刊登于下。我们认为,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有助于对该项技术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正确引导新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一种股骨颈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械:钩钉—加压螺钉.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器械比三翼钉内固定的承载能力大2.88倍,能适应骨折处的各种应力,并能利用其弹性加压和滑动的机制,保持骨折面的紧密接触.临床应用64例,获近期随访52例,骨折愈合率92.3%.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性,36岁.从4 m高处坠落致腰背部疼痛2 h入院.体格检查:神智清楚.腰椎叩击痛阳性,双下肢肌力正常,双膝反射存在,病理反射阴性,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正常.腰椎X线片及CT扫描示L2~3骨折(图1),MRI T加权像可见L2、L3后部韧带损伤、出血,呈高信号改变.入院诊断:L2~3骨折(屈曲.分离型损伤).因患者拒绝手术,故予以卧床等保守治疗.2个月后,复查腰椎x线片示L2~3骨折线较前明显,无愈合趋势(图2).因患者仍不愿手术,予石膏腰围固定.  相似文献   
47.
X线与CT评估椎管内骨折块间接复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X线透视椎体标准侧位像上椎体后壁"一线影"与CT扫描对判断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的价值,为术中X线透视即刻判断骨折块间接复位的程度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证实均为爆裂骨折,骨块占椎管中矢径比例平均35.2%.所有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间接复位,未行椎板切除减压.术中X线透视标准侧位像上骨折椎体后壁呈现连续、平滑的"一线影"时,即认为骨块已复位.术后均行CT扫描观察骨块复位情况. 结果 术后CT示骨折块占椎管中矢径比例由术前35.2%减少至8.6%,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2,P<0.01),达到椎管有效减压的要求.随访时25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正常. 结论 标准侧位像上椎体后壁连续、平滑的.一线影"可作为判断椎管内骨折块复位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为术中决定是否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骨块推顶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Abdu手术(经椎弓根椎体间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Abdu手术(经椎弓根椎体间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方法 采用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新方法“经椎弓根椎体间内固定系统”(PTSF),其特点在于两枚骶骨螺钉从骶1椎弓根进入,向上、内、前方穿过骶岬、L5、S1椎间盘,进入L5椎体内,不穿透其前缘,结合两枚L4椎弓根螺钉,以具有防止螺钉轴向滑移功能的棘齿槽式钢板、垫片连接 ,构成PTSF内固定系统对腰骶椎的坚持固定。结果 临床应用6例,获随访5例,平均随访5-8月,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优四例,良一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椎弓椎体间内固定系统(PTSF)具有内固定坚强、安全、有效的特点,近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9.
胸腰椎骨折的前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后路减压已被公认为减压不彻底,并可加重脊柱的不稳定性。本文对国外近年开展的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术作一综述,该术可在直视下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质,同时作椎体内固定。手术采用腹膜后入路,减压包括切除一侧椎弓根、后1/3~2/3椎体及相应的上下椎间盘和软骨板,椎体间植骨宜用含皮质骨的大块骨。内固定安置在损伤脊椎的上下椎体侧后方,术后病人可早期活动。本文还介绍了手术适应证、并发症以及新型前路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藏族女性定量超声骨密度峰值,以广泛应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仪对藏族女性骨质疏松进行诊断。方法以甘南藏族自治州24~42岁青年女性170例为研究对象,用定量超声(quantitativeul-trasound,QUS)骨密度测量仪UBIS3000测量宽带超声衰减(BUA)、超声声速(SOS)和骨硬度指数(STI),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藏族女性定量超声骨密度在32~33岁年龄段达到峰值水平,其中BUA为67.3±2.2,SOS为1543.6±5.6,STI为57.3±2.0。结论藏族女性峰值骨量较高,可能与高运动量、高钙摄入及高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