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用实验动物模型同时切除肝脏、胰腺及十二指肠,以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残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①68%肝切除组;②68%肝叶切除加50%胰腺切除组;③68%肝叶切除加十二指肠切除组;④68%肝叶切除、加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每组中3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2、24、48、72和168h处死并采集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切除的肝脏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HGF在术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并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8%肝切除组残肝HGF的表达逐渐增强,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68h时达最低水平。而肝、胰切除,肝十二指肠切除和肝、胰十二指肠切除可显著减少残肝细胞HGF的表达,并使HGF的表达延迟至术后48h。结论 HGF可促进肝脏切除术后残肝的再生反应,而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外分泌腺的其他因素亦对HGF的表达起显著的调节作用,从而影响肝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自 1976年Kasumi等人首先采用标准的肝、胰十二指肠切除 (hepatopancreatoduodenectomy ,HPD)治疗胆道系统癌以来 ,手术技术及手术范围有了很大发展。我们自 1994年共施行HPD手术 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 1,男 ,4 8岁。因有上腹间歇性隐痛 3个月 ,加重 1周 ,于 1994年 5月 15日入院。肝、肾功能及胸部摄片未发现异常。B超、CT检查发现胆囊有占位性病变 ,肝右前叶 2个结节。临床诊断胆囊癌肝转移。入院后 5d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囊底部有一约 3cm× 2cm的肿块 ,肝脏S4b、S…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对残肝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用实验动物模型同时切除肝脏、胰腺或十二指肠,以探讨残肝再生反应。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1)68%肝叶切除组;(2)68%肝叶切加50%胰腺切除组;(3)68%肝叶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4)68%肝切除加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每组中3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2、24、48、72和168h处死并采集血液和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以及免疫组化证实肝细胞增殖细胞核蛋白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肝、胰切除和肝、胰十二指肠切除可显著减少残肝细胞DNA峰值期的合成,其延迟性肝再生反应延迟至术后168h,结论: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外分泌腺的多种因子对触发肝细胞的增殖可能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胆石再生一般系指胆道初次手术彻底清除原发性结石,经术中胆道造影未发现残余结石。在一定时间内(2至7年以上),由于结石因素可能持续存在或各种继发性致石因素的影响,胆道内再次形成与初次手术不同类型的结石,最终产生临床症状。据水木龙二统计,在残余结石中,有27.3%是再发的。Yamamoto认为,复发结石的部分原因与前次手术方法不当有关。因此本文仅从外科角度,围绕有关结石再生若干因素进行讨论,以提高胆道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中腹腔内灌洗化疗和腹膜内注射化疗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perfusion chemotherapy,IHPC)加腹膜内注射化疗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患者58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单行手术治疗,B组手术加IHPC及丝裂霉素-活性炭混悬液(MMC-CH)腹膜内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的并发症及1,3年生存率为36.67%,B组为57.14%,P<0.01,两组病人术后3年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癌手术中辅以IPHP及腹膜内注射化疗对于防治胃癌的腹膜淋巴转移,腹膜复发,提高生存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人工血管替代材料改良胆肠旁路引流方法以观察其抗反流效应.方法 杂种猪6只,分为两组,每组3只,对照组用人工血管替代物行胆囊及十二指肠吻合,处理组用人工血管替代物胆囊端行常规吻合,十二指肠端行改良夹角吻合.术后分别于手术当日第1、3、7、15、30天采集外周血观察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以及肝功能变化,并抽取胆汁作细菌培养.结果 对照组动物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开始增高,至第7天达高峰,至第30天,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此相一致,术后第3天胆汁中出现细菌感染,直至术后第30天多为混合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动物白细胞计数增高延迟至术后第7天,且处于偏低水平.胆汁中细菌亦延迟至第7天,且细菌种类较为单一.结论 改良人工胆管旁路引流具有一定抗反效应.  相似文献   
17.
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淋巴化疗对胃癌淋巴转移灶的直接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组(淋巴化疗组)术前经内镜胃粘膜下注射,加手术时胃浆膜下及腹膜内注射化疗药与活性碳的混悬液;对照组(血液化疗组)术前经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的水溶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前后的胃癌组织及化疗后的转移淋巴结.结果淋巴化疗后,检测术后阳性淋巴结,其SPF(S期细胞比例)、APO(细胞凋亡)发生率及bcl-2表达与动脉灌注化疗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经血液途径给药的化疗对淋巴系统转移灶作用甚微,而淋巴化疗能促进淋巴系统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对淋巴转移灶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本文采用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剂间接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非穿孔性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穿孔性胆汁性腹膜炎较为少见,作者自1976年12月至1998年7月共遇见12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5岁。其中25~30岁2例,41~50岁5例,51~60岁3例,61岁以上2例。本组以41~50岁最多,占42%。2-本组大部分病例起病急骤,12例中8例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中度疼痛,3例有右侧腹部疼痛,1例伴有满腹疼痛。轻度黄疸2例,中度黄疸5例,虚脱1例,休克3例。本组病例均有腹膜炎体征,但腹膜刺激症状较穿孔性及其它化学性腹膜炎为轻。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诊条件下胆囊结石合并胃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胃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 6例患者中5例发现胃癌,1例发现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5例施行胃癌根治术,1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定期化疗,随访6~43个月,至术后随访截止日(2008年12月)均存活.结论 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应注意合并胃恶性肿瘤的可能,胆囊切除术中仔细探查胃及周围器官极为重要,同时施行根治性切除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