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微泵持续静脉复合镇痛镇静治疗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减轻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烧伤Ⅱ度以上创面总面积>30%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按国内常用补液公式常规补液,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咪唑安定20mg与芬太尼0.8mg加生理盐水200ml加入自控止痛泵(PCA)持续静脉泵注4ml/h。对照组必要时用曲马朵肌肉注射治疗。应用视觉模糊法每隔8h观察患者疼痛治疗效果及患者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指端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结果治疗组各时段视觉模糊法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病人安静(P<0.01)。治疗组生命体征不受抑制,SpO_2、RR、HR、CVP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人渡过休克期顺利。结论应用微量持续静脉复合镇痛镇静治疗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能减轻疼痛且安全,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在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创面修复中应用疗效.方法将40例各种原因致手部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病人,在创面清创后由于骨外露、肌腱外露、神经外露或口污染严重、坏死组织不能彻底清除者伤不能或不宜I期修复而利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覆盖创面,使用持续负压压力为250~350mmHg,术后7~9天拆除负压引流I期修复创面,11例病人由于骨外露、2例伸肌腱外露、3例腕部屈肌腱及正中神经外露采取游离皮瓣或者腹部带蒂皮瓣,7例伤口直接缝合,1例手背皮肤逆行撕脱伤修薄成全厚皮后原位回植加负压引流,16例中厚皮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结果40例病人均为1次使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无1例创面感染,术后手部肿胀较轻,伤后平均24.6±8.2天创面愈合,38例I期愈合,2例II期手术修复愈合.16例游离中厚皮移植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11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9例皮瓣成活良好创面I期愈合,2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2天血管危象坏死,再次手术均采取腹部任意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成功创面愈合,7例伤口直接缝合伤口I期愈合,1例手背皮肤撕脱伤负压引流后10天拆除VSD后皮肤成活,40例病人创面均能顺利修复.结论手外伤创面经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有利于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创面修复,技术简单,疗效好,并能减轻病人换药痛苦.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预防急性软组织创伤创面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创伤(创面)分为A组40例(治疗组),B组40例(对照组)。A组常规创面清创后利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覆盖创面;B组常规对创面进行清创然后用生物敷料A覆盖后包扎换药。伤后、术前及术后第7天取创面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伤后7d内创面的红肿程度,7d后两组按照创面情况选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修复创面,骨外露或肌腱等外露者采取皮瓣修复创面,其余采取游离皮移植修复。结果手术后7d,A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6例,细菌感染率为15.0%;B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22例,细菌感染率为55.0%。A组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66,P=0.000)。术后A组创面肿胀较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5,P=0.042)。A组病人创面修复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6,P=0.001)。结论急性软组织创伤(创面)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有效地降低创面感染率,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内窥镜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至今,利用内窥镜单切口入路,通过切开腕管、松解正中神经,治疗腕管综合征18例(30侧)。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测定正中神经掌腕段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3个月正中神经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较术前加快(P〈0.05),患者肢体感觉基本恢复正常,未见复发。结论内窥镜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确切,术后正中神经功能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45.
唐哲明 《河北医学》2013,(11):1702-1703
目的:探讨美容整形技术在鼻外伤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鼻外伤患者,在整个修复治疗过程中均严格依据美容整形技术的专业操作规程的要求。手术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认真处理后期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使修复效果最佳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一期修复效果;对50例患者进行了半年到三年半的随访观察,4例患者进行了二次修复手术;5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远期效果,达到了100%的远期满意率。结论:美容整形技术在鼻外伤修复治疗中具有极为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烧伤后关节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深度烧伤后期瘢痕严重增生挛缩造成关节畸形的患者40例,共46个关节部位。在全身麻醉下切除挛缩瘢痕,彻底松解,矫正关节畸形,先用人工真皮覆盖创面,后移植自体刃厚皮片。嘱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个月,对术后局部外形、弹性、硬度、关节功能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利用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质地及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可用于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关节部位的瘢痕挛缩。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进行神经松解减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对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人进行双下肢神经松解,在显微镜下分别在内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膝外侧腓神经管腓总神经、足背腓深神经处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别减压受压神经及切开松解神经外膜、束膜。观察病人手术前及术后足部麻木、疼痛症状缓解程度,两点辨别觉,足底欧米诺试验,检查上述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结果术后患者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3.33%、96.67%,足底欧米诺试验阳性为90.00%,腓总神经、胫神经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均<0.01),两点辨别觉明显改善(P<0.01)。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经过在显微外科手术下进行神经管道性狭窄松解及神经外膜、束膜的松解后能明显缓解病人的麻木、疼痛症状,神经功能有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腕管减压与传统切开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术后疗效。方法将70例单侧发病的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腕管减压(改良微创治疗组)与传统切开治疗组,每组35例,采用Kelly评分、两点分辨觉的改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术式的疗效。结果术后常规随访12个月,两种术式的疗效优良率和两点分辨觉的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改良内窥镜微创治疗组的手术时间[(10.03±1.84)min与(37.63±7.18)min,t=22.210,P〈0.001]明显少于传统切开组;且未出现瘢痕触痛,而传统切开组7例出现瘢痕触痛。结论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腕管减压手术创伤小、手术耗时短,疗效则与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等同。  相似文献   
49.
目的:报道四肢高温钢筋烧伤的治疗.方法:根据四肢高温钢筋烧伤的创面深浅和有无贯通伤分全层皮肤烧伤.皮肤及深层组织烧伤和肢体贯通烧伤.采用早期或分期彻底清创后,创面直接缝合,局部转移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同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损伤的重要血管神经.结果:临床治疗12例,及时闭合创面,减少感染,缩短治疗时间,避免或减少伤残,疗效满意.结论:该方法治疗四肢高温钢筋烧伤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0.
1997年2月至1998年,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严重缺损创面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54岁,受区足部8例,腕背2例,窝2例。其中合并骨肌腱外露或缺损10例,不稳定性疤痕伴溃疡2例;创面感染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