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吻合血管或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自1990年至今,采用吻合血管或带蒂皮瓣移植,修复电击伤、热压伤、毒品局部注射等特殊损伤所致四肢软组织缺损32例,获满意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11~47岁。致伤性质:电击伤15例,热压伤13例,毒品局部注射4例。部位:上肢21例,下肢11例。方法...  相似文献   
32.
改良划线模型垂直双蒂法巨乳缩小术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双蒂法是常用的乳房缩小术式,即往常用魏斯氏标准模型进行术前设计[1],但是这种设计不能因人而异地做到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33.
垂直双蒂法是常用的乳房缩小术式,即往常用魏斯氏标准模型进行术前设计[1],但是这种设计不能因人而异地做到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报道指端缺损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 本组病人12例共12只手指末节离断伤或者末节外伤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拇指3例,食指5例,中指2例,环指2例.皮瓣设计是以指背动脉体表投影为轴线,旋转点于中节指骨颈处约远节关节近端10mm处,皮瓣大小15mm×20mm~25mm×25mm,皮瓣掀起于伸肌腱表面,蒂部为旋转隧道设计为折线Z形切口皮下隧道,供区取腹部全厚皮移植修复.结果 12只指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术后第2天出现静脉淤血,经处理后成活良好,随访半年皮瓣外观满意,植皮成活良好,切口瘢痕无挛缩,关节活动无障碍,皮瓣感觉逐渐恢复.结论 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指端缺损操作较简单,皮瓣容易成活,外观及功能均好.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将60例确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利用半开放型内窥镜、推刀单切口术式切开腕管、解除正中神经压迫,对照组常规开放手术切开腕管松解减压正中神经。观察比较2组两点分辨觉、C反应蛋白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C反应蛋白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微创单切口半开放型内镜推刀切开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压迫治疗特发性44例50侧腕管综合征患者,观察治疗后手部麻木、疼痛症状缓解程度,两点分辨觉及术前、术后正中神经远端运动电位潜伏期(DML)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患者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96%,94%;术后6个月两点分辨觉明显改善,DML明显缩短,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改良内窥镜微创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预防急性软组织创伤创面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创伤(创面)分为A组40例(治疗组),B组40例(对照组)。A组常规创面清创后利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覆盖创面;B组常规对创面进行清创然后用生物敷料A覆盖后包扎换药。伤后、术前及术后第7天取创面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伤后7d内创面的红肿程度,7d后两组按照创面情况选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修复创面,骨外露或肌腱等外露者采取皮瓣修复创面,其余采取游离皮移植修复。结果手术后7d,A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6例,细菌感染率为15.0%;B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22例,细菌感染率为55.0%。A组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6,P=0.000)。术后A组创面肿胀较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5,P=0.042)。A组病人创面修复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6,P=0.001)。结论急性软组织创伤(创面)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有效地降低创面感染率,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8.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持续镇痛镇静对TNF-α、IL-6和IL-8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用持续镇痛镇静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烧伤II度以上创面总面积>30%,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为治疗组,B组3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人按国内常用补液公式[第一个24 h补液量(ml)=(晶胶体总量)1.5 ml×烧伤总面积(%)×体重(Kg)+基础水分2000 ml,晶胶体比例2:1,特重度烧伤者晶胶体比例为1:1;第二个24 h补液量晶体液和胶体液为第一个24 h的半量.基础水分为2000 ml]为基础补液复苏[1],A组应用咪唑安定20 mg与芬太尼0.8 mg加生理盐水200 ml加入自控止痛泵(PCLA)中持续静脉给药每小时4 ml.B组根据情况用一般镇痛治疗.2组病人分别于伤后8、16、24、32、40和48 h采集静脉血6次(烧伤休克期48 h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技术(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病人较对照组各时段血清TNF、IL-6、IL-8的含量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微泵持续镇痛镇静治疗可减少血浆中TNF-α、IL-6、IL-8的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对手术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胫前区中、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5例,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修复面积最大为20cm×11cm。结果3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无水肿、淤血、水疱等静脉危象的表现,术后平均随访半年,效果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通过对手术方法的改良,更有利于皮瓣成活,皮瓣感觉和足背外侧感觉都有比较满意恢复,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手部掌指骨骨折在手外伤中占很大比例,以往对手部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克氏针内固定,但这些固定方法都不能维持骨折部位的充分稳定,不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畸形愈合率或不愈合率较高,影响了功能的恢复。2002年8月~2005年3月我们对58例75处手部骨折患者应用AO微型钢板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